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屬沙朗里,清末屬沙朗堡,民國時屬北新鄉,2009年10月1日設立東村社區居民委員會。 |
明代至清代屬沙浪里,清末為沙朗堡,民國1938年屬北新鄉,1952年為大村鄉一部分,1958年為沙朗管理區一部分,1962年為大村大隊,1984年3月設大村鄉,1987年改為大村辦事處,2000年10月改為大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8月從西山區區劃到五華區,2009年5月改為大村社區居民委員會。 |
1984年,由桃園大隊變為西山區桃園人民政府,1988年改為沙朗鄉桃園辦事處,2000改為沙朗白族鄉桃園村民委員會,2004年調整為昆明市五華區桃園社區居民委員會。 |
明、清時屬沙浪里,清末屬桃園堡,民國時屬北新鄉,1952年為桃園鄉一部分,1958年為桃園管理區一部分,1962年為三多大隊,1984年3月設三多鄉,1987年改為三多辦事處,2000年10月改為三多村民委員會,2004年8月從西山區區劃到五華區,2009年5月改為三多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1984年由龍慶大隊變為西山區龍慶人民政府,1988年改為沙朗鄉龍慶辦事處,2000年改為沙朗白族鄉龍慶村民委員會,2004年調整為昆明市五華區龍慶社區居民委員會。 |
1984年,根據全國區劃調整的安排,由于云南省屬多民族邊疆地區為了方便管理,將原來的陡坡大隊變為西山區陡坡鄉人民政府,后于1988年改為沙朗鄉陡坡辦事處,到了2000年為了統一跟全國一致,改為沙朗白族鄉陡坡村民委員會,之后于2004年根據昆明市統一規劃,區劃調整為昆明市五華區陡坡社區居民委員會。 |
明朝、清朝時屬于沙浪里,清末屬廠口堡,民國時屬北新鄉,1952年定名為新民鄉,1962年設新民大隊,1984年3月設新民鄉,駐地老花鋪,2004年9月1日,區劃調整設立新民社區居民委員會。 |
明、清時屬沙浪里,清末屬廠口堡,明國時屬北新鄉,1952年為新民鄉的一部分,1958年為新民管理區的一部分,1962年設陡普魯大隊,1984年3年設陡普魯鄉,1988年2月設陡普魯辦事處,2000年10月撤銷辦事處成立陡普魯第一屆村民委員會,2007年9月區劃調整劃歸五華區管轄至今。 |
解放前屬于百興鄉的廠口堡,解放后屬于廠口大隊、廠口鄉、廠口辦事處;2000年12月改為廠口社區村民委員會;2004年8月1日,由西山區劃為五華區;2008年12月改為廠口社區居民委員會。 |
明清屬沙浪里,清末屬沙浪堡和廠口堡,民國時屬北鄉,1952年為迤六鄉,1958年為迤六管理區,1962年設迤六大隊,1977年曾劃屬富民縣散旦公社,1980年仍歸西山區廠口公社,1984年3月設迤六鄉。 本地區東接嵩明縣,南接富民縣散旦鄉,西和北與富民縣款莊鄉相鄰,是西山區飛地,自2004年9月劃歸五華區,仍屬飛地。 原來屬沙朗、廠口管轄,于1950年后劃歸廠口鄉管轄,稱迤六。 |
新中國成立前屬昆明縣沙朗百新鄉稱瓦恭第四堡,1951年改稱瓦恭鄉人民政府,1957年改為瓦恭管理區,1959年改為瓦恭公社,1962年改為瓦恭大隊,1984年改為瓦恭鄉,1984年改為瓦恭辦事處,1999年改為瓦恭村民委員會,2004年至今稱瓦恭社區居民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