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峨眉山市各街道鄉鎮情況介紹

峨眉山市各街道鄉鎮情況介紹

取中國革命勝利之意。2019年,撤銷勝利鎮,設立勝利街道。

2019年,撤銷勝利鎮,設立勝利街道,將原勝利鎮桑園社區、東勝社區、干河村、勝利村、紅星村、月南村、光榮村、熊崗村、夏荷村和綏山鎮萬壽宮社區、白龍社區、三臺山社區、城-區、城南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勝利街道管轄,勝利街道辦事處駐勝利南街25號。

因處在峨眉山麓而得名。2019年,撤銷峨山鎮,設立峨山街道。

2019年,撤銷峨山鎮,設立峨山街道,將原峨山鎮和原勝利鎮鐘鼓社區、十里村及綏山鎮大南村和桂花橋鎮彭橋村、折樓村、團結村、五愛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峨山街道管轄,峨山街道辦事處駐保寧街28號。

因近綏山而得名。1992年撤原符汶鄉、大廟鄉組建綏山鎮。

2019年12月13日,撤銷川主鎮和新平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綏山鎮管轄;綏山鎮萬壽宮社區、白龍社區、三臺山社區、城東社區、城南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勝利街道管轄;綏山鎮大南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峨山街道管轄;[1]調整后,綏山鎮轄濱河路社區、紅華苑社區、城西村、星昇村、五一村、安川村、光輝村、符汶村、太泉村、大廟村、三界村、洪川村、麻柳村、天全村、沈山村、鹽井村、炳靈村、斗量村和原川主鎮及原新平鎮所屬行政區域,綏山鎮人民政府駐玉蘭街52號。

2019年,撤銷川主鎮和新平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綏山鎮管轄。調整后,綏山鎮轄濱河路社區、紅華苑社區、城西村、星昇村、五一村、安川村、光輝村、符汶村、太泉村、大廟村、三界村、洪川村、麻柳村、天全村、沈山村、鹽井村、炳靈村、斗量村和原川主鎮及原新平鎮所屬行政區域,綏山鎮人民政府駐玉蘭街52號。

【地理位置、面積、人口】高橋鎮因明朝嘉靖二年三月建造一座高達三十米的石拱橋而得名,位于峨眉山市西南方向,世界著名佛教旅游勝地峨眉山腳下,距市區12公里。幅員面積72.9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429畝,素有“三山兩丘一平壩”之稱。全鎮轄14個行政村,總人口17520人,其中農業人口14488人,集鎮人口5000人。

  【經濟發展狀況】2002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610萬元,工業總產值41359萬元,利潤總額979萬元,入庫稅金380萬元,農業總產值3625萬元,招商引資1300萬元,財政收入10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19元。經濟指標綜合評定名列全市山區鎮(鄉)第一名。

  【重點企業和優勢產品】黃茅尾水電站投入50萬元立項上馬施工;高橋加油站投資200萬元改造擴建完工;鎮境內的高橋磷肥廠投入400萬元新建4、5號煉鐵爐;新建粘土加工企業1個、石粉加工企業2個;新培育粘土礦11個、石灰石礦5個、白云石礦2個;煤礦技改投入300萬元,全年產煤21.5萬噸。全鎮企業總數達39個,有限責任公司1個,個體工商戶582戶;其中規模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1個,100萬元以上的企業10個. 全鎮年產花崗石3000立方米,白云石40000噸,石灰石250000噸,硅砂12000噸,煤炭160000噸,產品遠銷成都、自貢、犍為、云南等地。

  【基礎設施】鎮境內有103國道由北至西縱穿全境,境內公路里程75公里,其中鎮、村、組三級公路63公里,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組組有機耕道。

