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2023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18]
2023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18]
2024年1月,省委依法治省辦、省委農辦、省司法廳、省民政廳聯合印發通報,決定確認廣州市越秀區白云街道東湖新村社區等482個村(社區)為2023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
歐厝村位于陸河公路四公里處,總耕地面積約2500畝,總人口約4000人,總戶數720戶,下轄三個自然村,,距離市區4公里,歐厝村的集體經濟較為薄弱,經上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歐厝村的村容村貌,公路、水利等建設得到整修的改善。人民的生活逐步改善,文化素質有所提高,經多年的生率發展和探索逐步形成良好氛圍,為建設新農村作出貢獻。……。 |
螺溪村位于螺溪鎮中心區域,轄8個自然村,有535戶,3050人,是螺溪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先行點、生態文明村示范點。近年來,螺溪村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針為指引,以“四通五改六進村”為載體,扎實開展生態文明村創建工作,通過努力,全村基礎設施日臻完善,農民收入日益增長,人居環境不斷優化,群眾文明素質明顯提高,生態文明村創建活動取得了顯著成績。……。 |
1949年后為萬東鄉,1958年公社化分開羅營另立大隊,萬東自成一個大隊,1974年分出桂培大隊,1975年又分出萬西大隊,萬東大隊,1984年3月撤銷生產大改設鄉政府,1986年改稱萬東村委會,1990年改稱萬東管理區,1999年改稱為萬東村民委員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萬東村位于南萬鎮西部,地處萬全河上游,過境陸紫路公路穿村而過,區域面積5.1平方公里,總人口890人,下轄5個村民小組。萬東村適……。 |
土枝村委位于河口鎮南溪河中下游,座落于河口鎮旅游景點—獅子嶂下,村前緊靠縣道X133線。全村下轄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000多人。土枝村利用丘陵山崗地多的特點,發展農村經濟,主要種植荔枝、龍眼等水果,以增加農民收入。近必年帶動村委利用地勢高的山地,選擇地規劃種植建生桉,增加村級經濟。經過了多年生產發展探索,逐步形成了在家主要發展種養業,在外主要靠勞務輸出的發展模式。……。 |
塘瀝村位于鳳崗鎮中部,轄下六個自然村,面積7.6平萬公里,地形狹長,屬丘陵山鄉,東至鳳德嶺村,南至雁田村,西至五聯村,北至黃洞村。東深公路、東深河從村中穿過,交通便利,山水秀麗。全村現有常住人口一干八百多人,外來人口一萬九干多人。此外,落戶國內的外地人口396人,移居港澳的同胞1253人,移居國外的僑胞1380人。目前塘瀝村轄下六個自然村的本籍村民,都是講客家話的客家人。據史料查證,多數是從福建和……。 |
四村社區居委會位于東莞市塘廈鎮西南4公里,地處塘廈鎮行政文化新區內,介于穗深港經濟走廊之間,總面積5.5平方公里,轄區有4個自然村7個居民小組:分別為西布圍、福基圍一、福基圍二、江上、江上新圍、廟嶺、林業隊,2016年本地人口1220人,420戶,新莞人2萬多人。社區現有兩委干部7人,中共黨員72人,非公企業黨員28人。社區居委會設有外經、財經、城建、婦聯、計生、農林水、調解會、治安、市政等辦公室……。 |
民族英雄袁崇煥的故鄉——水南,地處石碣鎮東部,轄區面積約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00人。由東祠、陳屋、家仁、脈洲四個村民小組組成,東接石龍古鎮和廣深鐵路,南部是風景秀麗的東江河,距深圳78公里,西鄰石碣大橋至東莞市區,北臨廣州市62公里,水陸交通十分便利。2005年終獲市500個村中兩級凈資產超2億元第38名獎,財政可支配收入總額超3000萬元的第23名;和文化建設達標復查合格村稱號;也獲鎮評……。 |
