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強村并組”青石村、花紅村、白驛社區居委會合并為白廟村;2006年村(居)委會區域調整,撤銷白廟村,恢復原青石村、花紅村、白驛社區居委會建制;2020年鄉鎮村級建制調整將青石村、花紅村和白驛社區合并為白驛社區。 |
解放前先后屬白廟、岐白鄉;1951年為李子村,屬金鳳鄉;1958年政社合一,更名為群力大隊,屬金鳳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時群力大隊重名更名為李子埡大隊,屬萬安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更名李子埡村,屬萬安鄉;2005年撤區設鎮萬安鄉并入白驛鎮,隸屬白驛鎮;2020年鄉鎮建制調整同意保留李子埡村。 2021年,將李子埡村與萬安社區合并,成立李子社區。 |
1933年6月紅四方面軍在白廟場、池口埡建區、鄉蘇維埃;1935年5月以后先屬于白廟鄉(聯保),后屬岐白鄉;1951年為中和村,屬白廟鄉;1958年政社合一,為中和大隊,屬白廟人民公社;1962年改名為聯盟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重名更名金梁大隊,白驛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改名金梁村,屬白驛鄉;2005年撤區設鎮建白驛鎮;2020年將泉水村、龍廟村和金梁村合并為金梁村。 2021年更名為金龍泉村。 |
解放前先后屬白廟、岐白鄉;1951年為碑埡村,屬金鳳鄉;1958年政社合一,更名為金星大隊,屬金鳳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時重名更名為碑埡大隊,屬萬安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更名碑埡村,屬萬安鄉;2005年撤區設鎮萬安鄉并入白驛鎮,屬白驛鎮;2020年將碑埡村和天堂村合并為碑埡村;2021年將碑埡村更名為天星村。 |
1933年6月紅四方面軍在白廟場、池口埡建區、鄉蘇維埃;民國24年5月以后先屬于白廟鄉(聯保),后屬岐白鄉;1951年為馬桑村,屬白廟鄉;1958年政社合一,為馬桑大隊,屬白廟人民公社;1966年改名為紅衛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重名更名馬桑大隊,白驛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改名馬桑村,屬白驛鄉;2005年撤區設鎮建白驛鎮;2020年鄉鎮村級建制調整同意保留馬桑村。 |
1933年6月紅四方面軍在白廟場、池口埡建區、鄉蘇維埃;1935年5月以后先屬于白廟鄉(聯保),后屬岐白鄉;1951年為七星村,屬白廟鄉;1958年政社合一,為七星大隊,屬白廟人民公社;1966年文革期間改名為上游大隊;1981年因重名更名池口大隊,白驛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改名池口村,屬白驛鄉;2005年撤區設鎮建白驛鎮;2020年鄉鎮村級建制調整同意保留池口村。 |
1933年6月紅四方面軍在白廟場、池口埡建區、鄉蘇維埃;1935年5月以后先屬于白廟鄉(聯保),后屬岐白鄉;1951年為中和村,屬白廟鄉;1958年政社合一,為新民大隊,屬白廟人民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重名更名中和大隊,白驛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改名中和村,屬白驛鄉;2005年撤區設鎮建白驛鎮;2020年將韓楊村和中和村合并為中和村(蒼府函[2020]39號);2021年將中和村更名為紅星村。 |
1933年6月紅四方面軍在白廟場、池口埡建區、鄉蘇維埃;1935年5月以后先屬于白廟鄉(聯保),后屬岐白鄉;1951年為萬泉村,屬白廟鄉;1958年政社合一,為萬泉大隊,屬白廟人民公社;1966年文革期間改名為衛東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重名,更名萬泉大隊,白驛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改名萬泉村,屬白驛鄉;2005年撤區設鎮建白驛鎮;2020年將康莊村和萬泉村合并為萬泉村;2021年更名為康泉村。 |