  【自然資源】我鎮有三大資源優勢,一是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全鎮花崗石儲量達1.5億立方米,鉀長石儲量達1.2億噸,還有石灰石、白云石、硅砂、煤炭等礦產,儲量大、品質優。二是森林資源豐富,全鎮森林面積58000畝,其中生態豐產用材商品林29000畝,生態公益林17000畝。三是水利資源豐富,儲備水量可供電站發電550萬千瓦,供8000畝農田灌溉用水,供800噸水產養殖用水,還可為工業生產提供豐富的水源。

  【社會事業】我鎮有日供水300噸的水廠1 個,還有年發電量達550萬千瓦的電站兩座。2003年上半年又引進資金530萬元新建電站三座。有初中、中心完小各一所,幼兒園4所,村小10所,在校生共計2300多人。還有醫院、郵電所、文化站、廣播電視站等設施。

一、地理位置

羅目鎮僅位于峨眉山市西南方,與高橋、峨山、九里、桂花橋接壤。幅員面積468平方公里,有耕地1047公頃,屬山、丘、壩之鎮,轄18個行政村,一個社區,總人口24552人,其中農業人口21927人,集鎮人口2625人。

二、經濟發展狀況

2002年,全年實現GDP12437萬元,工業總產值42226萬元,利潤19995萬元,入庫稅金999萬元,農業總產值638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28元,財政收入180萬元。

三、資源優勢

羅目鎮境內地質結構呈山區、丘陵、平壩三級階梯,海拔落差700米左右,臨江河自西向穿過全境,境內含石灰石、頁巖、粘土礦,山區盛產無污染的苦筍、大蒜、生姜、薤頭等農產品。林業資源豐富。青龍豆腐腦、青龍豆腐干、青龍鹵鴨子、青龍豆渣巴是自古名食。鎮內有中型民營企業4個,市級醫藥企業1個,建材企業3個,礦產企業13個,年產礦30萬噸,是建材企業的主要礦源地。平壩盛產小家禽,屬有名的瘦肉型生豬基地。

四、基地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

羅目鎮交通便利,103國道逾境2公里,鞠沙公路穿越鎮境4公里。村級碎石路283公里,村組通機耕道。境內有國電、地電兩套電網,2個大型變電站,光纖電視村村通,建立了移動通訊轉播站,鎮級中心小學1所,村小17所,初級中學1所,鎮衛生院1個,村級衛生站5個,新建新能源開發項目—羅目秸稈氣化站1個,新建商住小區—青龍市場45畝,郵電所1個,自來水廠2個,日均供水量300噸以上。有農業銀行、信用社兩大金融機構。

五、招商引資

充分利用我鎮水利資源、礦產資源、林產資源等這一有利條件,抓住西部在開發機遇;加大對外宣傳力度,以優質的服務,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外來投資者來羅目鎮共同發展。

六、發展思路

走“強農重工興商,裕鎮富民升位”路子,創造良好的環境,加大招商力度和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努力發展多種經營,打造產業品牌,營造區域優勢。

2005年內,村級公路全部硬化,山區公路實現柏油路,壩區戶戶通有線電話,加大集鎮規劃建設,增強城鎮綜合能力。

九里鎮位于峨眉山市東南,距樂山市36公里,距峨眉山市區10公里,地處二峨山麓,緊靠臨江河,幅員面積44.448平方公里,每年平均氣溫17oC,無霜期310天,日照925小時/年,年平均降雨量1600mm,轄一個社區,15個行政村,10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184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805人,農業人口19042人,勞動力13580人。蘇九路、峨九路、鞠銅路、九沙路等主要公路通過九里鎮,燕崗火車站、九里火車站緊靠相聯,交通十分方便,且石化公司輸向峨嵋、沙灣區的天然氣主管安設途經九里鎮,并留有許多安口,礦產資源有鐵礦、石灰石、重晶石、石英砂、玄武礦、粘土礦等儲量大且品位高,有較高開采價值。九里鎮1994年被省委省政府批準為百家省級小城鎮試點集鎮,2002年被省政府審核命名為綜合性500強鄉鎮之

