> 重點推薦 > 尖扎縣各街道鄉鎮情況介紹

尖扎縣各街道鄉鎮情況介紹

馬克唐鎮位于縣境東部,縣府駐地。2001年,撤銷加讓鄉,并入馬克唐鎮。鎮政府駐馬克唐,轄黃河路、申寶路、興隆街、人民街4個居委會,馬克唐、勒見、麥什扎、回民、解放、娘莫、加讓、加力、如什其、洛科、要其、科沙唐、娘莫、新灘14個村委會。

  馬克唐鎮人口0.7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49%,還有漢、回、撒拉、土等民族。面積36.9平方千米。轄黃河路、申寶路、興隆街、人民街4個居委會和馬克唐、勒見、麥什扎、古雷、回民、娘莫6個村委會。1985年從加讓鄉析置馬克唐鎮。

加讓鄉Jia Rang Xiang 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駐地7.7千米。人口0.2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83.3%。面積36.5平方千米。轄如什其、加讓、力加、洛科、要其、科沙塘、娘莫7個村委會。1953年設一區(加讓區),1958年設加讓公社,1984年改設加讓鄉。1985年,析置馬克唐鎮。2001年,并入馬克唐鎮。

康揚鎮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駐地23千米。人口0.7萬,以回族為主,占總人口的79%,還有藏、漢族。總面積35平方千米。轄巷道、上莊、寺門、東門、城上、崖灣、格曲、河灘、沙力木、宗子拉、尕馬塘、西淋、爛泥灘13個村委會。1953年設康揚家回族自治區,1956年改為康揚回族鄉,1958年改設康加公社,1961年改為康揚公社,1984年改設康揚回族鄉,1988年設康揚鎮。
" 坎布拉鎮位于縣境北部。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21號文批復:撤銷坎布拉、多加、直崗拉卡3鄉,合并設立坎布拉鎮,鎮政府駐地設在李家峽。轄德洪、尖藏、萬吉合、尕吾昴、螞蟻灘(吉利)、古日羊麻(如布、如其灘)、直崗拉卡、上李家、下李家、尕布、仁才、俄加、拉夫旦、哈玉、浪哇、坎加、滿崗、茨卡18個村委會。

坎布拉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駐地60千米。人口0.2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5.3%。面積 174.8平方千米。轄奴布、吉利、尕吾昂、萬吉合、如其灘、尖藏、德洪7個村委會。1956年設坎布拉鄉,1958年并入直崗拉卡公社,1961年析置坎布拉公社,1984年改設坎布拉鄉。

直崗拉卡鄉Zhi Gang La Xiang 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駐地30千米。人口0.6萬,以回族為主,占總人口的55.5%,還有藏族、漢族。總面積64平方千米。轄直崗拉卡、上李家、下李家、尕布、仁才、俄加6個村委會。1953年屬李家鄉,1958年設直崗拉卡公社,1984年改設直崗拉卡鄉。

多加鄉Duo Jia Xiang 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駐地39千米。人口0.2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8%。面積為135平方千米。轄拉夫旦、浪哇、坎加、拉峻、滿崗、茨卡6個村委會。1953年設多加鄉,1958年并入康加公社,1961年分設多加公社,1984年改設多加鄉。

".。

據傳是甘肅甘南合作地區完瑪杰布家族中百騎人馬來到此地安家落戶,逐漸形成村落而得名。原屬貴德縣六區所轄。

1952年,隨六區析歸尖扎工委管轄。

1956年,設賈加鄉。

1961年,析設賈加公社。

1984年,改設賈加鄉。

賈加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駐地37千米。人口0.2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8%。面積119.5平方千米。轄賈加、安君、南當、洋勒4個村委會。1956年設賈加鄉,1958年并入加讓公社,1961年析設賈加公社,1984年改設賈加鄉。

