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4月設富林鄉;1953年10月成立云霧山人民公社;1961年分設富林人民公社;1983年設富林區;1986年10月設富林鎮;2002年改稱富林社區居民委員會,因大社林場于1988年解體,隨后其管理的大社、馮屋兩村搬到富林街居住,因而大社、馮屋兩村劃歸居委管理,沿用至今。 |
1950年稱為村,1955年之前高一、高二隸屬富林鄉;1956年高一成立了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公社化后稱高一大隊;1983年撤社改區稱高一鄉;1986年實行鎮(鄉)轄村體制,改為高一村民委員會;1989年改為高一管理區;1994年被劃評為解放戰爭時期革命老區;1999年改稱高一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1950年稱大寨鄉。 1958年稱民主大隊,先屬云霧山公社后屬于富林公社,1983改民主鄉,1986年稱村民委員會(辦公地由于""孔家書塾""遷到現今村委會駐地)1989年稱管理區屬富林鎮政府。 1999年稱為民主村委會,沿用至今。 "。 |
1956年富林鄉設兩個高級社,該聯村被稱為高二社,管轄下面各村寨;1958年公社化時,高二社改為高二大隊;1983年撤社改區,稱為高二鄉;1986年實行鎮(鄉)轄村體制,高二鄉改稱高二村民委員會,歸富林鎮管轄;1989年又將高二村民委員會改稱為高二管理區;1999年設高二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1950年稱東路鄉;1958年公社化后為東升大隊;1960年東升大隊分設四個大隊(高塱大隊、營下大隊、上山大隊、山草大隊);1965年高塱、營下、上山復合為東升大隊,山草大隊另設;1983年實行撤社改區稱東路鄉;1986年實行鎮轄鄉(村)體制,改稱為東路村民委員會;1989年改為東路管理區;1999年稱東路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1958年公社化成立大隊。 1983年撤社改區山草鄉。 1986年實行鎮轄鄉(村)體制改為山草村民委員會。 1989年改為山草管理區。 1999年改稱村委會,沿用至今。 |
1958年公社化稱為界石大隊,1983年撤社改區稱為界石鄉,1986年實行鎮(鄉)管轄村體制,改為界石村民委員會。 1989年改為界石管理區。 1999年稱為界石村委會,1999年被評為革命老區,沿用至今。 |
1950后屬第六聯村;1952年土改屬寨塘鄉;1953年各村寨組織互助級初級社;1957年初級社合聯為高級社-國強社;1958年高級社聯并富林人民公社寨塘大隊;1983年撤社改區為寨塘鄉;1984年被評劃為革命老區;1986年實行鎮(鄉)轄制,改為寨塘村民委員會;1989年稱寨塘管理區;1999年改稱寨塘村委會,沿用至今。 |
1958年撤社改區為馬塘鄉;1986年實行鎮(鄉)轄村體制改為馬塘村委會;1989年改為馬塘管理區;1999年改為馬塘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1950年改為河邦圩;1955年為高級社;1958年為河邦大隊;1983年改河邦鄉;1986年改為河邦村委會;1989年改為河邦管理區;1999年改為河邦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1952年屬廟山鄉,1954年設廟山初級合作社,1956年成立廟山高級合作社,1958年大躍進公社化成立廟山生產大隊,從1958年開始下云利從上云利調整屬廟山管轄。 1962年屬向前大隊。 1983年設立廟山鄉,1986年改廟山村委會,1989年屬廟山管理區,1994年被評為革命老區,1999年改稱廟山村委會,沿用至今。 |
1950年前屬東沖甲。 1958年屬元龍圍大隊,1983年屬元眼圍鄉,1986年改元眼圍村委會,1989年屬元眼圍管理區。 1999年設元眼圍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解放前稱南浦甲,1958年公社化設大隊,因大隊駐地在此,得名南浦大隊,1983年撤社改區,稱南浦鄉,1986年實行鎮轄村體制,改為南浦村民委員會,1989年改為南浦管理區,1999年改稱村委會,沿用至今。 |
1958年公社化設大隊;1983年改云利鄉;1986年實行鎮轄村體制,改為云利村民委員會;1989年改為云利管理區;1999年改為云利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1949年前設云舍甲,屬富林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富林公社,設云舍大隊,轄村不變;1983年撤社改區稱云舍鄉,轄村不變;1986年實行鎮轄鄉體制,改為云舍村民委員會,轄村不變;1989年改為云舍管理區,轄村不變;1999年改稱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1958年富林公社因公社化設置大隊,駐地南蛇洋村,改名為南洋大隊。 1983年撤社改區稱南洋大隊為南洋鄉。 1986年實行鎮(鄉)轄村體制稱為南洋村民委員會。 1989年又改稱南洋管理區,1999年稱為村委會,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