  一,同年被省委省政府批準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范鎮。

  幾年來,九里鎮形成了以商貿生活區、工業開發區兩大板塊為主的特色區域。小城鎮建設總投資達6400萬元,基礎設施投入750萬元,城鎮建設區面積2.23平方公里,房屋建設面積12.2萬平方米,并完善了配套設施,實現亮化、綠化、美化。

  九里鎮工業雄厚,形成了以川投峨鐵公司、金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岷江發電有限公司為龍頭,輻射全鎮上千家大中小型企業的鎮域經濟。2002年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48252萬元,比上年增加8000萬元;入庫稅金293萬元,比上年增加80萬元。形成了建筑建材、冶金企業、化工企業、礦產資源、交通運輸五大支柱產業,骨干企業實現“一、二、五”新格局面,即營業收入上億元的企業1個,上1000萬元的2個,上500萬元的5個。

  近幾年,九里鎮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先后在山區建成了以八月份收獲的辣椒為主的反季蔬菜,在淺丘地區形成了以黃花梨、平菇、蛋鴨 、蛋雞、毛白楊等農產品的生產基地。在發展基地的同時,大力扶持營銷龍頭企業,使農產品實現了產、供、銷一條線。農業產業化建設已初具規模。

  開放的九里鎮張開它熱情的臂膀歡迎各界人士來九里鎮投資開發!.。

龍池鎮位于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后山腳下,距峨眉山市區32公里,距成都170公里,離世界聞名的樂山大佛65公里。幅員面積196.1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324畝,轄18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總人口3019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418人。

   龍池鎮農村經濟日趨活躍,形成了反季蔬菜種植、中藥材生產等六大基地,尤其是黃連種植被省科技廳授牌為“川黃連基地”。2000年工業產值9668萬元,財政收入13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91元。

   鎮境內有電站4個,裝機容量1萬千瓦,可為龍池鎮提供充足的清潔能源。交通發達,樂(山)西(昌)公路橫貫全鎮,有鄉村公路200多公里,實現了組組通公路。通訊便利,建成了程控電話交換,開通了傳呼及移動電話。農村電網改造工作正加緊進行。礦產資源尤其豐富,有煤礦、石灰石、石膏、鐵礦、銅礦、硅砂礦等。森林茂密、物種豐富,森林覆蓋率達48%,野生動物約30多種,屬一級保護的動物有8種,是稀動物小熊貓的棲息地。得天獨厚的高山盆湖――龍池湖,面積800多畝,四周風光迤麗,湖內魚兒成群,1964年賀龍、陳毅兩位老總曾在此垂釣。1995年峨眉山市朝會閉幕式在此隆重舉行,并在此期間開展了撫貧泛舟系列活動。庵元山的千手觀音、河心村的石溪溝溶洞讓人留連忘返。

   有鎮中學1所,中心小學1所,中心幼兒園1所,村小16所。醫院、郵電所、百貨大樓、農貿市場、招待所等公益設施完善。形成了以鎮文化服務中心為龍頭,村文化室為基礎,文化專業戶為補充的多層次、多元化的群眾文化網絡。建有三峰山電視差轉臺,全鎮有線電視戶達880余戶,目前正在進行光纖電視的安裝工作。

   龍池鎮以黨的十五屆四、五中全會精神和“-”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施“科技興鎮”的發展戰略,立足資源優勢,優化產業結構,強化企業管理,加強集鎮建設,發展第三產業,爭創文明集鎮,推動我鎮的經濟發展和社會事業建設的全面進步。龍池人民將充分發揮優勢,以靈活優惠的政策,優質的服務,良好的軟硬件投資環境,熱忱歡迎中外客商來投資開發旅游、礦產和藥材,共謀發展。

一、基本情況:符溪鎮地處峨眉山市東大門,離成樂高速公路十二公里,樂峨快速通道橫穿集鎮而過,離峨眉火車站三公里。全鎮共有15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轄區總人口2。9萬人,人均純收入3500元,幅員面積44。51平方公里。2000年被列為省級小城鎮試點鎮,2002年被確認為四川省首批“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鎮內各職能部門齊全。

