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場社區轄區面積1.25平方公里,轄4個居民小組,有7條街道(人民街、中心街、興市街、興業街、農貿街、環場街、平安街);戶籍人口821人(其中60歲以上452人占55%,18歲以下37人占4.5%);社區低保人員59人占7%,五保戶46人占5.6%(其中分散供養五保戶7人,集中供養五保戶39人);精神病人10人(無暴力傾向精神病人)占0.8%,殘疾人37人占4.5%。常住人口約2000余人,747戶,1000余個門市;社區轄區單位有:古文鎮人民政府、古文鎮衛生院、古文鎮信用社、古文鎮郵政、古文鎮畜牧獸醫站、古文鎮電管站、古文鎮自來水廠、古文鎮天然氣站、古文鎮蠶繭站、古文鎮紙杯廠、鄉巴佬加油站、古文鎮敬老院等單位和企業。 古文場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位于古文鎮興業街137號,占地500平方米,于2021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黨群服務中心堅持黨建引領,“三個一”(一支隊伍統籌、一套機制運行、一個季度評價)運行,不斷強化社區為民、便民、安民功能,積極探索“五治五服務”共建共享機制,打造集社區便民服務、鄰里溝通及公檢法司等部門職能于一體的基層社會治理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功能集聚、部門聯動,真正做到服務零距離,居民一家親。 古文場社區宗旨:為民---做民生之事安民---解民生之憂便民---謀民生之利古文場社區五治、五服務:政治:宣傳教育自治:居民自治章程德治:居民公約法治:公檢法司職能入駐智治:建立信息中心、監控平臺等,促進數據治理智慧化政務服務:居民議事、院壩會、便民(代辦服務)法律服務:法律咨詢、矛盾調解、法律進社區文體服務:文藝活動黨員服務:主題當日、志愿者服務生活服務:困難幫扶、環境整治古文場社區特色:2010年,古文竹編龍制作技藝經自貢市人民政府批準列入第三批自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0年,古文獅燈經榮縣人民政府批準列入第二批榮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山邊村位于榮縣城東南方,距縣城21公里,距古文鎮政府4公里,幅員面積8.068平方公里,擁有耕地面積5602.7畝,轄有12個村民小組, 2020年末全村總戶數798戶,人口2346人,黨員人數50人。本村支柱產業:肉兔、海椒、大頭菜,發展肉兔年出欄50萬只,大頭菜600畝,海椒800畝,水產200畝。坐落在山邊村九組的榮縣綠源兔業專業合作社,為省級示范農民專業合作社,自貢市重點農民專業合作社;山邊村10組的四川省花香語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流轉土地880余畝發展綠化苗木,林下養殖;山邊村5組鄉巴佬農牧集團,發展肉兔養殖及旅游。 |
朱家灣村幅員面積4.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199.66畝,淺丘地貌。現有9個村民小組,全村總戶數684戶,人口187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64戶,貧困人口129人,低保戶90戶106人,分散供養五保戶21人,殘疾人52人;朱家灣村支部黨員人數44人,兩個黨小組。2020年人均收入10685元,村辦公地點在新村綜合體,村會議室位于朱家灣村1組。距古文鎮政府0.2公里。村辦公室面積約150平方米;會議室面積200平方米。 本村現有產業:養豬適度規模養殖戶7戶,年出欄生豬2000頭;規模小龍蝦養殖2戶,養殖面積50畝;養雞大戶1戶,年出欄7000只;養兔規模2戶;稻田生態魚養殖戶80戶;常年蔬菜種植面積400畝。 |
曹家園村位于古文鎮東部,距鎮政府所在地約3.5公里,東鄰貢井區五寶鎮,南鄰朱家灣村,西連山邊村,北鄰樂德鎮柑子坳村。所轄幅員面積12.86平方公里,現有20個村民小組,全村總戶數 1408 戶,人口 4045 人,黨員人數 103 名,其中預備黨員2名。建檔立卡貧困戶120戶,貧困人 261 人,低保戶170 戶人。全村耕地面積 10080畝,林地7428畝,其中退耕還林 890畝,產業發展:特色產業優質碰柑 228畝,水產養殖700畝,其中小龍蝦 312畝,土豆632畝,大頭菜400畝,海椒450畝,水泥路8公里,蓄水池45口。 |
