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村位于興國鎮東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4公里,屬城鄉結合部。全村有4個村民小組,全村總共有4個村民小組,分別是北大一組、北大二組、北大三組、北大四組,全村總戶數472戶,常住人口1710人,全村耕地面積450畝(現種120蘋果,160畝桃,其余170畝退耕還林)。
全村主要收入來源為務工、房租。 |
清朝時建有大門,通之于肖家巷,故稱賢門村民委員會,故名。1949年前屬街泉鎮賢門保;1949年后改為街泉鎮賢門鄉。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屬城關人民公社賢門大隊;1984年,城關鎮更名為興國鎮,屬興國鎮至今。 興國鎮賢門村位于興國鎮北部約2.5公里處,下轄四個自然小組。全村共有520戶,總人口2148人,耕地面積240畝,桃240畝。
全村主要收入來源為務工收入。村內主要道路基本實現硬化,全村自來水管安裝到戶。有村級活動場所1所,村級幼兒園1座,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了100%。 |
依仁村位于興國鎮北,下轄四個自然組。全村共有748戶,總人口2768人,耕地面積665畝,蔬菜面積80畝,油桃95畝。村集體資金25萬元,投入到秦安縣博盛農業有限公司,雙助貸占用費3.9萬元,村土地租賃4萬元,2022年村集體經濟預計收益11萬余元。
全村主要收入來源為務工收入。村內主要道路基本實現硬化,全村自來水管安裝到戶。 |
興國鎮豐樂村位于興國鎮以北約2.5公里處,全村有5個村民小組,528戶,總人口2065人,耕地面積1259畝,蜜桃面積40畝,蘋果面積30畝,其他面積1189畝。
村集體資金25萬元,投入到秦安縣博盛農業有限公司,雙助貸占用費1.08萬元,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益2.06萬元,2021年村集體經濟積累3.8641萬元,2022年村集體經濟預計收益2.06萬元,村集體經濟積累達3.8641萬元。
全村主要收入來源為務工收入;村內主要道路全部實現硬化,全村自來水管安裝到戶并正常使用。有村級活動場所1所,村級幼兒園1座,村內有六年制小學1所,現有學生1286人,教師249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了100%。 |
映南村,“映”為北,村位于秦安縣的北面,坐北朝南,故稱映南村民委員會。最早記載東開陋巷,建總門,門額題開“映南村”三字,款署乾隆丁未年(1735年)中秋字樣為村名。1954年實行農民互助組。 1956年建立人民公社屬依仁高級社,為紅旗五隊,六隊。 1962年12月撤社變鎮,屬城關鎮,名為映南大隊,設立四個生產隊。 1966年---1976年名為映南大隊革命委員會。 1980年--1984年名為映南大隊管理委員會。 1985年至今,名為映南村民委員會,屬興國鎮。 興國鎮映南村位于興國鎮北面,一個自然村(四個小組)。全村共有423戶,總人口1654人,耕地面積670畝,花椒面積5畝,蘋果面積100畝、蜜桃565畝。
全村主要收入來源為務工、房屋出租、桃子種植;村內主要道路基本實現硬化,全村自來水管安裝到戶。 |
秦安縣興國鎮鳳山村位于秦安縣城東南處,鳳山村因鳳山而得名,鳳山風景區由泰山廟古建筑群、太平堡遺址、行宮及春場園四大部分組成,占地面積215274平方米,主體建筑鳳山是從大地灣附近的九龍山向西延伸的余脈,山上廟宇鱗次櫛枇,始建于明代,后經多次維修和擴充。全村有6個村民小組,778戶2835人,全村有耕地2313 畝,其中果園面積400畝。全村的主導產業為農業和服務業,種植蜜桃400畝。
村內主要道路基本實現硬化,全村自來水管安裝到戶。村活動場所1所,村級幼兒園2座,村衛生室一處92平米,村醫1人。 |
南關村位于興國鎮東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1公里(城中村),全村有6個村民小組,分別是南關村一組、二組、三組、四組、五組、六組,全村總戶數719戶,常住人口2625人,全村耕地面積945畝(蘋果253畝、花椒13畝、蜜桃245畝)
村內主要道路基本實現硬化,全村自來水管安裝到戶。有村級活動場所1所,村衛生室配備執業醫師1名。 |
