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時屬揚州。 西周至春秋時先后屬弦國、黃國。 戰國時先后屬秦弦地、楚國。 秦代屬九江郡。 漢代屬江夏郡。 三國時屬魏國弋陽郡。 晉代屬豫州弋陽郡。 南北朝時先后屬豫州弋陽郡、光城左郡、光州、沙州、豫州廣陵郡、弋州弋陽郡。 隋代至元代屬光州光山縣。 明代屬光山縣東鄉五馬里。 清代屬光山縣東鄉五馬里五龍保。 1931年5月屬八里區。 1932年10月劃歸經扶縣沙窩區。 1933年屬第21保。 1941年屬沙窩鎮。 1947年10月復屬沙窩區。 1947年12月屬新縣沙窩區。 1950年秋屬周河鄉。 1953年4月屬七區。 1955年10月復屬沙窩區。 1958年5月屬周河鄉。 1958年8月置柳鋪生產大隊,屬五馬人民公社。 1960年屬周河人民公社。 1961年8月屬沙窩區。 1962年6月復屬周河人民公社。 1983年5月更名為柳鋪村民委員會,屬周河鄉。 |
夏、商時屬揚州。 西周至春秋時先后屬弦國、黃國。 戰國時先后屬秦弦地、楚國。 秦代屬九江郡。 漢代屬江夏郡。 三國時屬魏國弋陽郡。 晉代屬豫州弋陽郡。 南北朝時先后屬豫州弋陽郡、光城左郡、光州、沙州、豫州廣陵郡、弋州弋陽郡。 隋代至元代屬光州光山縣。 明代屬光山縣東鄉五馬里。 清代屬光山縣東鄉五馬里五龍保。 1931年5月屬八里區。 1932年10月劃歸經扶縣沙窩區。 1933年屬第19保。 1941年屬沙窩鎮。 1947年10月復屬沙窩區。 1947年12月屬新縣沙窩區。 1950年秋屬毛鋪鄉。 1953年4月屬七區。 1955年10月復屬沙窩區。 1958年5月屬周河鄉。 1958年8月置毛鋪生產大隊,屬五馬人民公社。 1960年屬周河人民公社。 1961年8月復屬沙窩區。 1962年6月復屬周河人民公社。 1983年5月更名為毛鋪村民委員會,屬周河鄉。 |
夏、商時屬揚州。 西周至春秋時先后屬弦國、黃國。 戰國時先后屬秦弦地、楚國。 秦代屬九江郡。 漢代屬江夏郡。 三國時屬魏國弋陽郡。 晉代屬豫州弋陽郡。 南北朝時先后屬豫州弋陽郡、光城左郡、光州、沙州、豫州廣陵郡、弋州弋陽郡。 隋代至元代屬光州光山縣。 明代屬光山縣東鄉五馬里。 清代屬光山縣東鄉五馬里五龍保。 1931年5月屬八里區。 1932年10月劃歸經扶縣沙窩區。 1933年屬第21保。 1941年屬沙窩鎮。 1947年10月復屬沙窩區。 1947年12月屬新縣沙窩區。 1950年秋屬周河鄉。 1951年9月改屬馮樓鄉。 1953年4月屬七區。 1955年10月復屬沙窩區。 1958年5月屬周河鄉。 1958年8月置馮樓生產大隊,屬五馬人民公社。 1960年屬周河人民公社。 1961年8月復屬沙窩區。 1962年6月復屬周河人民公社。 1983年5月更名為馮樓村民委員會,屬周河鄉。 |
夏、商時屬揚州。 西周至春秋時先后屬弦國、黃國。 戰國時先后屬秦弦地、楚國。 秦代屬九江郡。 漢代屬江夏郡。 三國時屬魏國弋陽郡。 晉代屬豫州弋陽郡。 南北朝時先后屬豫州弋陽郡、光城左郡、光州、沙州、豫州廣陵郡、弋州弋陽郡。 隋代至元代屬光州光山縣。 明代屬光山縣東鄉五馬里。 清代屬光山縣東鄉五馬里五龍保。 1931年5月屬八里區。 1932年10月劃歸經扶縣沙窩區。 1933年屬第21保。 1941年屬沙窩鎮。 1947年10月復屬沙窩區。 1947年12月屬新縣沙窩區。 1950年秋屬周河鄉。 1951年9月改屬馮樓鄉。 1953年4月屬七區。 1955年10月復屬沙窩區。 1958年5月屬周河鄉。 1958年8月置余沖生產大隊,屬五馬人民公社。 1960年屬周河人民公社。 1961年8月屬沙窩區。 1962年6月復屬周河人民公社。 1983年5月更名為余沖村民委員會,屬周河鄉。 |