  二、基礎設施:集鎮規劃2。5平方公里,已發展1 平方公里。各種功能設施齊全,村村有公路6-8米寬,組組有通道4米寬以上,3條100米寬的河流橫穿全鎮,地下泉水和水資源十分豐富,有變電站一個,電力充足,全鎮各農戶進行了農網改造,電話普及率40%,光纖電視普及率達30%以上。

  三、資源基本情況:符溪鎮是壩丘結合型,耕地面積2。2萬畝,淺丘山林近3萬畝。根據區域定位只能發展輕工業、無污染的工業和旅游相匹配的農副產品加工業。

  四、引資開發項目及相關政策:符溪鎮有可開發的河灘地約5000畝,沿樂峨干道兩旁的土地資源豐富,可開發與旅游相匹配的產業和項目多。農民的土地由政府控制在2萬元/畝左右,征用并負責協助辦理一切手續后組織順利進場,牽涉政府的相關費用能減則減,能緩則緩,能免則免。

  五、特色農業與農產品:符溪鎮基本構成了集種、養、加、銷為一體的現代農業框架,農業上的支柱產業:一是草席加工是西南片區最大的集散基地,千家萬戶的粗加工量達1500多萬條,產值達1。3億元,急需尋求工業化生產的精加工和上檔次的創品牌的業主;二是蔬菜種植面積達1。6萬畝,已申請注冊了“仙山牌”商標,苦瓜、黃瓜、茄子、辣椒、蕃茄、花菜被列為無公害蔬菜,年營銷額達6500萬元,急需尋求蔬菜加工企業;三是依托川南林業局在我鎮300畝苗木基地發展花卉苗木業,目前已發展近千畝。四是有萬頭現代養豬場一個。

雙福鎮地處峨眉山市北大門,成昆鐵路橫穿域內,公路四通八達,交通便利,境內丘山區和平壩區各占一半,是西南地區最大的茶葉集散地之一。輻員面積49.62平方公里,全鎮現有耕地24031畝,轄19個村(126個村民小組),一個居委會(6個居民小組),2003年末,總人口2.6萬余人。

  2003年,雙福鎮人民政府在黨的“-”會議精神的指引下,認真貫徹學習“-”重要思想,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按照“強農興工、富民興鎮”的發展戰略,繼續走“茶業牽頭、農業墊基、發展工貿、建設集鎮”的路子,堅持“非典”防治與經濟發展兩手抓,切實抓好“三農”工作,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積極招商引資,促進工業發展,抓好集鎮建設,確保社會穩定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

  2003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3090萬元;鄉鎮企業工業產值24904萬元;利潤總額1124萬元;入庫稅金212萬元;財政收入149.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14元;招商引資4090萬元。各項社會事業持續穩定發展,精神文明建設得到加強,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產業結構調整見成效。2003年,我鎮各村組嚴格按“一事一議”制度,自己的事情自己辦,積極發動農民通過自愿集資投勞等方式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全年維修堰渠30條51公里,維修電灌站46處共1283千瓦;硬化村道4.4公里。全年改植低產園1967畝,新植茶園654畝,新植果園2500畝,花卉種植面積200余畝,大棚蔬菜種植等。全鎮人均純收入增加150元,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

  按照“強農興工”的發展戰略,鎮政府在“興工”上大做文章,鞏固支柱產業,做好后續服務。本著“小政府、大服務”的原則,重點抓好引進企業、項目后續服務和協調工作,為我鎮的招商引資工作創造良好的軟環境。

  抓好省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工作。2003年,雙福鎮進行了舊城改造一期工程一期工程拆遷范圍包括河西街、河東街、麻柳街、順河街、中興路(雙木路口)等5條街道,拆遷戶共186戶,拆除舊房總面積近2萬余平方米,占舊集鎮的絕大部分。規劃新建和改造街道6條810米,新建建筑面積4萬余平方米。修建河堤保坎600米,對街道進行了硬化、綠化、亮化和電管網的地埋。目前,雙福鎮集鎮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徹底改變了以前“臟、亂、差”的形象。