因村邊有一城壕,壕內蘆葦生長茂盛,遠觀好似一片森林,故取名茂林村民委員會。解放初屬北大大隊管理,1984年實行撤社設鎮屬興國鎮茂林村委會。 興國鎮茂林村位于興國鎮城北約3.5公里處,全村共有374戶,總人口1574人,耕地面積499畝,花椒面積15畝,蘋果面積28畝,桃35畝。
全村主要收入來源為務工、倉儲。村內主要道路全部實現硬化,全村自來水管安裝到戶。 |
興國鎮蔡店村位于秦安縣興國鎮北面約4公里處,下轄蔡店、十里鋪、楊坪三個自然村。全村共有755戶,總人口2997人,耕地面積1855畝,其中蔬菜大棚60畝,桃樹1747.45畝。
全村主要收入來源為桃樹種植。2019年蔡店組和十里鋪組實施整村拆遷,拆遷安置房位于蔡店組原址;楊坪組村內主要道路已全部實現硬化,全村自來水全部安裝到戶。村內有六年制小學1所,學校占地面積13.8畝,其中包括新建教學樓8028平方米,食堂150平方米,廁所50平方米,現有學生86人,教師18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了100%。 |
興國鎮王新村位于興國鎮東南約1公里處,下轄王新、宋洼、張磨三個自然村。全村共有731戶,總人口2873人,耕地面積1623畝,蜜桃面積858畝,花椒面積50畝,蘋果面積120畝
全村主要收入來源為勞務+林果業。村內主要道路基本實現硬化,全村自來水管安裝到戶。有村級活動場所1所,村級幼兒園2座,村內有六年制小學1所,現有學生1305人,教師68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了100%。 |
興國鎮邢泉村位于興國鎮南部,距鎮政府約1.2公里,下轄邢泉、蔡山兩個自然村。全村共有387戶,總人口1404人,全村耕地面積2012畝。(具體蘋果600畝,桃1100畝,花椒50畝,其他50畝)。
全村主要收入來源為種植、務工和出租房屋;村內主要道路基本實現硬化,全村自來水管安裝到戶。有村級活動場所1所,村內有幼兒園2所。 |
興國鎮何川村位于興國鎮南邊約1.5公里處,下轄何川、彭坪兩個自然村。全村共有525戶,總人口2078人,耕地面積896畝,桃樹面積480畝,蘋果面積120畝,花椒35畝,其他261畝。
全村主要收入來源為務工+蘋果種植。村內主要道路實現硬化,全村自來水管安裝到戶。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了100%。 |
因以趙姓人氏聚居,且地處山灣,故名。2004年以前屬鄭川鄉趙灣村艾坪組,2004年以后撤鄉并鎮屬興國鎮趙灣村至今。 興國鎮趙灣村位于興國鎮東南部,下轄何呂,有趙灣、艾坪二個自然村。全村共有188戶,總人口876人,耕地面積1366畝,桃面積約800畝,蘋果面積約400畝,花椒約20畝,其他146畝。 全村主要收入來源為桃、蘋果種植;村內主要道路基本實現硬化,全村自來水管安裝到戶,有村級活動場所1所。 |
興國鎮高坪村位于興國鎮東南約8公里處,全村有3個村民小組,分別是一組、二組、三組。總戶數305戶,總人口1278人。耕地面積1615畝,種植蘋果900畝、蜜桃400畝、花椒15畝、其他300畝。全村主要收入來源為蘋果、桃子種植。村內主要道路基本實現硬化,全村自來水管安裝到戶。有村級活動場所1所。高坪村適齡兒童少年106名,轄區內接受義務教育83名,省內縣外接受義務教育8人,省外接受義務教育9人,特教學校就讀1人高玉凡;職業學校就讀2人,已完成義務教育3人,義務教育階段無輟學學生,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了100%。 |
興國鎮鄭川村位于秦南路、濱河路兩條主街道的交匯處,下轄六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680戶,總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總人口2768人,該區域為縣城的“南大門”,310國道、寶蘭客運專線穿村而過,交通便利,位置優越。耕地面積820畝,蘋果面積690畝,桃子130畝。
全村主要收入來源為務工、蘋果種植;鄭川村屬棚戶區改造,村民現居住在安置房。有村級活動場所2所,村級幼兒園1座,村內有六年制小學1所,中學1所,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了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