滘 聯 社 區 概 況一、地理位置:滘聯社區位于東莞市地圖西北角,逮屬萬江區辦事處,位于區中心北面,與谷涌社區相連。邊靠東江河沿途7公里海岸線,復蓋面積2.06平方公里,社區中心距107國迫1.5公里,交通方便,水路可通各港口。二、社區建設:社區分三條大路通向107國道,區內自然村之間道路徑縱橫交錯,社區中心有大路直通各個自然村,村村通汽車,交通方便。三、服務中心:中心設有滘聯小學校、幼兒園、老人……。 |
求富路社區 求富路社區,位于東莞市大朗鎮的中心區,明朝嘉靖初年(約1522-1525年)建村,始稱牛過路,1945年改稱求富路,2004年實行“村改居”,改稱求富路社區,轄區面積1.6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25人,暫住人口1萬多人。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求富路社區依靠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充分發揮黨支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以三個文明建設為目標,帶領社區群眾上下一心,走上了共同……。 |
立新社區是革命老區,地處東莞市中心南片區,相鄰東莞市黃旗山城市公園,地理環境優越,總面積約2.7平方公里。目前社區戶籍人口3458人,常住戶數843戶,外來人口約5300多人。(一)行政架構基本情況。立新社區下轄6個經聯社分社(分別是:橫嶺分社、犬眠嶺分社、洋田瀝分社、九頭村分社、舊錫邊分社、洋杞坑分社),屬二級經濟。2014年1月社區黨委改設為黨工委,社區黨工委下設5個黨組織(含非公黨總支部、政……。 |
黎洲角村概況 黎洲角村位于東莞市西南,東江下游寮下至蓢洲水道中段,距珠江(沙田出口)十公里,面積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60人,流動人口6000人,1981年洪梅立鎮(當時稱公社)定址黎洲角。黎洲角村作為洪梅鎮中心區,依傍于鎮區日臻完善的交通、能源、文化設施及投資環境,集體經濟和社會文化事業穩健發展。2006年集體經濟收入1120萬元,資產總額1億元,資產負債率為27.3%,以工業經濟為主,現……。 |
永慶村位于道滘鎮中心,轄區總面積3.1平方公里,永慶村戶籍450戶,戶籍人口1729人,新莞人2000多人,區位優勢明顯,轄區內有水鄉大道、建業路、環城路、厚丫路等主干道路途經,即將建成使用的莞惠輕軌站也鄰近永慶。現有企業75家,主要分布在永慶第一工業區、第二工業區及第三工業區,以加工金屬五金、鞋材、家具、機械配件等為主。永慶村委會于1999年6月正式掛牌成立,由上下古、玄壇上、玄壇下、西社、風水……。 |
烏沙社區面積約10平方公里。下轄蔡屋、陳屋、李屋、江貝4個居民小組,戶籍人口3800多人,新莞人10萬多人。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烏沙社區經濟建設、市政建設等突飛猛進,社會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已逐步完成由農業向工業、由農村向城市的轉變。先后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敬老模范社區”、“廣東省文明村”等榮譽稱號。黨和國家領導人0、-、-視察烏沙時,對烏沙的發展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 烏沙社區……。 |
莞城羅沙社區位于東莞市莞城街道東南面,轄區面積1.7平方公里,共有戶籍居民4669戶,戶籍人口20100人(其中包括集體戶3456人),流動人口7900人。目前,羅沙社區下設5個居民小組,內設行政事務、社會事務、居委事務3個工作小組。2013年底完成社區黨工委設置改革,下設2個黨總支部和27個黨支部,其中在集體經濟組織中成立羅沙經聯社黨總支部、11個經濟合作社黨支部,另在“兩新”企業黨組織中成立莞……。 |
一、基本情況中圍村位于沙田鎮的西北部,四面環水的立沙島的北部,東鄰洪梅鎮的洪屋渦村,西面和北面鄰麻涌鎮的漳澎村,南連本鎮的和安村,轄區總面積3.8平方公里。2006年起,為配合虎門港的開發,中圍村包括島上所有居民進行集體搬遷。中圍村征地拆遷任務為應簽合同數540戶,目前已簽合同數為520戶,中圍村搬遷人數在第一期及第二期中已接近60%,第三期抽樓也于2014年底順利完成。目前中圍村基本上已經全部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