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冶頭鎮里峪掌村位于山西省昔陽縣東冶頭鎮喬家峪溝,坐落在一個兩山相接,青石板上落腳的一個小村。里峪掌村擁有土地640余畝,120余戶,人口400多口,我村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十年九旱,無水資源,村民只能靠幾畝薄田來維持生活。村里的男勞力常年外出打工,婦女在家中的,養殖,現在村既無學校,孩子上學還得到十幾里以外的學校,這對村民的生活帶來了不便。
這幾年來,改革開放的政策寬大,群眾的思想素質提高,村民帶著孩子到鄉鎮或縣城念書,有的孩子考上大學,還有研究生,有的村民在縣城經商,有的在外包工當老板。這使村民的經濟條件有了改觀,生活也富裕了起來。 |
臺上村位于閆莊鄉東部,冶趙線經過村旁,交通條件便利。全村共有314戶,832口人,耕地面積2269畝,2010年人均收入3626元。
臺上村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村莊,主導產業為糧食種植,主要作物為玉米、谷子和豆類。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各項惠農政策的逐步落實,全村街道路燈照明設施完備;擁有一處健身活動場所和20多件健身器材;90%的村民家中通過水窯二級提水方式接入了自來水;隨著村容村貌的改變,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發生了變化,各項文化活動悄然興起,一個文明和諧的新臺上村正展現在人們面前。
臺上村兩委干部攜手合作,以創建文明生態村為載體,以發展本村蘋果產業為抓手,全面實施“蘋果興村”戰略,以臺上村200個蘋果種植戶為核心,成立了閆莊鄉果農協會,采取專家指導,協會組織,綜合管理,合作社經營等方式,實現了蘋果戶均增收4000元的目標。相信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臺上村的新農村建設會越來越好。
|
民安村位于昔陽縣東南部29公里,距鄉約6公里。面積2249畝。村按自然角落分成4個村民小組。全村共343戶887口人。2010年人均純收入3427元。該村以農業為主,是農作物高產區,主要農產品有玉米、谷物等。近年來,村民外出務工經商較多,有三分之一的農戶在外打工,這也成為了我村實現農民增收的一個主要渠道。該村有0黨員 34名,村“兩委”干部8名。
2009年以來,民安村村民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勤勞致富,開拓進取,不斷進步。特別是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全村農業生產持續增加,養殖業進一步壯大。村里人的勤勞純樸、熱情好客,造就了良好的民風村俗。村委通過充分發揮農民主動參與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整合政策、人才、地域特色等有利因素,全面加強新農村建設,塑造民安村新村新面貌,閆莊鄉民安村積極爭取各界朋友前來投資興業,共謀發展,同創輝煌。 |
鴉掌村包括兩個自然村---西掌、鴉窩,2000年縣里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將兩個村合并,。合并后鴉掌村西距閆莊鄉政府8公里,東離冶頭鎮10公里,東趙公路從村旁穿過,現在村里的交通條件有了極大改善。全村人口576余人,人均收入3250元,村里以山地為主,現有耕地1773畝左右,糧食作物主要為玉米和谷物,此外還有少量的馬鈴薯和豆類。為改變以往單調的、靠天吃飯、毫無保障的經濟來源方式,村兩委主動為村里找項目,謀出路,在積極響應國家植樹造林和退耕還林的大方針下,引導村民發展經濟林,已經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果樹林和核桃林,現有成片的果樹林30多畝,品種以紅富士最多,核桃林200多棵,使村民的收入方式更加穩定。村兩委又著重解決了村民的吃水困難,使村民家家都使用上了自來水,村民的生活開始逐步改善。 |
閆莊鄉河上村位于山西省昔陽縣東南40公里處,緊傍東趙線新走廊,與九榆線、昔內線相通,交通非常便捷,并且歷史悠久,上世紀70年代,經考古學家考察,在現存的虎窯遺址發現了古人猿化石,歷史可追溯到百萬年以前。
本村現有128戶,407口人,可耕地面積638畝,人均耕地面積僅1.5畝,以玉米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導產業。此外,河上村擁有大面積的宜林荒山,占到全鄉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一,在全縣也是首屈可數。同時本地還是楊趙河流域的發源地,淡水資源充足,可供3萬口人畜吃水。鑒于這兩大資源優勢,近年來,河上村兩委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引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按照新農村建設的二十字方針和縣委縣政府落實“四個昔陽”的總體目標,著力調結構,夯基礎,促民生,以村民增收為根本目的,以發展養魚業和經濟林為突破口,推動全村走向實力、生態、文明、和諧發展的新道路。 |
昔陽縣閆莊鄉河下村屬于閆莊鄉下片,毗鄰河上村和冶頭鎮里巖村。我村位于韓庫線的中段,地理位置優越。全村共有3個大隊, 333戶,總人口898人,耕地面積約2328畝。2010年人均年收入 3135元。全村共有黨員39人,村民代表18人。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戶共占村民總數的2%。村中主干道全部硬化。村小學在校學生近30人,教師2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