夏、商時屬揚州。 西周至春秋時先后屬弦國、黃國。 戰國時先后屬秦弦地、楚國。 秦代屬九江郡。 漢代屬江夏郡。 三國時屬魏國弋陽郡。 晉代屬豫州弋陽郡。 南北朝時先后屬豫州弋陽郡、光城左郡、光州、沙州、豫州廣陵郡、弋州弋陽郡。 隋代至元代屬光州光山縣。 明代屬光山縣東鄉五馬里。 清代屬光山縣東鄉五馬里五龍保。 1931年5月屬八里區。 1932年10月劃歸經扶縣沙窩區。 1933年屬第20保。 1941年屬沙窩鎮。 1947年10月復屬沙窩區。 1947年12月屬新縣沙窩區。 1950年秋屬西河鄉。 1953年4月屬七區。 1955年10月復屬沙窩區。 1958年5月屬周河鄉。 1958年8月置西河生產大隊,屬五馬人民公社。 1960年屬周河人民公社。 1961年8月復屬沙窩區。 1962年6月復屬周河人民公社。 1983年5月更名為西河村民委員會,屬周河鄉。 |
夏、商時屬揚州。 西周至春秋時先后屬弦國、黃國。 戰國時先后屬秦弦地、楚國。 秦代屬九江郡。 漢代屬江夏郡。 三國時屬魏國弋陽郡。 晉代屬豫州弋陽郡。 南北朝時先后屬豫州弋陽郡、光城左郡、光州、沙州、豫州廣陵郡、弋州弋陽郡。 隋代至元代屬光州光山縣。 明代屬光山縣東鄉五馬里。 清代屬光山縣東鄉五馬里五龍保。 1931年5月屬八里區。 1932年10月劃歸經扶縣沙窩區。 1933年屬第20保。 1941年屬沙窩鎮。 1947年10月復屬沙窩區。 1947年12月屬新縣沙窩區。 1950年秋屬西河鄉。 1953年4月屬七區。 1955年10月復屬沙窩區。 1958年5月屬周河鄉。 1958年8月置湯沖生產大隊,屬五馬人民公社。 1960年屬周河人民公社。 1961年8月復屬沙窩區。 1962年6月復屬周河人民公社。 1983年5月更名為湯沖村民委員會,屬周河鄉。 |
夏、商時屬揚州。 西周至春秋時先后屬弦國、黃國。 戰國時先后屬秦弦地、楚國。 秦代屬九江郡。 漢代屬江夏郡。 三國時屬魏國弋陽郡。 晉代屬豫州弋陽郡。 南北朝時先后屬豫州弋陽郡、光城左郡、光州、沙州、豫州廣陵郡、弋州弋陽郡。 隋代至元代屬光州光山縣。 明代屬光山縣東鄉五馬里。 清代屬光山縣東鄉五馬里五龍保。 1931年5月屬八里區。 1932年10月劃歸經扶縣沙窩區。 1933年屬第20保。 1941年屬沙窩鎮。 1947年10月復屬沙窩區。 1947年12月屬新縣沙窩區。 1950年秋屬九龍鄉。 1953年4月屬七區。 1955年10月復屬沙窩區。 1958年5月屬周河鄉。 1958年8月置九龍生產大隊,屬五馬人民公社。 1960年屬周河人民公社。 1961年8月析出王邊生產大隊,復屬沙窩區。 1962年6月復屬周河人民公社。 1968年2月更名為紅星生產大隊。 1983年5月更名為九龍村民委員會,屬周河鄉。 |
夏、商時屬揚州。 西周至春秋時先后屬弦國、黃國。 戰國時先后屬秦弦地、楚國。 秦代屬九江郡。 漢代屬江夏郡。 三國時屬魏國弋陽郡。 晉代屬豫州弋陽郡。 南北朝時先后屬豫州弋陽郡、光城左郡、光州、沙州、豫州廣陵郡、弋州弋陽郡。 隋代屬光州光山縣。 明代屬光山縣東鄉五馬里。 清代屬光山縣東鄉五馬里五龍保。 1931年5月屬八里區。 1932年10月劃歸經扶縣沙窩區。 1933年屬第20保。 1941年屬沙窩鎮。 1947年10月復屬沙窩區。 1947年12月屬新縣沙窩區。 1950年秋屬九龍鄉。 1953年4月屬七區。 1955年10月復屬沙窩區。 1958年5月屬周河鄉。 1958年8月屬五馬人民公社九龍生產大隊。 1960年屬周河人民公社。 1961年8月從九龍生產大隊中析出,置王邊生產大隊,復屬沙窩區。 1962年6月復屬周河人民公社。 1983年5月更名為王邊村民委員會,屬周河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