1933年6月紅四方面軍在白廟場、池口埡建區、鄉蘇維埃;民國24年5月以后先屬于白廟鄉(聯保),后屬岐白鄉;1951年為譙壩村,屬白廟鄉;1958年政社合一,為譙壩大隊,屬白廟人民公社;1966年文革期間改名為解放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重名更名譙壩大隊,白驛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改名譙壩村,屬白驛鄉;2005年撤區設鎮建白驛鎮;2020年鄉鎮村級建制調整同意保留譙壩村。 |
1933年6月紅四方面軍在白廟場、池口埡建區、鄉蘇維埃;1935年5月以后先屬于白廟鄉(聯保),后屬岐白鄉;1951年為石埡村,屬白廟鄉;1958年政社合一,為石埡大隊,屬白廟人民公社;1966年文革期間改名為青春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重名更名茶店埡大隊,白驛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改名茶店埡村,屬白驛鄉;2004年“強村并組”茶店埡村、鳳鳴村合并為太陽村;2005年撤區設鎮建白驛鎮;2006年村(居)委會區域調整,撤銷太陽村,恢復原茶店埡村、鳳鳴村建制;2020年將鳳鳴村和茶店埡村合并設立青鳳村,辦公地點為原茶店埡村村委會。 |
1933年6月紅四方面軍在白廟場、池口埡建區、鄉蘇維埃;民國24年5月以后先屬于白廟鄉(聯保),后屬岐白鄉;1951年為岫云村,屬白廟鄉;1958年政社合一,為火箭大隊,屬白廟人民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重名更名岫云大隊,白驛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改名岫云村,屬白驛鄉;2005年撤區設鎮建白驛鎮;2020年鄉鎮村級建制調整將岫云村和凌云村合并為岫云村。 |
1933年6月紅四方面軍在白廟場、池口埡建區、鄉蘇維埃;民國24年5月以后先屬于白廟鄉(聯保),后屬岐白鄉;1951年為太云村,屬白廟鄉;1958年政社合一,為柳埡大隊,屬白廟人民公社;1966年文革期間改名為永紅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重名更名柳埡大隊,白驛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改名柳埡村,屬白驛鄉;2005年撤區設鎮建白驛鎮;2020年鄉鎮村級建制調整同意保留柳埡村。 |
解放前先后屬白廟、岐白鄉;1951年為下坊村、新華村,屬金鳳鄉;1958年政社合一,更名為幸福屬金鳳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時更名為下坊坪大隊,屬萬安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更名下坊坪村,屬萬安鄉;2004年“強村并組”下坊坪村、天坪村合并為下坊村,屬萬安鄉;2005年撤區設鎮萬安鄉并入白驛鎮,屬白驛鎮;2020年鄉鎮村級建制調整將下坊坪村、天坪村和離山村合并,村名稱;下坊坪村。 |
1951年為下坊村,屬金鳳鄉;1958年政社合一,更名為紅光大隊,屬金鳳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重名時更名為檬埡大隊,屬萬安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更名檬埡村,屬萬安鄉;2005年撤區設鎮萬安鄉并入白驛鎮,屬白驛鎮;2020年鄉鎮村級建制調整同意保留檬埡村。 |
解放前先后屬白廟、岐白鄉;1951年隸屬金鳳鄉;1958年政社合一更名為躍進大隊,隸屬金鳳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時躍進大隊重名更名為金鳳大隊,隸屬萬安公社;1984年政社分社,更名金鳳村村民委員會,屬萬安鄉;2005年撤區設鎮萬安鄉并入白驛鎮,隸屬白驛鎮;2020年鄉鎮村級建制調整同意保留金鳳村。 |
解放前先后屬白廟、岐白鄉;1951年為鐵爐村,屬金鳳鄉,后因該地有一股清泉,改為清泉村;1958年政社合一,更名為紅星大隊,屬金鳳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時重名更名為方山大隊,屬萬安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更名方山村,屬萬安鄉;2004年“強村并組”鐵爐村、方山村合并為方山村,屬萬安鄉;2005年撤區設鎮萬安鄉并入白驛鎮,屬白驛鎮;2020年鄉鎮村級建制調整將方山村和鐵爐村合并為方山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