【基本概況】

   桂花橋鎮位于峨眉山市區偏東九公里處,幅員面積46.9平方公里,有耕地32214畝,轄19個行政村,192個村民小組,2個社區,總人口50325人,其中:農業人口34883人。2002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41166萬元,比2001年增長39.6%,農民人均純收入3331元,增加157元。連續兩年被評為峨眉山市經濟實力第一名。

   【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

   成昆鐵路、省道峨九路穿境而過,實現了硬化道路村村通,碎石公路組組通,構成便捷的交通網絡。集鎮內有日產水3000噸水廠兩座;建設了郵電通信網絡,安裝程控電話4150門;增設了3.5萬KVA的變電站和大型網線;天然氣日供氣量3萬m3;大、小電網貫穿整個鎮域。境內有樂山市首批農村初中示范學校一所,桂花橋小學被評為樂山市校風示范學校和現代化教育技術示范學校。村小14所,幼兒園9所。教學設施完備,師資力量雄厚。有設施齊備、管理、技術等走在全市前列的鎮衛生院、鐵路醫院各一所,村級衛生室28個。有廣播電視站一個,電視收視率100%,現已改造光纖電視3500多戶。

   【農業方面】

   一是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形成“四果、三菜、兩禽”為主的十大無公害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成了千畝葡萄示范園和千畝伏季水果示范園。糧經比例達5:5。其中:葡萄、草莓、枇杷、柑桔等水果發展到12400畝,年產量達20700噸;大棚蔬菜、蘑菇、藕等發展到5650畝,年產量達11367噸;水產1300畝,年產量1200噸;優質稻15000畝,年產“仙山”牌優質精米5250噸;蛋雞存欄120萬只,年產鮮雞蛋21000噸;小家禽48萬只,年出售禽肉720噸;生豬存欄3.6萬頭,年產瘦肉2215噸。2002年農民多經純收入累計達6180萬元,人均達1783元,占全年人均純收入的53.5%。二是培育了兩大龍頭企業。首先是成立了峨眉山市桂花橋葡萄協會,2002年協會銷售收入達3400萬元,被評為樂山市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先進單位。其次是修建了一座年貯藏量達200噸的農產品冷藏庫,開展水果、蔬菜的保鮮、貯藏工作。以“龍頭”作用帶動全鎮農業產業化發展。三是改造下濕田4000畝,改善了農業基礎設施。

大為鎮地處峨眉山市西南,南接峨邊彝族自治縣,西鄰金口河區,北與洪雅縣接壤。全縣幅員面積122.8平方公里,總人口1.5萬,17個行政村,123個村民小組。境內以山地為主,海拔高度600米到3000米。

   該鎮交通便利,樂西公路穿境而過,距成昆鐵路15公里。通訊設施相對落后,通訊手段較為單一,以電話和通信為主,截至2002年為止有10個村通電話。鎮境內有豐富的水利資源和礦產資源,現有大小電站8個,裝機容量9000千瓦,正在建設中的高腳坪電站裝機容量為720千瓦;礦產資源以石膏、粘土、石灰石為主,現有石膏礦9個,粘土礦1個,采石場2個,年產礦石30萬噸以上。鎮境內有耕地1.5萬畝、林地6萬畝、可開發荒山3萬畝。

   該鎮特色農牧產品較為豐富,主要有黃連、黃柏、杜仲、何首烏等中藥材,反季蔬菜,蠟蟲,干果,茶葉,波爾山羊,西門達爾牛等。目前該鎮結合退耕還林政策,并根據自身特點已形成三大產業基地,分別是以巨新、民主、中山為主的中藥材基地,面積4500畝,年產值18萬元;以桃花、紅花、泉水為主的反季蔬菜基地,面積600畝,年產值12萬元;以楠香、林家、群達、大為為主的蠟蟲基地,面積2100畝,年產蠟蟲3000公斤。正在發展以雙橋、射界為主的退耕還林、還草養畜基地,面積5200畝;以中山、泉水、合龍、雙峨為主的茶葉基地,面積300畝;以泉水、合龍、紅花為主的干果基地,面積350畝,預計年產值3萬多元。

