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經縣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索河社區居民委員會,屬索河鎮。 |
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六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嵩陽鄉;1949年屬四區十二村;1956年合作化時,為雄豐第二農業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改為雄豐二大隊,屬紅旗人民公社;1962年由石山堡、道士灣、曲坊灣等9個自然村合并為新莊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屬索河人民公社;1984年改新莊村,設新莊村村民委員會,屬索河鎮至今。 |
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六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嵩陽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三區;1949年屬三區一村;1956年合作化時,設同心二農業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改為同興大隊,屬紅旗人民公社;1972年與高峰,群生合并為龔渡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屬索河人民公社;1978年分隊,恢復同興原名;1981年改為六神山大隊;1984年改六神山村,設六神山村村民委員會,屬索河鎮至今。 |
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六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嵩陽鄉;1949年屬四區十一村;1956年合作化時,組建為雄豐二、四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改為雄豐二、四大隊,屬紅旗人民公社;1962年合并,取名松嶺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屬索河人民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更名為松嶺大隊;1984年改松嶺村,設松嶺村村民委員會,屬索河鎮至今。 |
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六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嵩陽鄉;1949年屬四區十村;1956年合作化時,由象鼻嘴、東劉灣、甘家嶺、大小蕭灣組成雄豐五社,東邊灣、多袁家、徐嶺、姚嶺、孫灣組成雄豐六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雄豐五社改為石山大隊,雄豐六社改為徐嶺大隊,屬紅旗人民公社;1975年撤區并社,屬索河人民公社;1976年兩隊合并為石山大隊;1984年改石山堡村,設石山堡村村民委員會,屬索河鎮至今。 |
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六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嵩陽鄉;1949年屬四區十六村;1956年合作化時,設雄豐七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改為雄豐七大隊,屬紅旗人民公社;1961年分為七、十一兩個大隊;1962年七大隊改為龍霓大隊,十—大隊改為嚴嶺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屬索河人民公社;1976年兩隊合并為龍霓大隊;1981年改為龍霓山大隊;1984年改龍霓山村,設龍霓山村村民委員會,屬索河鎮至今。 |
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六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嵩陽鄉;1949年屬第四區十五村;1952年屬石山鄉;1956年合作化時成立雄豐第八農業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改為雄豐八大隊,屬紅旗人民公社;1961年改為辜灣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屬索河人民公社;1978年改為索河公社農科所;1984年改辜灣村,設辜灣村村民委員會,屬索河鎮至今。 |
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六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嵩陽鄉;1949年屬四區十五村;1956年合作化時,雄豐九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雄豐九大隊,屬紅旗人民公社;1961年分為虎圻、團山兩個大隊;1966年合并,名虎圻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屬索河人民公社;1984年改虎圻村,設虎圻村村民委員會,屬索河鎮至今。 |
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六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嵩陽鄉;1949年屬四區十六村;1956年改為同心十一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改為雄豐十大隊,屬紅旗人民公社;1962年改為橫嶺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屬索河人民公社;1984年改橫嶺村,設橫嶺村村民委員會,屬索河鎮至今。 |
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六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嵩陽鄉;1949年屬三區西八村;1956年農業合作化時,為高潮農業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改為高潮大隊,屬紅旗人民公社;1975年撤區并社,屬索河人民公社;1984年改嵩陽村,設嵩陽村村民委員會,屬索河鎮至今。 |
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六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嵩陽鄉;1949年屬三區西八村;1956年農業合作化時組成唯一、青豐、建新、同裕四個農業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由唯一、青豐、建新合并為建新大隊,屬紅旗人民公社;1964年建新和同裕合并為農林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屬索河人民公社;1981年改為嵩陽大隊;1984年改石港村,設石港村村民委員會,屬索河鎮至今。 |
清末屬湘陰二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六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嵩陽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三區;1949年屬三區七村;1956年合作化時,為梅一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改為梅峰大隊,屬紅旗人民公社;1975年撤區并社,屬索河人民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更名為梅池大隊;1984年改梅池村,設梅池村村民委員會,由索河鎮至今。 |
清末屬湘陰二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六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嵩陽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三區;1949年屬三區東八村;1952年屬龍潭鄉;1956年農業合作化時,由周家港、皮家嘴、鴨子灣、小張灣、朱灣、宋灣等七個自然村組成三合農業社,李家嶺、燕子山、橫灣、蕭灣等四個自然村組成龍新農業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分別改為三合大隊和龍新大隊,屬紅旗人民公社;1963年兩隊合并為龍潭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屬索河人民公社;1984年改龍潭村,設龍潭村村民委員會,屬索河鎮至今。 |
清末屬湘陰一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六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嵩陽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三區;1949年東堡嘴、吳家大灣為第六村,錢灣、上下方家嶺為第五村;1952年東堡嘴、吳家大灣、錢灣組成紅星農業二社,上下方家嶺組成聯群三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紅星二社、聯群二社合并,改為國慶大隊,屬紅旗人民公社;1975年撤區并社,屬索河人民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更名為索河大隊;1984年改索河村,設索河村村民委員會,屬索河鎮至今。 |
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六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嵩陽鄉;1949年屬三區四村;1952年屬金龍鄉;1955年農業合作化時,設聯豐四社、五社;1956年兩社合并為金龍農業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改為金龍大隊,屬紅旗人民公社;1975年撤區并社,屬索河人民公社;1984年改金龍村,設金龍村村民委員會,屬索河鎮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