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洞街道、程水鎮成建制合并設立唐洞街道 唐洞街道位于資興市市區中心,總面積8.94平方公里,轄1個行政村,5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45930唐洞街道廣場中心人,其中農業人口1007人,居民人口44923人;有耕地406畝,其中旱土面積300畝,山林4845畝;水庫、山塘23口,水面214.4畝。街道交通便利,郴(郴州)三(三都)鐵路與京廣線相接,省道S213線、S322線、郴州大道107國道和京珠高……。 |
東江鎮位于資興市西南部,轄10個行政村,2 個居委會,總面積14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900畝,轄區內人口4.2萬,人口出生率12‰,自然增長率5‰。200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63億元,財政收入680 萬元,糧食總產量12500噸,人平純收入3295元。 東江鎮集庫區、林區、郊區、旅游區、開發區于一體,是資興工作的縮影。境內有省級開發區──東江開放開發區,有省級風景名勝區──東江湖風景名勝……。 |
波水鄉、蘭市鄉、州門司鎮成建制合并設立州門司鎮州門司鎮位于資興市東北部,省道1813線貫穿全鎮,為資興市東七鄉的總入口處,交通十分便利,全鎮轄10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土地面積6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108畝,總人口9217人,人口出生率8.4‰,自然增長率3.2‰。2000年,州門司鎮黨委、政府圍繞小城鎮建設、鄉鎮企業、招商引資、農業產業四大產業加大力度、突破發展,特別是招商引資一年共引進……。 |
興寧鎮位于資興市中部,是1987年市政搬遷后由原城關鎮和城郊鄉合并組建而成。下轄13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總面積68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8648畝,總人口29684人,其中農業人口9365人。現有市直駐鎮單位80余家,鎮內交通便捷,省道1813線322線 穿城而過貫通全境,區位獨特,是資興市東南部20余鄉鎮的交通樞紐和經濟、文化、教育、衛生中心,也是資興市最大的農副產品集散地和小工業品批發中心。……。 |
三都鎮轄7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是資興市北部地區的交通樞紐和經濟貿易中心,鎮區內3517線、許三鐵路穿境而過,資興礦務局地處其中,總人口5.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300人,煤炭資源豐富,素以“湘南煤都”享譽全國。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圍繞“創工作一流,爭郴州十強”目標,帶領全鎮人民團結拼搏、大膽開拓、不斷創新,大力推進城鎮化、工業化、農業產業化進程,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實現了全鎮經……。 |
東坪鄉、黃草鎮成建制合并設立黃草鎮資興市轄鎮。1949年屬二都區,1956年設黃草鄉,1958年改鋼鐵公社,1959年更名黃草公社,1984年改鄉,1993年建鎮。位于市境東南部,距市區43公里,面積192平方公里,人口1.2萬。鎮政府原駐黃草,1987年遷往石頭下。嶺(秀)黃(草)長(硬)公里橫貫全境。轄黃草居委會和豐林、前程、富灘、高田、龍頭、坦頭、金臘、沃水、橫坳、源興、冠軍、羊興、樂洞、黃……。 |
湖南省資興市白廊鄉,2003年5月由原舊市鄉、厚玉鄉合并而設立,位于AAA-東江湖風景名勝區內,是全國著名作家白薇的故鄉。轄12個行政村,171個村民小組,3897戶,1.26萬人,國土面積249.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353畝,林地面積17.48萬畝,水果1.3萬畝,水面12萬畝,占東江湖面積的一半。按照“旅游活鄉、產業興鄉、城建靚鄉、財稅強鄉”的發展思路,發揚“艱苦創業、敢為人先”的白廊精……。 |
清江鄉地處資興市西南部,東接舊市鄉、滁口鎮,南連宜章縣長策鄉,西界蘇仙區塘溪鄉,北毗東江鎮。總面積154平方公里。解放前稱西里鄉,1950 年稱清江,1958年與渡頭鄉合并為紅專公社,后又稱清江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為清江鄉人民政府。1986年因東江水庫關閘貯水,鄉政府由原清江村遷至現駐地。清江鄉是東江庫區重點后靠移民大鄉,轄17個行政村(1個瑤族村),1個居委會,13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10……。 |
蓼江鎮位于資興市西北部,總面積81平方公里,下轄1個居委會,12個行政村,19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7826人,是農業人口最多、耕地面積最寬的資興北鄉重鎮。 1958年成立蓼市人民公社,1983年改名為蓼市鄉,1993年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鄉建鎮。該鎮自商代開發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明末清初形成繁華的集鎮,舊稱“蓼市”,歷來商品流通活躍,有“小南京”之譽。境內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距資……。 |
連坪瑤族鄉位于資興市境內東部風景秀麗的湖南第一峰八面山西南坡,西連厚玉鄉和著名的東江水庫,北接天鵝山國家森林公園,東與桂東縣青山鄉和汝城縣南洞鄉毗鄰,南鄰東坪鄉和龍溪鄉。鄉政府駐于上連村黃家組,距資興市區75 公里。 全鄉國土面積14.3萬畝,其中耕地2680畝,有林地11.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5%以上。全鄉轄金塘、上連、成康、田坪4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全鄉共525戶,2103人, 其中農業人……。 |
因境內名山古南岳—回龍山而得名。2015年,七里鎮、團結瑤族鄉成建制合并設立回龍山瑤族鄉。七里鎮、團結瑤族鄉成建制合并設立回龍山瑤族鄉;資興市團結瑤族鄉是資興市一個邊遠貧窮的少數民族鄉,瑤文化底蘊深厚。近幾年來,該鄉黨委、政府十分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取得了顯著成績。.……。 |
資興市滁口鎮位于東江湖腹地,是一個典型的水鄉小鎮。近年來,該鎮把建設水鄉園林式小城鎮、推進城鎮化進程作為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舉措來抓,取得了可喜成效,初步勾勒出了一座水鄉園林式城鎮。 其具體做法是:一是把小城鎮建設與旅游業發展有機結合,進行科學規劃。去年,該鎮投資5萬元,對小城鎮建設進行了高起點規劃,根據依山傍水、典型帶狀型等特點,并結合了日益發展的旅游業,以紅頂、白墻、綠地為主色……。 |
湯溪鎮,是湖南省資興市的一個行政鎮,由湯市鄉和皮石鄉兩鄉于2011年合并而成。轄18個行政村、15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2000余人,國土面積188平方公里。2011年3月23日,由湖南省資興市湯市鄉和皮石鄉兩鄉合并而成的湯溪鎮正式揭牌,率先成功試點“合鄉建鎮”。湯溪鎮的成立,將對兩地資源整合、產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湯溪鎮,森林、水利、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市屬林區之一,珍稀動物有野鹿、虎、穿山甲。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