措周鄉歷史上屬紅毛卡部落;措周是藏語,意為“6個部落”,因從前俄什加、措香、石乃、和日、多讓、南貢瓦6個部落集中一地生活而得名。新中國成立后,屬貴德縣六區管轄。

1953年,設措周鄉,隸屬尖扎縣一區。

1958年,屬紅旗公社。

1984年,恢復措周鄉,下轄俄什加、切藏麻、洛哇、措香、石乃亥5個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管轄和日瓦西、多讓一二、俄什加、南貢瓦、麥日許麻、麥日公麻、洛哇、西洋、冶合、那卡、措香、拉德、莫合加、石乃亥、石乃寧、宣藏、前藏、伙日、加子口等20個自然社。

措周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駐地18千米。人口0.4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9%。面積192平方千米。轄洛哇、俄什加、措香、石乃亥、切藏麻5個村委會。1952年設措周鄉,1958年并入加讓公社,1961年析設措周公社,1984年改設措周鄉。

據史書記載有兩種說法:一是相傳在赤松德贊時期,一名叫喝葉西達日杰的大臣到多麥地方征稅,他在河(黃河)東筑一馬棚,叫“達拉卡”,河(黃河)北有一條大溝,在溝腦又重修一個馬棚,叫“囊拉”,后來人們稱作昂拉;二是傳說該村從衛斯藏的昂拉地區遷居此地而得名。1952年,前昂拉區人民政府屬海南州貴德縣轄區,管轄有昂拉、能科、當順3個鄉。

1958年,改為昂拉公社。

1984年,改昂拉鄉,轄有尖巴昂、措加、東加、牙那東、河東、拉毛村6個行政村,18個自然村。

昂拉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府駐地9千米。人口0.2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89.3%,還有漢族、回族。總面積60.2平方千米。轄尖巴昂、措加、牙那洞、東加、牙子蓋、河東6個村委會。1953年設昂拉鄉,1958年設昂拉公社,1984年設昂拉鄉。

能科系藏語音譯,意為里面,因此地相對比較偏僻,牧民居住在溝里面,故名。新中國成立前,屬昂拉八莊之一。

1956年,設能科鄉。

1958年,并入昂拉公社。

1961年,分設能科公社。

1984年,改設能科鄉。

能科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駐地19千米。人口0.2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4%。面積76.1平方千米。轄德欠、拉沙、子哈貢、下扎4個村委會。1956年設能科鄉,1958年并入昂拉公社,1961年分設能科公社,1984年改設能科鄉。

當順系藏語音譯,意為項哨。據傳600多年前當地屬昂拉欠戶的哨所地,故名。原屬昂拉八莊之一。

新中國成立后,屬昂拉區。

1952年4月,隨貴德縣昂拉區析置為中共尖扎工委管轄。

1956年10月,成立當順鄉。

當順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府駐地16千米。人口0.2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8%。面積130平方千米。轄古浪堤、香干、古什當、東當、冬果、才龍、拉德、古浪坡哇 8個村委會。1954年設當順鄉,1958年并入尖扎灘公社,1961年分設當順公社,1984年改設當順鄉。

據史書記載,吐蕃時期,鎮守尖扎地域的大將叫“拉尖巴”,拉尖巴的子孫等親屬長期統治這片區域,在尖扎,“扎”在藏語中表示“子孫”的意思,因此,這片區域得名為“尖扎”。在尖扎地域內有一處大灘,全名為尖扎灘。原為千戶項謙的領地,是昂拉八莊之一。

1952年4月,屬尖扎縣工委管轄,成立二區,后改制恰藏鄉,并將愿當順鄉羊榮大隊劃歸恰藏鄉。

1958年,改為公社。

1984年,改為鄉。

尖扎灘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府駐地57千米。人口0.4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9%。面積642平方千米。轄羊直、崗毛、石乃亥、來玉、洛哇、尕加一、尕加二7個牧委會。1954年設尖扎灘鄉,1958年改設尖扎灘公社,1962年改設尖扎灘鄉,1972年復設尖扎灘公社,1984年改設尖扎灘鄉。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最新不卡 | 婷婷在线免费公开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欧美精品 | 天天综合精品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一级高清手机在线 | 亚洲国产原创私拍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