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縣城關街道辦(2002年1月由原杜村鎮、城關鄉、呂村鄉合并為杜村鎮,2010年12月更名為城關鎮,2015年6月更名為城關街道辦)是富平縣城所在地,是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座落地。轄18個村8個社區,總面積5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5萬畝,總人口13.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8萬人,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37戶494人。黨工委下設30個黨(總)支部,黨員2234名。近年來,街道黨工委、辦事處……。 |
莊里鎮位于富平縣城西北13公里,為歷史名鎮、渭北工業重鎮,2002年又被列入全國小城鎮建設百名示范鎮,面積98平方公里,轄23個村、126個村民小組、3個社區,總人口6.38萬,有陜西壓延設備廠、陜西省水泵廠、陜西省鋼球廠、省煤田地質水文斟探隊等中省企業9個,總投資15億元,年產600萬噸干法水泥生產線的浙江光宇集團富平水泥有限公司落戶莊里,目前,征地工作已全面結束,一期工程已開工建設,市、縣、鎮……。 |
流曲鎮位于富平縣城北約20公里,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鎮。轄區有13個行政村,109個村民小組,農戶7850戶,人口3.3萬人,耕地面積5.4萬畝,鎮域地貌為南北兩塬,中間川道,屬桃曲坡和二黃灌區¸農業生產條件優越,境內交通便利,信息暢通,歷史文化悠久,民風淳樸,是富平縣中心重鎮之一。2003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實現1.5億元,財政收入22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00元,各項社會事業得到長足……。 |
薛鎮位于富平縣城北部30公里處,北依銅川紅土鎮,南鄰小惠、東鄰美原、西接底店。轄21個行政村81個村民小組,人口38000人,總面積110平方公里,居全縣之首。素有“蘋果之鄉”的美稱。境內交通便利,電力通訊設施齊全。北部牧草資源豐富,盛產核桃、柿子、花椒等;沿山一帶石灰石資源儲量豐富,是生產水泥建筑材料的優質原料,中部地區是蘋果的優生區和適生區,現有果園8000畝,年產蘋果2萬噸,有前坡、兩門兩個……。 |
美原鎮位于富平縣城東北27.2公里處,總面積近8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萬多畝,暖溫帶大陸氣候,東毗蒲城縣興鎮、坡頭鎮,西鄰薛鎮、小惠鄉,南連到賢鎮與蒲城縣蘇坊鎮,北接老廟鎮、峪嶺鄉,轄美原、黨里、三聯、晨光、聯友、吳村、八聯、趙村、三星、城西、仁合、團結、盤龍、雷北、澗北、宏雁、楊堯、利惠、金粟、小峪20個行政村138個村民小組和美原高中、郵電、工商、稅務、糧油、金融、電力等二十多個縣屬事企業單位……。 |
老廟鎮位于縣城東北44公里處。東與蒲城縣坡頭鎮交界,西與美原鎮為鄰,南與美原鎮、蒲城縣坡頭鎮相接,北與銅川市印臺區廣陽鎮接壤,屬富平縣的邊際口子鎮,南北長約18公里,東西約寬8公里。鎮政府所在地,距縣城42公里,鎮域面積110平方公里。老廟鎮人民政府是基層國家行政機關,行使本行政區的行政職能,鎮黨委領導政府工作,主要是政治思想和方針政策的領導,干部的選拔,考核和監督,經濟和行政工作中重大問題的決策……。 |
曹村鎮地處富平縣城北20公里處喬山山脈南麓,距省106線12.5公里,轄曹村、大賈、大渠、小賈、西頭、土坡、周家、太白、馬坡、賈坡、寶峰、陵前、鄒村、招賢、尚書、紅河等16個行政村,103個村民小組,62個自然村,全鎮農戶6730戶。20個黨支部,626名黨員。21家駐曹條管雙管單位。總面積7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2萬畝,有人口3.1萬,其中農業人口2.8萬。200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4……。 |
