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精神,根據《農業農村部 國家鄉村振興局關于開展2022年“百縣千鄉萬村”鄉村振興示范創建的通知》要求,開展鄉村振興示范鄉鎮、示范村創建申報評審。經縣級農業農村(鄉村振興)部門組織自主申報、各市審核推薦,并經專家評審,擬將杭州市臨平區塘棲鎮等40個鄉鎮(街道)納入2022年浙江省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創建名單,杭州市西湖區三墩鎮華聯村等413個村(社區)納入2022年浙江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名單。 |
下巖貝村村下是巖山,村居山背之上,故名下巖背,又因“背”與“貝”音近,寫成下巖貝。位于穿巖十九峰的背面,左于江從其山腳蜿蜒而過,村前是穿巖十九峰和巍然臺頭山,村下是茶篩灣峽谷,既是個風景秀麗的美麗村落,也是個鄉村旅游的好去處。下巖貝村有249戶627人,8個村民小組。全村有耕地、山林等土地總計2300多畝,其中茶園近1000畝,茶樹品種主要有烏牛早、龍井43、迎霜、浙農117、鳩坑種、白茶等。家家……。 |
晉生村位于謝塘鎮浙東海塘以南,地域面積2.3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2002畝,以種植水稻為主。全村有16個村民小組,分為4個網格,在冊總戶數839戶,人口2350人,外來人員1100人,黨員94人。村級組織完善,黨總支、村民委員會、經聯社、團支部、婦代會、民兵連、治保調解等組織。全村有黃花梨種植面積150畝,土地流轉面積200多畝,現有農業專業合作社1家。近年來,盤活集體閑置資源,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
鏡嶺村歷史悠久,位于省級名勝風景穿巖十九峰景區內,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地理優勢。三面環山,有山嶺至肇圃、竹潭、溪西螺絲山,放眼綠色盡收眼底。風景秀美,邊靠澄潭江,自南向北流水似鏡。交通方便,有貫通臺州、溫州的通流商道,天臺、東陽、磐安、嵊州等縣途徑與此。舊時商貿一度極其鼎盛,主街兩旁商店林立,尤以煙、茶、絲、術四大特產吸引八方來客,素有“走遍三江-頭,不如鏡嶺小橋頭”之稱。另外還有一條十八奎嶺……。 |
村處春暉中學旁,故名春暉。2006年4月行政村規模調整,趙岙村、鄭岙村、西徐岙村、南大岙村合并為春暉村,沿用至今。驛亭鎮春暉村位于風景秀麗的白馬湖畔,與歷史名校——春暉中學隔湖相望。由趙岙、鄭岙、南大岙、西徐岙四個自然村撤并而成,總人口1480人,總戶數562戶,耕地1102畝,山林1887畝,水面380畝,現有11個村民小組,90名村民代表,76名黨員,19戶低保戶。……。 |
巧英湖村由聯防村、溪竹村、巧英村合并而成。由巧英水庫得名而來。2019年由聯防村、溪竹村、巧英村合并而成。2019年起屬小將鎮。巧英湖村……。 |
太平山村位于陳溪鄉最南端,南與余姚市太山村相鄰,西與嶺南鄉立功村接壤,地域面積4.2平方公里。現有村民276戶,總人口為736人,其中農業人口706人,非農30人;現有黨員39人,村民代表38人。村內有耕地400畝,櫻桃50畝,毛竹山2300畝,柴樹山2400畝,茶葉100畝,栗數山100畝。村集體經濟薄弱,但文化底蘊深厚,自然風光秀美,擁有林下一人鄭三俊等名人逸聞,也有于吉修道、棋盤巖遇仙、鳳凰……。 |
楊梅山位于新昌縣七星街道西南山區,2004年5月行政村調整后,我村東與元岙相鄰,西與梅渚鎮定畈村接壤,西北與九峰寺、溪二遙相呼應。本村目前下轄楊梅山、山頂坪兩個自然村。楊梅山村主要特產為楊梅、香料煙、茶葉,更是因為種值楊梅歷史悠久而已楊梅命名為村名。目前一項土地整理、新村規劃的重大工程已在開展中,一個新的現代式的新農村將呈現在人們眼前。2008年的新村兩委領導班子將更好的為本村群眾服務。楊梅山人民……。 |
張村村位于章鎮鎮東部,與下官交界,距集鎮10公里,是有名的“四季仙果村”。 區域面積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210畝,水田3010畝,旱地200畝;山林13995畝,其中茶山650畝,毛竹山250畝,板栗山500畝。全村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7100畝,總產1992噸;林地總面積6981畝,主要為用材林和經濟林,用材林以松杉樹為主,經濟林有毛竹、板栗、水果等,農業總產值 1280 萬元,其中農業105……。 |
