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成立,命名并沿用至今。 |
錦江1934年屬官潯聯保(1940年改為官潯鎮)的市場保,1944年改為錦江保。 新中國初期屬第三區的官潯鎮所轄。 1958年9月屬長橋公社的錦江大隊。 1984年8月屬長橋鄉的錦江村。 1985年5月屬從長橋鄉分出增設的官潯鄉錦江村。 1990年4月鄉改為鎮,為屬官潯鎮的錦江村。 自命名起沿用至今。 |
西北1934年屬官潯聯保(1940年改為官潯鎮)的西行、北行二保,1944年合并為西北保。 新中國初期屬第三區官潯鎮所轄。 1958年9月屬長橋公社的西北大隊。 1984年8月屬長橋鄉的西北村。 1985年5月從長橋鄉分設官潯鄉,屬官潯鄉西北村。 1990年4月鄉改鎮,屬官潯鎮西北村。 自命名起沿用至今。 |
下爐民國29年屬官潯鎮的霞爐保,民國33年西山(今屬龍海東泗鄉)合并于下爐,稱爐山保。 新中國初期,下爐屬第三區(官潯區)大溪鄉。 1955年與霞帳合并為爐霞鄉。 1956年10月,爐霞鄉合并于官潯鎮。 1957年3月,官潯鎮改屬于長橋區。 1958年9月,屬長橋公社的下爐大隊。 1984年9月屬長橋鄉下爐村。 1985年5月,屬從長橋鄉分設的官潯鄉(1990年4月改為鎮)下爐村,自命名起沿用至今。 |
紅霞民國時期屬官潯鎮的洪霞保。 新中國初期合下爐村組成屬于第三區(官潯區)的爐霞鄉。 1958年9月,屬長橋公社的洪霞大隊。 1984年8月屬長橋鄉的洪霞村。 1985年5月屬從長橋鄉分設的官潯鄉所轄的洪霞村。 1990年4月改為鎮,屬官潯鎮所轄的洪霞村,后又更名為“紅霞村委會”并沿用至今。 |
趙厝民國時期屬官潯鎮的趙厝保。 新中國初期為官潯鎮所轄,1958年屬長橋公社趙厝大隊。 1984年屬長橋鄉的趙厝村。 1985年5月起屬官潯鄉(1990年4月鄉改為鎮)所轄的趙厝村,自命名起沿用至今。 |
康莊清順治年間設橫口保,康熙三十九(1760年)與橫內保(長橋、溪仔一帶)合并為橫內口保。 1934年設橫口保,屬于第四區(又稱北區)橫口聯保。 1940年,撤銷“區”一級,橫口聯保與長橋聯保合并為長橫鄉。 1944年橫口保改名康莊保,長橫鄉改名長橋鄉。 新中國初期,于1952年成立屬于第三區的橫口鄉。 1956年,第三區改稱官潯區,橫口鄉改名康莊鄉。 1958年9月,屬長橋公社的康莊大隊。 1984年8月屬長橋鄉的康莊村。 1985年5月從長橋鄉分設官潯鄉,屬官潯鄉康莊村。 1990年4月鄉改鎮,屬官潯鎮康莊村。 自命名起沿用至今。 |
省爐民國時期屬康莊保所轄。 新中國初期為康莊鄉所轄。 1958年9月屬長橋公社康莊大隊所轄。 1961年從康莊大隊分出設立省爐大隊。 1984年8月屬長橋鄉的省爐村。 1985年9月改屬從長橋鄉分設的官潯鄉(1990年4月鄉改為鎮)省爐村,自命名起沿用至今。 |
溪坂1934年設溪坂保,屬橫口聯保。 1940年改屬由橫口、長橋二聯保合并而成的長橫鄉(1944年改名長橋鄉)。 新中國初期,溪坂屬第三區(官潯區)溪西鄉,1958年9月屬長橋公社溪坂大隊。 1984年9月為屬長橋鄉溪坂村。 1986年5月屬官潯鄉(1990年4月改為鎮)溪坂村。 自命名起沿用至今。 |
春建民國時期屬長橋鎮溪西保(今東升、友愛一帶舊稱“溪仔”,春建村的主體是“西邊”自然村,各取地名的頭一字為保名)。 新中國初期屬十一區(后改稱長橋區)庵內鄉(后改為溪西鄉)所轄。 1955年9月,撤銷長橋區,溪西鄉改屬官潯區管轄。 1958年9月,屬長橋公社春建大隊。 1984年9月屬長橋鄉的春建村。 1985年5月,屬官潯鄉(1990年4月改為鎮)管轄的春建村,自命名起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