新龍橋村位于古文鎮西方,距古文鎮政府2.5公里,東與本鎮山邊村為鄰居,南與本鎮柏林村、鷹咀村相連,北和本縣河口鎮、樂德鎮接壤。幅員面積:14.3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約3300畝,所轄浮蘋河2.5公里,現有13個村民小組,全村總戶數956戶,人口2734人,支委班子5人,村委班子4人,兩個支部,黨員人數78人,現有家庭農場11個。目前,本村現有產業主要是柑橘、大頭菜、花生、小米辣、南瓜、稻田養蝦、生豬為主產業,近幾年不斷優化產業結構,鼓勵村民多發展經濟作物,我村今年實行種養殖特色。柑橘300余畝,大頭菜150余畝,花生200余畝,小米辣200余畝,南瓜150余畝,稻田養蝦300余畝,生豬年出欄約1500頭。新龍橋村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鄉村振興。結合自身實際,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整合資源,大搞科普宣傳,有針對性地抓好農村使用技術和勞務培訓,提升廣大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提高就業能力,促進增收致富。 |
鷹嘴塘村位于古文鎮鎮政府西南方約1.5公里,屬山區丘陵地貌。森林覆蓋面積大。產業相對較弱!鷹嘴塘村所轄幅員面積8.942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約3051.75畝,現有8個村民小組,全村總戶數688戶,人口2001人,黨員人數51人。目前,本村現有產業主要是種植,養殖為基礎。柑橘品種為(新津、大埡、沃柑、春見等)。蠶桑養殖、生豬養殖為主。外出江蘇,廣東務工占比全村人員40%左右,2020年度全村人均年收入約1.5萬元左右。 |
柏林坳村地處古文鎮西南部,距古文鎮2公里,距離縣城27公里,東鄰朱家灣村,西與宜賓縣合什鎮為界,南與新龍橋為界、北與古羅鎮相鄰,幅員6.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米左右,多為丘陵地形,以紅沙性土壤為主,共有林地1389畝,耕地4千余畝,其中稻田900畝。全村共9個村民小組,現有人口數量為687戶,188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8戶(90人)于2020年全面脫貧,支部下設立4個黨小組,黨員60人。轄區內山平塘12口,蓄水池20口(100m³),小型水庫1座,水渠3.2公里,石河堰2處。全村采取“市場+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主要發展特色產業(榮縣柏林香大頭菜)去年秋大頭菜種植面積1300余畝總產值650萬元,今年春小辣椒種植面積500畝,南瓜600 畝,做到輪耕、輪作,既調解了土地又提高了經濟收入。為大力推廣我村具有特色產業的大頭菜產業曾多次參加市、縣食博會贏得省內外游客青睞,以龍須大頭菜最為有名。每年大頭菜銷往自貢、成都、瀘州、宜賓、威遠、廣州等地。村內種養殖大戶15戶,家庭農場20余戶,生豬養殖達4000余頭。家庭農場(榮縣古文鎮杰宸種養殖家庭農場),主要從事黑山羊、大頭菜種養殖銷售,年出欄商品羊160余頭,大頭菜初加工銷售200余萬斤,帶動農戶100余戶。2、基礎設施情況全村硬化道路28公里,垃圾池10余個,目前土地整理項目改造 200 畝,產業道路硬化 3.6公里,涉及142戶(376人)。蓄水池7個(100m³)貫通整個產業核心區,滿足土地種植灌溉。村辦公室200平米,設有兒童之家、圖書室,文化活動廣場等設施。3、路徑依托原有大頭菜產業發展基礎,爭取項目資金,全面打造大頭菜深加工產業。以產業+農場模式發展農耕文化體驗園集摘種、體驗、制作觀光為一體的“產業融合”發展模式,努力打造具有鄉村氣息的文化體驗村。4、項目規劃情況目前土地整理項目改造 200 畝,產業道路硬化 3.6公里。基礎設施不斷加強,通村通組道路不斷完善,新增硬化組道路3公里,計劃繼續完善硬化組道路10余公里,為產業發展作交通鋪墊。計劃新建大頭菜洗曬場一個,古文柏林香土壇大頭菜加工廠一個,該項目正在規劃中,還未落實,正在爭取資金。5、當前的瓶頸基礎設施落后:第一交通還未全部貫通,土地整理未全覆蓋,部份組道路不暢通對產業發展產生阻礙;第二,人居環境待改善、自來水、天然氣未全面貫通;第三,農業生產水渠灌溉設施有待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