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至1956年為四區;1957年成立鋼鐵公社,1964年改為城關公社。 1984年3月政社分社由城關公社改為城關鎮。 2001年合鄉并鎮,將城關鎮、大巨會鄉及王現莊鄉7個村合并更名為嵐漪鎮,沿用至今。 |
建國前為第三區公所,1954年9月設鄉,1958年10月設三井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時為三井鎮,2001年鄉鎮撤并后為三井鎮,2021年2月轄區劃調整時神堂坪鄉整建制并入三井鎮。 |
抗戰初為一區區公所駐地,1941年2月劃歸嵐縣,1942年3月復歸岢嵐。 1958年10月實行人民公社化,設置宋家溝公社。 同年12月,岢嵐、五寨、神池合并為五寨縣。 1961年5月三縣分設,設置宋家溝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時為宋家溝鄉,2001年岢嵐縣區劃調整,將馬跑泉鄉、燕家村鄉整體并入宋家溝鄉。 2021年撤鄉設鎮后為宋家溝鎮,同年轄區劃調整時原王家岔鄉整體并入宋家溝鎮。 |
1954年9月設鄉,1962年3月改設為人民公社,1956年3月設鄉,1959年5月建立高家會高峰人民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時為高家會鄉,至今未變。 |
建國前為第六區公所,1958年10月實行人民公社化,設置李家溝公社,石佛河公社等。 同年12月,岢嵐、五寨、神池合并為五寨縣。 1961年5月三縣分設,設置李家溝公社,石佛河公社等。 1971年3月,撤銷石佛河公社并入李家溝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時為李家溝鄉。 |
建國時屬第二區人民政府,1954年全縣設45個鄉,分屬大化鄉政府、水峪貫鄉政府、寨上鄉政府、蘆子河鄉政府、劉村鄉政府管轄,五個鄉政府均屬岢嵐縣第二區公所。 1956年全縣小鄉并大鄉,分屬大化鄉政府、水峪貫鄉政府、蘆子河鄉政府管轄。 (寨上鄉政府并入大化鄉政府,劉村鄉政府并入蘆子河鄉政府,水峪貫鄉政府管轄范圍擴大)。 1959年5月建立大化幸福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駐地大化村,隸屬中共五寨縣委領導。 1961年分設為大化公社、蘆子河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時為大化鄉、蘆子河鄉,2001年合鄉并鎮,大化鄉與蘆子河鄉合并,改稱為水峪貫鄉,沿用至今。 |
建國前為第二區公所,1958年10月實行人民公社化,設置西豹峪公社。 1958年12月,岢嵐、五寨、神池合并為五寨縣,1961年5月三縣分設,設置西豹峪公社。 1984年設置西豹峪鄉至今。 |
抗日戰爭到建國初為區建制。 1958年10月設置溫泉公社。 1984年設置溫泉鄉至今。 |
1958年10月實行人民公社化,設置陽坪公社。 同年12月,岢嵐、五寨、神池合并為五寨縣。 1961年5月三縣分設,設置陽坪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時為陽坪鄉,2001年合鄉并鎮,將原中寨鄉整體及王現莊鄉4個村并入陽坪鄉,沿用至今。 |
1949年成立大澗村公所(鄉級建制),村公所設在大澗村。 1958年成立大澗人民公社。 1961年5月設置大澗公社。 1984年政社分設時為大澗鄉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