黃灣鄉是1997年5月16日經省政府批準而新組建的風景區鄉,地處峨眉山市西側,位于東經103度29分,北緯29度30分,距市區6.5公里,區域面積182平方公里,全鄉16個行政村,118個村民小組,5506戶,23094人,其中農業戶數4562戶,農業人口15155人,勞動力8576人,從事工商經營人員4423人。

  黃灣鄉位于峨眉山風景名勝區,景色秀麗,植被種類繁多,全年氣候怡人,是避暑度假的好去處;交通便利,省道楊零公路貫穿于始終;水資源豐富,水利發達,水利發電站8個;通訊網絡覆蓋全鄉各個角落。1999年按國家政策耕地實行了全面退耕,退耕面積達17177.72畝;現有林地面積119203.5畝,綠化率達100%;水田面積1373.63畝。近年來,我鄉圍繞實現跨越式發展目標,大打“工業強鄉、旅游興鄉”總體戰。目前全鄉擁有企業1527個,總產值達38375萬元。由于我鄉旅游資源豐富、基礎設施齊備,歡迎客商來投資,興辦與旅游相匹配的企業。按照“結構調優、規模調大、經濟調活、農民調富”的工作思路,我鄉大力培育特色農業基地,種植了一些效益較高的經濟林木,板栗6458畝,核桃6250畝,現已開始掛果,預計三年后大投產,歡迎客商來興辦產品加工廠;苦竹500畝,茶葉2000畝(是純天然有機茶),峨參400畝,朱砂蓮30畝,人工種植天麻實現了室內栽培。

龍門鄉位于峨眉山市西南部,踞峨眉山市城區52公里,全鄉幅員面積69.7平方公里,海拔最高1616米,最低490米。轄13個行政村,8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0407人。全鄉有耕地面積8361畝,宜林荒山面積7000余畝,森林履蓋率達55%。

  龍門鄉屬亞熱帶干熱河谷氣候,年平均溫度16.7℃,相對濕度77%,全年無霜期長達355天左右;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100毫米;光照條件好,年日照時數1100小時;適宜多種農作物、經濟作物種植。

  該鄉具有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獲得“無毒社區”榮譽稱號。轄區內村村通公路,街道全部進行了水泥硬化,交通便捷。移動通訊基站及光纖電視網絡的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鄉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境內有煤礦、鉛土礦、粘土礦、鉛鋅礦、硅砂礦、黃砂礦、硫鐵礦、金礦和銅礦。除此以外,還有蓄水量90萬方的泗河溝水庫急待開發。

  該鄉屬典型的農業鄉,經濟發展主要以種養業為主,農副產品品優量大,而且無公害。近幾年來,鄉黨委、政府提出了發展生態農業,同時依托退耕還林,大力發展商品用材林和養殖業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止2002年底,建成黃蓮、白術等中藥材基地6000余畝,黃、白姜基地1000余畝,馨竹茶葉基地1000余畝,發展優質板栗、核桃等干果1600余畝,銀杏1600余畝,各類水果2000余畝,水柏楊、冷杉等商品用材林3000余畝,食用筍1000余畝,以蘿卜、白菜、黃瓜、海椒為主的反季蔬菜3000余畝,油桐1500畝。建成DLY三元雜交豬養殖基地,年可出欄500余頭商品豬。全鄉年平均出欄生豬1.8萬頭,出欄羊5000只,出欄牛2000頭,出售小家禽1.3萬只。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在线看免费Av免费 | 亚洲精品综合国产精品 | 在线观看片a免费不卡观看 欧美人与动甡交欧美精品 日韩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 亚洲AV永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日本妇人成熟免费 | 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