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市轄鎮。1953年屬土山區,1957年建胡圩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2年建新河鎮。位于市境東南部,距市區14公里。面積67.2平方公里,人口3.2萬。新八、新新公路和雙楊河過境。轄胡圩、林場、吳洼、李洼、大爐店、陳集、閻老莊、薛湖、袁場、新莊、煎廟、栗溝、栗營、新河、陳灘、杲樓、梨園17個村委會。農業主產小麥、水稻,養殖業以水產、畜禽為主。.……。 |
邳州市轄鄉。1953年屬五區,1956年屬岔河區,1957年建戴莊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區30公里。面積70.6平方公里,人口4.8萬。310國道過境,西瀕中運河,中有老西河縱貫南北,東臨邳蒼分洪道。轄倚東、倚西、沙莊、滕湖、東黃石、周營、林莊、楊橋、皂樹、戴莊、山窩、營子、山頭、李圩、良城、火石埠、后浦、北楊莊18個村委會。戴莊碼頭年吞吐量達200萬噸。火石……。 |
邳州市轄鎮。1953年屬六區,1957年建鄒莊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2年建鎮。位于市境東北部,距市區34公里。面積72.2平方公里,人口5萬。邳蒼公路過境,自東向西有沙溝、武河、小涑河、燕子河、邳蒼分洪道、三溝河、柴溝河等11條跨省河道。轄鄒莊、石東、石西、孟樓、紅圈、秦灘、至馬灘、古宅、薛埠、尚宅、鄒埠、卞湖、西卞、葛家、西沙埠、北沙埠、丁灘、漢莊、孫灘、呦山、孟橋、孟莊、……。 |
江蘇省邳州市岔河鎮位于蘇北魯南兩省交界,地屬蘇北.大平原,全境南北長9.8公里,東西寬7.3公里,總面積71,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b萬畝,鎮下轄12個行政村,20個自然村,人口 4.2萬人,是邳州西北部中心重鎮。歷史悠久,人文匯萃。岔河鎮是大墩子文化的發祥地,其文明史在6000年以上。歷史文化遺跡眾多,著名的有漢代張良橋、唐代興化院等。現存遺跡8處,著名的良壁古槐,樹齡在一千多年以上,相傳唐代尉遲……。 |
邳州市轄鎮。1953年屬岔河區,1957年建四戶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87年建四戶鎮。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區35公里。面積79.5平方公里,人口4.7萬。林四、鄒四、四馬公路過境,西河、汶河、紫溝河流經境內。轄四戶、高板橋、杜莊、顧橋、找埠、夏墩、三王莊、趙家、栗家、道口、北竹園、白馬寺、鳳凰莊、溝涯、蘇崗、北桃園、石羊、董塘18個村委會。鄉鎮企業以生產石膏、脫水菜、優質汶河系列……。 |
邳州市轄鎮。1953年為占城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1年建鎮。位于市境西南部,邳、睢、銅3市縣交界處,距市區25公里。面積51.2平方公里,人口3.5萬。青年路過境,占新、占薛、泗八公路通往境外。轄大陵、許集、聶老莊、高集、胡井、進德、李園、馮邵、魏樓、王樓、小山、后園、糖坊、占東、占城、陳莊、羅城、石厘18個村委會。農業以種養業為主,所產貢菜苔干遠銷國內外。鄉鎮企業有化工、機……。 |
邳州市轄鎮。1953年屬十一區,1957年建八路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2年建鎮。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區14公里。面積67.5平方公里,人口4.4萬。邳睢、土八、議新公路從境內縱橫穿過,房亭河、房南河、利民河、混泥溝縱橫交匯。徐洪河斜貫西北、東南。轄八路、南趙、李巷、山北、唐山、侯營、劉集、招賢、祠堂、撥補營、臨河、十里店、院墻、楊莊、仲灘、高灘、鐘莊、張圩、張灣、曹園、香埠……。 |
邳州市轄鎮。江蘇省商品糧生產基地和干鮮果產地。民國初年為土山市,1953年屬十二區,1957年建土山鎮,1958年改公社,1983年建鄉,1987年復建鎮。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區15公里。面積19.3平方公里,人口1.8萬。邳睢公路縱貫南北,房亭河橫穿境內。轄魏園、東門、街南、街北、吳莊、張宋、包莊、黃山、山西9個村委會。農業以種養業為主,所產貢菜苔干聞名國內外。機械廠、石英砂廠、中外合資徐州華麗彩……。 |
邳州市轄鄉。1957年建議堂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建鄉。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區9公里。面積56.5平方公里,人口3.7萬。邳睢公路過境,議八、土碾公路從鄉西南部通過。轄虎丘、劉前、柳園、劉橋、議堂、潘莊、薛圩、南桃園、褚臺、南戴莊、崔家、朱樓、黃海、迭路、莊臺、新王莊、龔湖、張單、許洼、沙埠、南陳樓21個村委會。農業以種養業為主,所產優質米、苔干、黃麻遠近聞名。.……。 |
邳州市轄鄉。江蘇省糧食生產基地。1953年為十六區,1957年建燕子埠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區40公里。面積77.2平方公里,人口3.1萬。棠臺公路過境,310國道從鄉南境通過,車臺公路從鄉東境通過,北部伊家河通京杭運河。轄燕子埠、韓寺、徐洼、東佛頭、西佛頭、東棠棣埠、西棠棣埠、茅寺、扒山、徐莊、尤村、大吳、小吳、黑山、劉官莊、石韓、陳黃樓、范莊、花山、郭莊、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