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通知,公布了第四批廣西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單,共有歷史文化名鎮2個、名村36個入選。 |
桂林市雁山區雁山鎮位于桂林市南郊,距市中心24公里,桂陽公路貫穿全鎮,交通便利。全鎮土地資源豐富,總面積96平方公里,轄一個居委會,15個村委會,54個自然村,總人口20103人。盛產糧食、蔬菜、柑桔、禽畜蛋品以及花卉盆景、竹木制品等,是桂林南部歷史悠久的農貿商品集散地。雁山鎮旅游資源豐富,鎮上有華南最大的植物研究所,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雁山公園、馬君武墓、李四光紀念館等。2001年,雁山鎮以-重要……。 |
山口鎮位于合浦縣的東部,地處粵桂瓊三省區的交匯處,325國道和新建的大西南主動脈渝湛高速公路穿鎮而過,14公里處兩個港口即英羅港和沙田港分列東西兩翼。區域條件優勢,海陸交通十分便利,是連接“兩廣”乃至大西南的交通咽喉。全鎮下轄15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 總人口7.3萬人,轄區面積123.6平方公里。環境資源山口鎮資源豐富,有優質高嶺土達2000多萬噸,水泥生產原料火山灰5000多萬噸,有石英沙、花……。 |
剛德村位于右江河畔的南岸,距鎮政府所在地10公里,是恐龍化石出土的地方。全村4個自然坡,17個村民小組,農戶1112戶,人口4132多人,以壯族為主。村黨總支部下設大石、小石2個黨支部,黨員人數58名,其中女黨員10名,少數民族黨員58名,35歲及以下黨員7名,大專以上學歷黨員7名。全村耕地面積3015畝,果園面積4020畝,主要種植水稻、香蕉等作物。近年來,在村黨總支的積極引導下,村民們大膽地對……。 |
平卯為侗語譯音,“平”指坪地,“卯”指貓,野貓。轄域在民國二十四年(1935)為平卯鄉,屬三江縣丹陽區平卯鄉,1952年改鄉,屬大苗山苗族自治區拱洞區。1955年屬大苗山苗族自治縣拱洞區。1958年改大隊,屬拱洞公社。1962年改公社屬拱洞區。1966年屬融水苗族自治縣拱洞區。1968年復改大隊,屬拱洞公社。1984年改為村,屬拱洞鄉。1996年稱平卯村民委員會,2020年根據民政部基層政權的文件……。 |
高友,因村子建在高山上,且與湖南交界,寓意“睦鄰友好”,故名。1953年稱高友鄉,屬林溪區。1958年改高友大隊,屬衛星公社。1959年屬林溪公社。1984年改高友村,設高友村民委員會,屬林溪鄉。1987年改設高友村公所。1995年復設高友村民委員會。2015年屬林溪鎮。高友村……。 |
潛經原名全經,相傳元代由河南洛陽回族人遷建,因來時帶有全套的《可蘭經》,故名。1943年成立潛經村公所,屬臨桂縣。1953年成立潛經鄉,仍屬臨桂縣。1955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成立高級社,改屬靈川縣。1957年成立大隊,屬靈川縣大圩公社轄。1981年從靈川縣劃歸桂林市郊區,成立草坪公社后,隸屬草坪公社。因大隊駐潛經村,故名潛經大隊。1984年7月更名為潛經村,設立潛經村民委員會。1988年2月……。 |
大埠原名大崗,因地處山崗下得名。后因村前小河有埠頭,改名大崗埠,簡稱大埠。清朝末(1908-1911)屬大埠團。1949-1958年屬臨桂縣大埠鄉。1958-1959年屬臨桂縣雁山人民公社。1959-1961年屬廣西農墾國有良豐農場。1961年屬桂林市郊區雁山人民公社建立大埠大隊。1962年屬桂林市郊區大埠人民公社。1984年行政制度改革更名為大埠村,設立大埠村民委員會。1988年2月改為大埠村公……。 |
洞井村古民居位于洞井瑤族鄉人民政府所在地,緊臨洞大公路,距離鄉政府0.5公里。古民居以唐姓居住為主,其中漢族135戶658多人,瑤族56戶,明清古建筑老宅68座,洞井村瑤漢民族雜居和睦相處,瑤族民族風情淳樸,歷史文化底蘊深厚,2013年被列入中國第一批傳統古村落名錄。洞井村古名洞月村、桂月村,古民居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典型的瑤族地方民宅建筑群,它具有桂北嶺南水鄉微派建筑風格。村落坐東朝西,……。 |
孔家村是廣西桂林市灌陽縣灌陽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327100200。 |
青箱村青箱村距鎮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4個自然村,27個村民小組,625戶,2050人,村支部有黨員45名,耕地面積2730畝,其中水田1880畝,旱地850畝,分2個片區(竹山片人口780人,耕地面積930畝,其中水田680畝,旱地250畝;青箱片人口1470人,耕地面積1800畝,其中水田1200畝,旱地600畝)。水利灌溉以自然灌溉和排灌為主,有大小溝渠12多條,長約7000米,全村以種養和……。 |
朗山,傳唐建中年間(780-783)始建,因村后高山明朗開闊,故名。1950屬于高塘鄉人民政府。1958年公社化成立筆山大隊。1984年改為筆山村。1987年改為筆山村公所。1995年改為筆山村村民委員會至今。朗山村……。 |
常家,因由常姓人始建,故名。舊屬北鄉(栗木),明萬歷初年(1573)將鎮峽寨巡檢司移駐常家,清宣統元年(1909)撤制,改屬第四區;1934年設常家鄉公所,1950年成立常家鄉,1958年成立栗木人民公社為常家大隊,1984年為常家村委會,1984年成立常家村委會,1987年改為常家村公所,1995年改為常家村村民委員會至今。常家村……。 |
永安村是廣西北海市合浦縣山口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521108209。 |
璋嘉村是廣西北海市合浦縣曲樟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521200201。 |
蘇村村是廣西欽州市靈山縣石塘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721104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