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2023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28]
2023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28]
2024年1月,省委依法治省辦、省委農辦、省司法廳、省民政廳聯合印發通報,決定確認廣州市越秀區白云街道東湖新村社區等482個村(社區)為2023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
龍福村位于閘崗鎮東部,距鎮政府2公里,轄6個自然村,全村總戶數497戶,總人口2631人。其中貧困戶96戶,人口526人。全村總面積8350畝,其中山地面積6179畝,人均3.2畝;耕地總面積1430畝,人均0.62畝。目前村委會已通硬底化道路,但有2個自然村的道路還是泥濘小路。村委會建有一層辦公樓,學校已修建教學樓。全村已基本通電、通郵、通有線電視和電話。全村經濟收入依靠傳統種養和勞務輸出,林業……。 |
1998年,由德慶縣人民政府批準設立。因駐地位于賓村,故名。1961年為賓村大隊,1983年為賓村鄉,1989年4月為賓村管理區,1998年11月為賓村村委會至今。賓村村委會位于回龍鎮東北方,面積約12平方公里,下轄1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284人。賓村村委會距離縣城18公里,離回龍鎮5公里,有二條主線硬底化道路,地處丘陵山崗地帶,賓村村委會利用本地特點發展集體經濟,大量種植貢柑、沙糖桔和桉樹、肉……。 |
以明朝時期開始建村莊,故名開明。1959年成立鄉政府,1962年稱開明大隊,1987年改為開明村委會,并沿用至今。開明村位于南豐鎮北面,離南豐鎮城區6.5公里,村委下轄1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287人,黨員30人,村干部4人,2008年人均純收入4793元。全村耕地面積1937畝,主要以種養業為主。目前全村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種植沙糖桔400多畝,插植優質水稻1500畝,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 |
五星村委會位于羅董鎮西部邊遠山區,與白垢鎮續嶺村委會接壤。全村轄7個自然村,總農戶343戶,總人口1664人,現有耕地面積2180畝,其中水田面積1679畝。2000年前五星村委會主要以種糧為主,經濟作物較少,2000年以后,在部分黨員群眾的帶領下,開始大力發展柑桔、油栗等水果經濟作物。全村7個村民小組,村委會三名村委干部(一名主任、一名副主任和一名委員)及村小組正副組長13人,另外村委會配備專職……。 |
由原古今、梅花兩大村組成,梅花與寶山以山為界取“寶”命名,故名今寶。農業合作化時為古今、梅花二社,1963年合并大隊時,取名今寶大隊,1983年為鄉,1987年改為今寶村委會,并沿用至今。今寶村位于長安鎮中部,全村總面積3.2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34畝,山地面積987畝。下轄25個村民小組,總戶數692戶,人口3951人,村干部6人,今寶村憑借地理環境優勢,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如利用旱地種植沙……。 |
1998年11月,經懷集縣人民政府批準設立(懷發[1998]20號),起名黃翰村民委員會。因村委會駐黃翰村,故名。清朝時期為旺洞村、旱田村。1956年為黃翰村。1998年為黃翰村民委員會。黃翰村地處下帥的東部,轄6個村民小組,總戶數400戶,總人口2493人;耕地總面積1101畝,山地面積23850畝。黃翰村主要發展的種植業是速生豐產林、松樹等,目前全村種有速生桉6500畝、松500畝。……。 |
1998年11月,經懷集縣人民政府批準設立(懷發[1998]20號),起名竹六村民委員會。因村委會駐竹六村,故名。清朝時期為蔚竹村、六椽村、沙坪村。新中國成立后為竹六村。1998年為竹六村民委員會。竹六村地處下帥鄉西部,全村六個村民小組,總戶數745戶,總人口2443人。耕地面積1217畝,其中水田988畝,山地面積1642.7公頃。竹六村目前種有速生桉3300畝、松200畝、南藥500畝、厘竹3……。 |
1998年11月,經懷集縣人民政府批準設立(懷發[1998]20號),起名桐光村村民委員會。因村委會駐桐光村,故名。1958年為桐光大隊。1989年為桐光管理區。1998年為桐光村村民委員會。桐光村地處冷坑鎮南部,離圩鎮8公里,人口總數4247人,全村耕地面積1392.5畝,旱地面積73.5畝,工農業總產值2144.9萬元,人均收入5458元,主要種植水稻,養殖山地雞。……。 |
下屈村委會位于甘灑鎮西北面,總面積約6.82平方公里,下轄16村民小組,總人口1817人。下屈村委會距鎮府所在地約7公里,北與坳仔鎮接壤,村道實現了硬底化水泥路,近年來,下屈村委會充分利用山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厘竹種植和蒿竹種植,進入下屈村到處呈現出一派郁郁蔥蔥的景象。此外,下屈村還利用水資源優勢,規劃引資興建裝機容量為1000個千瓦的水電站一個。……。 |
黃布村委會位于石角鎮北面,距石角鎮政府約3公里,人口3246人,耕地面積2372畝,辦事處設在清三公路旁邊坑尾村,黃布村委會耕地廣闊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糧食主產區。農業結構調整后,黃布村委會大量種植經濟作物和龍眼等名優水果,效果較。轄18條自然村,為:新屋村、舊屋村、雷沖村、東社村、西社村、和村村……。 |
迎咀村位于源潭鎮西南面,距鎮政府約7公里,人口3518人,耕地面積2400畝,村委會設在上舊鐵路旁。村委耕地廣闊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種糧、種植經濟作物的主產區。農業結構調整后,迎咀村委大量種植經濟作物和辦規模養殖場,效果較好,下轄24條自然村,為:山口村、范一村、范二村、上一村、上二村、下冠帶村、新屋村、新一村、竹逕村、迎一村、迎二村、迎咀村、胡屋村、葉屋村、迎冚村、赤師坑村、石頸村、小白……。 |
橫荷居委會地處橫荷街辦中心位置,是全街經濟、文化市場貿易中心,東與荷興工業園市旅游接待中心接連,南與高新區產業轉移園接壤,西同高爾夫球場渡假村村連,北和打古居委會毗鄰,轄區面積8平方公里,現有24條自然村,人口6200多人。……。 |
江埗黨政公共服務站(原江埗村委會)位于東城街辦北面,江埗村委會從2013年3月改制后,共成立3個黨支部(江埗第-支部、江埗第二黨支部、江埗第三黨支部),1個經濟聯社和20個村民理事會。下轄20個村民理事會分別為江東村、江西村、白樓村、山塘村、坪山村、牛仔架村、沙羅一村、沙羅二村、秀田村、龍船坑村、新村、大學圍村、黃江村、梁屋村、新塘一村、新塘二村、花嶺村、高峰村、沙新村、青連村村民理事會。……。 |
龍北村委會緊鄰龍頸圩鎮。全村共有1225戶,4752人,年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貧困戶:78戶,141人。農業主要種植水稻。2014年村集體的收入31479元,主要收入有:豐產林款、山地租金、鋪租及廠租。2014年出生64人,出生率12.74‰,計生率89.06%,自然增長率5.77‰。支部共有黨員60名,其中男黨員44名,女黨員16名。……。 |
因本地區有一條人口最多的自然村叫葵背而得名。1953年稱葵背鄉,1958年改葵背大隊,1984年并入楓坑鄉,1986年分設村委會,1989年改管理區,1998年改村委會,沿用至今。葵背村委會位于三坑鎮北面,距鎮政府1公里,村干部6人,全村總人口3049人,總耕地面積1506畝,共20條自然村,是糧食主產區,以種植水稻、蔬菜、名優水果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