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關于做好省級數字生活新服務特色鎮創建工作的通知》(浙數新辦〔2021〕8號)、《浙江省數字生活新服務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關于開展第二批全省數字生活新服務標桿創建驗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和要求,經相關市(縣、區)自主申報,我廳組織專家組,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開展答辯、評審、驗收,擬確定寧波市等4家為第二批數字生活新服務先行市、瑞安市等21家為第二批數字生活新服務樣板縣、杭州市上城區丁蘭街道等84家為浙江省數字生活新服務特色鎮。 |
德清縣洛舍鎮位于杭嘉湖平原部,距全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的莫干山27公里,距杭州60公里,上海200公里。全鎮區域總面積58 .5平方公里。現下轄6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1.8萬人。洛舍是一個既古老又年輕的城鎮,早在一萬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便有村落聚居。北宋宣和年間(1119—1125),便出現樂舍的名稱。清咸豐年間(1851—1861),大通橋飛架洛水,將港西港東兩墩聯成一體,自然鎮逐年形成。……。 |
洪橋鎮位于長興縣東部,地處太湖南岸、弁山之北,東與湖州市省級經濟旅游開發區太湖山莊毗鄰。鎮域面積72平方公里,轄22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常住人口4.3萬,流動人員0.7萬左右。素有“太湖之濱”、“弁山之峽”、“魚米之鄉”、“文化之邦”、“絲綢之府”之美譽。 洪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古鎮洪橋,歷史上曾稱鴻橋,因境內河港交叉縱橫,湖泊星羅棋布,以水產風味濃、橋梁眾多而取名。吳越文化和太湖文……。 |
水口鄉位于長興縣西北部,區域面積80平方公里,總人口1.8萬。歷來以紫筍茶、金沙泉而聞名,有“茶文化圣地、生態旅游鄉”之美譽。 水口區域位置——四方通衢。水口鄉北與蘇南接壤,東南與上海浦東臨近,位于長江三角洲經濟前沿圈,與上海、杭州、南京、蘇州、無錫、常州、蕪 湖等大中城市相距均在200km之內,可在2小時內到達。水口距縣城13公里,與104國道毗鄰,相距7公里,與318國道、杭寧高速公路、申蘇……。 |
雉城鎮是浙江省長興縣縣委、縣政府所在地,地處浙蘇皖三省交界,北接江蘇,西鄰安徽,南望杭州,東臨太湖。全鎮區域面積88平方公里,截至2007年,轄15個行政村、6個直屬居委會,人口4.94萬。城境內物產資源豐富多樣,有聞名海內外的“太湖四珍”。 工業和農業經濟發展較快。社會事業,基礎設施完善。雉城地處浙蘇皖三省交界處,全鎮交通地理條件得天獨厚。雉城鎮是浙江省長興縣縣委、縣政府所在地,地處浙蘇皖三省交……。 |
以駐地杭垓村得名,凈慧佛寺建立于此,當地人習慣稱杭垓禪寺,村遂以寺得名。唐代屬安吉縣敬上鄉。宋屬安吉縣太平鄉。元代劃管治理時,為太平鄉西片第一、二、三、七、八、九、十和十一管之地域。明初劃圖治理時,為太平鄉西片土、木、匏、革、宮、商、角、徵、羽九圖之地域。成化二十三年(1487)起屬孝豐縣太平鄉西片。1918年改鄉為區,屬通德區。1931年,屬孝豐縣第四區,轄磻霅、杭松、唐杭、桐西、西溪、龍溪、紫……。 |
報福鎮位于安吉縣南部,天目山北麓,東鄰上墅鄉,南接臨安縣,西與章村、杭垓兩鎮交界,北界下湯鄉,是在山林土特產品集散的基礎上,緩慢發展起來的以竹、電、鞋為主具有山區特色的小城鎮。【鎮名來歷〓建置沿革】明代即稱廣苕鄉;1949年,屬孝豐縣廣苕鄉;同年秋,撤鄉建區稱金苕區;1950年春,分建報福、紫嶺、和塔3鄉;1955年冬,撤區將紫嶺、和塔兩鄉并入報福鄉;1958年10月,并報福、章村、湯口3鄉建報福……。 |
東柵街道位于市區東郊,與南湖街道相連,北靠滬杭鐵路,南接余新鎮,東鄰大橋鎮、七星鎮,07省道、嘉余公路、中環南路以及嘉善塘、平湖塘穿境而過,水陸交通便捷,是南湖區行政中心所在地,南湖新區正在街道區域內開發建設。 街道現轄12個村,5個社區,區域面積26平方公里,總人口33705人,其中外來從口13901人。……。 |
大云鎮位于縣境南端,滬杭高速公路、善江一級公路交叉穿越全鎮,是滬杭高速公路浙江接軌上海浦東的第一出口處。鎮域總面積2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780畝。下轄1個居民委、8個行政村,總人口15114人。是浙江省批準的首批對外開放工業衛星城鎮之一,先后榮獲省級衛生鎮、省教育強鎮、市級文明鎮和嘉興市利用外資十強鎮、中國鮮切花之鄉稱稱號等。大云鎮是浙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大棚蔬菜、瓜果生產基地之一,糧經復種面……。 |