淡村鎮人民政府位于富平縣城西南6.2公里處,總面積76.8平方公里,耕地76212畝。轄17個行政村、13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2537人,鎮政府機關內設機構為:黨政辦、經濟發展辦、農業農村辦、社會事務辦、城市建設管理辦、美麗辦、綜治維穩辦、科教文衛辦、紀檢監察室、人大主席團辦、應急管理辦、財政所等12個科室,1個便民服務中心.全鎮共有基層黨組織21個,黨員1298人。1985年被命名為革命老區,……。 |
到賢鎮地處三秦腹地,富平東隅,距縣城17.5公里,東臨蒲城,境內道路縱橫相交,301國道貫境而過,到蓋路南北暢通,到莊路橫貫東西,交通條件極為便利,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全鎮共轄13個行政村,79個村民小組,2.2萬農業人口,耕地總面積36252畝,盛產蘋果、酥梨,主產優質小麥,被譽稱為“秦川第一方”,是渭北地區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和優質小麥產區;純種奶山羊享譽全省。近年來,鎮黨委、政府以“-”重要思想……。 |
劉集鎮位于富平縣城正東16公里處,2002年元月由原劉集、施家兩鄉合并而成,毗鄰蒲城縣和我縣王寮、留古、流曲、到賢等鄉鎮,由康路、富龍路、到張路縱橫交錯,南接富渭公路,北通西禹公路,在建中的西禹高速公路橫穿而過。轄23個行政村,14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5萬,其中非農人口0.4萬,全鎮總面積83平方公里。劉集鎮歷史悠久,早在漢武三年(公元1370年)已設鎮立集,因劉姓居多,取名劉集鎮。二、農業劉……。 |
宮里鎮地處富平縣城北10公里處,因唐中宗李顯定陵之下宮在此而得名。全鎮轄14個行政村,126個村民小組,3.6萬余人,鎮域面積約7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2萬畝。鎮域區位優勢明顯,富雷、底張、到莊、峪梅四條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境內北周文帝宇文泰成陵、唐中宗李顯定陵、唐文宗李昂章陵、桑園唐代官窯遺址、明代百尺土橋以及唐節愍太子李重俊墓等文物旅游資源豐富。石刻、花椒、柿子等支柱產業布局明晰,金銀花……。 |
留古鎮位于陜西省富平縣城東南10公里處,溫泉河東岸,南接閻良康橋,東臨張橋鎮,北依劉集鎮。東西南北寬約7公里,總面積49平方公里。轄孝義、大眾、呂蘭、義合、聯合、惠高、賀蘭、郭川、三寨、皇甫、留古、汝林12個行政村,114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3.2萬人,耕地面積6.5萬畝。留古鎮人民政府屬縣財政全額預算行政單位。單位主要管理留古鎮域經濟和社會事務發展,指導轄區12個行政村的經濟和社會事務發展,維護……。 |
齊村鎮位于富平縣城西北15公里處,分別與宮里鎮、莊里試驗區、淡村鎮、東華街道接壤。全鎮總面積46.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66.67公頃,現轄13個行政村99個村民小組。2019年,全鎮總戶數8005戶,總人口32180人。居民以漢族為主,并有回族等少數民族居住。產業以農為主,主產小麥、玉米,其次是花椒、柿子、蘋果、葡萄、九眼蓮等多種經濟作物和奶山羊養殖。于2009年9月撤鄉設鎮,政府所在地為澇池……。 |
富平縣轄鎮。1961年建華陽公社,1984年改張橋鎮。位于縣境東南隅,距縣城19公里。面積66平方公里,人口3.1萬。西(安)韓(城)鐵路、西(安)延(安)鐵路和西(安)張(橋)鐵路過境。轄東街、巨賢、蘇吳、原李、原馬、念田、華張、鐵門、永慶、南坪、甘井、北莊12個村委會。農業主產小麥、玉米、棉花、油菜子。境內鹵泊灘鹽堿地帶盛產芒硝。.……。 |
梅家坪鎮位于富平縣城西北25公里處,北與銅川新區、耀州區相鄰,西與三原縣接壤。梅家坪鎮人民政府位于洪水村街道,屬正科建制,全鎮在編在崗58人,于1996年12月撤鄉建鎮,由原洪水鄉和原長春鄉北楊、文昌兩個行政村合并而成,是原洪水鄉政府所在地。全鎮轄9個行政村,50個村民小組,3.09萬人,全鎮總面積26平方公里。梅家坪鎮是富平縣西北部邊陲經濟重鎮、紅色革命老區,屬國家命名的綠色無公害蘋果優生區,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