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街道,隸屬于江西省萍鄉市轄安源區,地處安源區北部,東與白源街相臨,南臨東大街街道,西接八一街道,北與上栗縣福田鎮、彭高鎮相接,距區政府駐地3千米。區域總面積14.8平方千米。截至2013年末,鳳凰街道轄區總人口6萬人。1949年前,鳳凰街道分屬中山鎮和進化鄉之一部分,境域大部分為萍鄉古城。1983年4月,撤銷萍鄉鎮,設立鳳凰街道。截至2020年6月,鳳凰街道轄21個社區、3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 |
萍鄉市城郊管委會地處萍鄉城區四周,總面積25平方公里,總人口近3萬,轄11個管理處,有16個黨總(支)部,898名黨員,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信息便捷,旅游資源豐富。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有8個管理處和城市融為一體,被譽為“城市里的鄉村”。城郊管委會原為郊區鄉,2001年12月撤鄉建立。幾年來,城郊黨委、管委會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三十六字”方針工作思路,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工業上全……。 |
安源鎮位于江西省萍鄉市東郊,距萍鄉市區5公里,總面積2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18公傾,下轄6個行政村、12個居委會,有駐鎮單位11家和企、事業單位16家,有1所中學,6所小學,總人口3.6萬元,其中農業人口1.24萬人。安源現有國家、省、市文物保護單位20多處,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1998年被確定為全國小城鎮綜合經濟開發示范鎮。近幾年來,安源建設日新月異基礎設施日臻完善,319國……。 |
后埠街道,隸屬于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地處安源區北部,東與風凰街相鄰,南與八一街道、風凰街道相接,西與八一街道相連,北邊與上栗縣福田鎮接壤。區域總面積7.5平方千米。截至2013年末,后埠街道轄區常住人口10萬人。1949年之前,屬鳴盛鄉、進化鄉。2001年7月9日,撤銷郊區鄉,后埠、山下村民委員會劃歸后埠街道。截至2020年6月,后埠街道轄13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朝陽路59號。……。 |
白源街道位于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北部,東鄰高坑鎮,西與安源經濟開發區接壤,北毗上栗縣赤山鎮。面積10.4k㎡,人口9142人。管理新村、荷塘等2個居委會,白源、源壁、長溪、大陂4個行政村。浙贛鐵路,319、320國道過境。白源街道以駐地白源街而得名。1950年分屬萍鄉縣赤山區源壁鄉、大陂鄉。1958年屬高坑公社。1968年并入源壁大隊。1976年成立城關區農業科學研究所,轄白源、源壁、東壁大隊。1……。 |
東大街街道,隸屬于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地處安源區中南部,東接安源鎮,南交丹江街道,西和北隔萍水河與八一街道、風凰街道相望。區域總面積5.4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末,東大街街道轄區總人口35463人。1949年之前,屬萍鄉縣中山鎮第三保。1983年,撤銷萍鄉鎮,設立東大街道。截至2020年6月,東大街街道轄5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東大街街道新城路82。……。 |
高坑鎮位于安源區東部,東臨蘆溪鎮,南接蘆溪縣上埠鎮,西與白源、安源鎮接壤,北與上栗縣赤山鎮交界。駐地高崗埠距市區14公里。鎮轄面積71.81平方公里,有耕地10751.8畝,其中水田9143畝,旱地1608.8畝,有山林面積57113畝,以松、杉、油茶、竹林為主。農村稅費改革后,我鎮原有計稅面積10751.8畝,因各種原因減少的計稅面積為1608.8畝,現共有計稅面積為9143畝。全鎮落實應征農業……。 |
青山鎮地處萍鄉市區西郊,西鄰湘東、北接上栗,浙贛鐵路、320國道穿境而過。全鎮總面積38.36平方公里,耕地8551畝(其中水田6261畝,旱地1601畝,)森林47500畝。總人口42763人,其中農業人口26432人,非農業人口16331人。全鎮轄11個行政村、11個城鎮居委會、11所中小學校。有基層黨支部27個,澡-員982名。有5個省市駐鎮單位,有各種所有制企業300多家。水泥、煤炭、玻璃……。 |
八一街道,隸屬于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地處安源區西部,東連風凰街道,南與東大街隔河相望,西鄰青山鎮,北與后埠街相連,距區政府駐地3千米。區域總面積17.6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末,八一街道轄區總人口61384人。1949年之前,是中山鎮鳴盛鄉之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為城市區新生街和西大街。1983年4月,撤銷萍鄉鎮,設八一街道。截至2020年6月,八一街道轄6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西環路24號……。 |
丹江街道,隸屬于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地處安源區南部,東與安源鎮接壤,南與五陂鎮為鄰,西鄰八一街道,北接東大街道。區域總面積6.6平方千米。2011年末,丹江街道轄區總人口17160人。1949年之前,屬中山鎮和居安鄉各一部分。1993年5月,隨區更名為安源區丹江街道。截至2020年6月,丹江街道轄5個社區、2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聯星村獅形彎。……。 |
萍鄉市安源區轄鎮。市蔬菜基地之一,1958年屬安源公社,1966年析置國營五陂下墾殖場,1984年改鄉,1994年更名五陂鎮。位于市境中部,鎮府駐五陂下,距區府5公里。面積24.6平方公里,人口1.6萬。處丘陵地帶。五陂下河自東入境流經中部。319國道過境。轄五陂、冊雷、長潭、大田、烏源5個村委會和王坑、新街、石門3個居委會。鄉鎮企業有煤炭、建材、化工、造紙。農業種植水稻、蔬菜,兼營養殖。鎮印染涂……。 |
1959年溪雷大隊從萍鄉鎮分離出來,與萍鄉縣五陂下畜牧養殖良種場合并,成立萍鄉縣五陂下墾殖場。1960年五陂從原種分場分離出來,成立五陂分場。冊雷、三侯、新盟三個大隊從萍鄉鎮分離出來,并入五陂下墾殖場,隸屬萍鄉市城關區。1962年五陂下農場隸屬萍鄉市麻山區。1964年五陂下農場復命國營五陂下墾殖場,隸屬萍鄉市麻山區。1971年萍鄉市設城關、湘東、上栗、蘆溪四個縣級區、五陂下墾殖場隸屬萍鄉市城關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