當湖街道是平湖市委、市0所在地,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東端,南瀕杭州灣,東鄰上海市,西接嘉興市南湖區,城市功能定位于以商貿居住地為主的中心區。當湖自古以來風調雨順,物產豐富,人民富裕,文化底蘊深厚,是江南有名的“魚米之鄉”。 全街道區域面積49.0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3049畝,轄15個行政村、25個社區居委會(其中7個在籌建中),總人口15.7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0.4萬人,外來人員5.3……。 |
百步--集鎮成市于清末,清光緒《海鹽縣志》已有柏婆亭(亦作百步亭)記載,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百步鎮位于海鹽縣西部,毗鄰海寧市,屬長江三角洲上海經濟開放區。東距上海137公里,南離杭州80公里。全鎮面積64.71平方公里,人口35148人。百步自然條件優越,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改革開放以來,百步經濟迅猛發展, 1993年起全鎮綜合經濟實力跨入全省百強鄉鎮行列。2002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 |
海洲街道是海寧市政府的所在地。總面積23.2平方公里。轄9個城市社區、6個農村社區和5個行政村,常住人口5.2萬人。境內擁有海寧市行政、體育、文化中心,環境秀麗,氣候宜人,地勢平坦,道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街道轄區內商貿業繁榮,其中中國海寧皮革城,締藝家家居廣場坐落其中。 海洲街道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為2003年11月行政區劃調整后新設立,是海寧市政府的所在地。東連硤石街道,西接斜橋鎮,北毗……。 |
海寧市轄鎮。1958年建長安公社,1961年改為縣直屬鎮,1992年長安鄉并入。面積43.1平方公里,人口5.2萬。滬杭鐵路橫穿鎮境。轄褚石、東陳、鹽倉、鹿耳、天明、虹金、新民、蔬菜村、老莊、東關、萬渡、衛國、肖王、金橋、牧港、漁民16個村委會。工業以生產白廠絲、機械、電扇、銅鐵掛鎖、皮革服裝、金屬壓延等為主,農業以糧食、絡麻、油菜等種植和蠶繭生產為主。長安鄉于1985年榮獲中國科技農村工作先進集……。 |
海寧許村鎮位于海寧市西端,與杭州市余杭區交界,南距杭州蕭山國際機場25公里,北離上海虹橋機場80分鐘車程,優越的區位條件為許村鎮實現產業拓展之夢插上騰飛的翼翅。許村鎮是省批小城鎮,嘉興市文明城鎮和海寧首家強鄉重鎮,2003年,該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01.97億元,成為嘉興市第一個工業經濟總量超百億元的鄉鎮。許村素有紡紗織布的深厚傳統,千年的產業積淀培育了許村人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21世紀,世界家用紡……。 |
北海街道地處紹興市區西北面,為紹興市黨政軍機關所在地,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極為便利。轄區面積6.2平方公里,紹興火車站,紹興汽車西站落戶轄區,連接省城杭州和中國紹興輕紡城的紹興交通要塞西大門笑迎八方客,104國道橫貫東西。街道下轄11個社區居委會、2個行政村,常住人口5.6萬。北海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區有關部門的指導、幫助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精神,緊緊圍繞區委、區政……。 |
富盛地處山區,東接上虞,南鄰平水鎮,距縣城柯橋36公里,鎮域面積73.9平方公里,2003年6月行政村規模調整后,轄14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24204人,全年國內生產總值2.32億元。財政收入2001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71萬元,分別同比上年增長81.25%和169.27%,農民人均收入5130元,比上年增長10%,取得了綜合經濟實力全縣排名前移四位的好成績。2003年,工業經濟高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