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設安陽公社。 1962年,劃歸城廂區。 1965年,置安陽鎮。 1968年,安陽鎮改公社。 1979年,安陽公社改鎮。 1980年,復稱安陽公社。 1984年,安陽公社改鎮。 2002年,都安瑤族自治縣隸屬河池市。 |
清代,屬安定土司。 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設高陽區和接學齊東兩鄉,屬都安縣。 1950年,為第三區。 1955年,復改為高嶺區,屬都安瑤族自治縣。 1958年,設高興、齊東2公社。 1960年,設高嶺區。 1968年,分設高嶺、齊東2公社。 1984年,高嶺公社改鄉。 1990年,高嶺鄉改鎮。 2005年,五竹鄉并入。 |
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設安定區和地蘇、三隴兩鄉,屬都安縣。 1950年,為第三區。 1954年,第三區改為地蘇區。 1958年,屬都安瑤族自治縣紅星公社。 1959年,設地蘇公社。 1961年,分設三龍公社。 1962年8月,為地蘇區。 1968年,復為地蘇公社。 1984年,地蘇公社改鄉。 1987年7月4日,設立三弄鄉。 2005年,三弄鄉并入。 2013年3月19日,地蘇鄉舉行撤鄉建鎮儀式。 |
1949年前,屬河池縣下坳、光隆兩鄉。 1950年1月,兩鄉與隆福鄉合并為第四區,屬河池縣。 1953年9月,設下坳瑤族自治區,屬河池縣。 1955年12月,劃歸都安瑤族自治縣,稱下坳區。 1958年8月,設下坳公社。 1984年,下坳公社改鄉。 2013年3月19日,下坳鄉舉行撤鄉建鎮儀式。 |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拉烈、伍仁、第班3個鄉,屬都安縣。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9月,設為東區。 1950年3月,屬第八區。 1955年,設拉烈區。 1958年8月,屬東方紅公社。 1959年8月,設拉烈公社。 1962年,為拉烈區。 1968年,復設拉烈公社。 1984年,拉烈公社改鄉。 2013年3月19日,拉烈鎮舉行撤鄉建鎮儀式。 |
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設內甲鄉、中和鄉,屬都安縣。 1952年,先為第十二區,后改為百旺區。 1958年,屬東方紅公社。 1959年,設百旺公社。 1962年,設百旺區。 1968年,復為百旺公社。 1984年,百旺公社改鄉。 2013年3月19日,百旺鄉舉行撤鄉建鎮儀式。 |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古山鄉,屬都安縣安定區。 1950年,為第一區。 1955年,為城廂區,屬都安瑞族自治縣。 1958年,屬紅星公社;次年,為城廂公社。 1961年7月,設古山公社;次年,設城廂區。 1968年,城廂區改為城廂公社。 1984年,城廂公社撤銷,分設澄江、古山兩鄉。 2005年,古山鄉并入。 2015年3月24日,澄江鄉撤銷鄉級編制,改建為城鎮編制,并舉行掛牌儀式。 |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大興鄉,屬都安縣。 1951年,為第十一區。 1955年,設大興區。 1958年,屬高興公社;次年,分設大興公社。 1962年,大興公社改為大興區。 1968年,復改為大興公社。 1984年,大興公社改鄉。 2015年3月24日,都安瑤族自治縣原大興鄉撤銷鄉級編制,改建為城鎮編制,并舉行掛牌儀式。 |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有拉仁鄉、索潭鄉,屬宜山縣。 1950年,屬宜山縣第六區。 1952年8月,屬宜山縣第十一區。 1953年,屬宜山縣第四區。 1955年,為宜山縣拉仁區;同年12月,劃歸都安瑤族自治縣,設拉仁區。 1958年7月,設拉仁公社。 1962年8月,4個小公社合并設拉仁區。 1968年3月,復設拉仁公社。 1984年,拉仁公社改鄉。 2016年5月15日,拉仁鄉撤銷鄉級編制,改建為城鎮編制,并舉行掛牌儀式。 |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有永安鄉,屬宜山縣。 1950年10月,屬宜山縣第十區。 1955年,屬宜山板嶺區;同年12月,劃歸都安瑤族自治縣,仍屬板嶺區。 1958年,設刁江公社;次年,屬板嶺公社。 1961年,置永安公社。 1962年,屬板嶺區。 1968年,復屬板嶺公社。 1984年,板嶺公社撤銷時,分置永安鄉。 2017年9月18日,永安鄉撤銷鄉級編制,改建為城鎮編制。 |
1949年前,屬安定區甘棠鄉。 1950年,屬第二區。 1958年7月,屬都安瑤族自治縣紅星公社。 1959年,屬地蘇公社。 1961年8月,設東廟公社。 1962年8月,并入地蘇區。 1968年,復屬地蘇公社。 1984年11月,設東廟鄉。 |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設隆福鄉,屬河池縣。 1950年1月,屬河池縣第四區。 1953年9月,屬下坳瑤族自治區。 1955年12月15日,劃歸都安瑤族自治縣,屬下坳區。 1961年,設隆福公社。 1962年,屬下坳公社。 1984年,下坳公社撤銷時,分設隆福鄉。 |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大良鎮和保安鄉,屬都安縣。 1950年,為第6區。 1952年,改保安區。 1958年,設保安公社。 1984年,保安公社改鄉。 |
明弘治五年(1492年),置永順正長官司,治在今鄉永順,隸慶遠府。 民國二年(1913年),永順正長官同改隸柳江道。 民國十六年(1927年),永順正長官司改流并入宜山縣。 1950年10月,為宜山縣第十區。 1954年,為宜山縣板嶺區。 1955年12月,劃歸都安瑤族自治縣,稱板嶺區。 1958年8月起,先后為刁江公社、板嶺公社、板嶺區。 1968年,復為板嶺公社。 1984年11月,板嶺公社改鄉。 |
1949年前,分屬宜山縣的龍頭鄉、弄六鄉、丁峒鄉,部分村屯屬河池縣。 1952年2月,為宜山第十二區。 1953年10月,為宜山縣三只羊瑤族自治區。 1955年12月,劃入都安瑤族自治縣,為三只羊區。 1959年,設三只羊公社。 1984年11月,三只羊公社改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