回山村位于新昌縣西南部,距縣城49公里。俗稱余商,是回山鎮最大的行政村。現有耕地1328畝,山林1899畝,茶園637畝。回山村的老屋依坡而建,擇吉而居,順應自然,落差達50米,從高墩往下看,錯落有致的黑瓦楞屋頂、風火墻,就形成了一副別有風致的水墨畫。回山村四面山丘迤邐,多條澗坑流進,村莊處于四圍山水之中,故名回山。回山古時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彩煙”。居住的多數是楊姓人家。元至清屬彩煙鄉,民國二十……。 |
杜黃新村位于諸暨市楓橋鎮西北部,毗鄰山下湖鎮,由新建、杜黃橋、行山三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村民815戶,人口2289人,其中黨員150名。村域面積2.97平方公里,有水田2307畝,旱地178畝,山林1000畝。2014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98.5萬余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450元。杜黃新村已成功創建了紹興市全面小康示范村、諸暨市新農村樣板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衛生村、浙江省“平安家庭”創建示……。 |
橫板橋村位于儒岙鎮東南部,儒岙東2千米山腳。村口有二座木板橫鋪的木橋,故名橫板橋。位于104國道邊,交通便利。轄橫板橋1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281戶,821人,金、潘二姓居多。存有耕地706畝,茶園248畝,山林1856畝。村邊有儒岙中學,村南有天姥寺、古驛道、天姥林場。農業經濟以種植水稻為主,產茶葉、林木,年人均收入8151元。有工業企業10家,主要生產空心膠丸、機械配件、模子。有天龍膠丸廠……。 |
楓源村位于楓橋鎮東南部,楓橋江上游,毗鄰“中國香榧之鄉”趙家鎮。全村由大竺、大悟、泰山三個自然村合并而成,離鎮0.5公里,交通便捷。全村共有村民594戶,人口1775人,其中黨員90名;設13個村民小組,有村民代表50名。村域面積5.93平方公里,有水田1233畝,旱地343.5畝,山林3837畝。2014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2321131.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294元。楓源村2006年被評為浙……。 |
巖頭村是進入安地鎮的第一個村,全村共有132戶343人。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巖頭村呈現出欣欣向榮的良好發展態勢: 一、文化生活日益豐富,村民素質逐漸提高。 隨著村民收入的提高,對于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日益強烈。利用村里的電腦開展電大的遠程教學和蕭山農網的便民服務,方便老百姓上網查詢各類信息,了解網上資訊,大力發展有條件的農戶注冊農民信箱,及時了解農業動態和產業發展趨勢,培養文化氛圍,提……。 |
大陳村位于風景秀麗的歷山腳下,由大陳及后隴兩個自然村組成,現有341戶,967人,耕地1060畝,山林5000余畝。去年以來,大陳村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的總體要求,以致力打造“山水大陳、美麗鄉村”為目標,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完成村容村貌的整治工作,新建了綜合廣場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個、農家書屋1個,對陳氏宗祠、“荊川橋”、……。 |
來到金華市婺城區竹馬鄉下張家村,遠遠的看見一幢幢花園式的小樓鱗次櫛比,家前屋后,綠化美化,彰顯茶鄉特色;走在鄉間的水泥路上,繽紛翠綠的茶花立于道路兩旁,象一個個美少女展現著她們柔美絢麗的姿容,歡迎著遠方的游客;進入這片花田綠海,那生機勃發、景觀宜人的滿眼花木,春情蕩漾,清芬無處不在…… 我村位于金華市北郊,是國際山茶花物種園的坐落地,是“中國茶花之鄉——竹馬鄉花卉生產基地”,交通便利,北二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