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河北省綠化委員會、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河北省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開展省級森林鄉村評價認定工作的通知》(冀綠字〔2023〕6號)要求,經各市(含定州、辛集市)、雄安新區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共同審核把關、評審、公示后,共推薦省級森林鄉村候選村191個。省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對各市推薦報送的候選村材料和視頻資料進行了初核,組織專家打分、抽調技術人員進行了實地抽查核驗。經審核,擬認定新樂市邯邰鎮西張村等173個候選村為2023年度省級森林鄉村。 |
閻家坊子村是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小王果莊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30628105204。 |
黃家村是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高嶺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30631106213。 |
史家寨鄉凹里村轄10個自然村(包括西凹、東凹、北凹、張家凹、下莊、南溝、窯溝、橫嶺會、楊樹底、西家溝),總面積23.33平方公里,耕地 1120 畝。全村總人口472戶1347人,村兩委班子9人,其中支部5人,村委4人,黨員74人,村民代表33人。……。 |
明初建村,因位于北郭丹村東,故名。東郭丹村位于蠡縣東北部,距縣城40余里,與高陽縣接壤,235省道穿村而過,距保滄高速2公里,交通便利。東郭丹村位于北郭丹鎮最東部。全村耕地面積1480畝,人口有1067人,黨員41名,黨支部成員5人。……。 |
據查,該村始建于東漢,因地處蠡吾故城之東故名。城東村位于城東鎮中部,村內共1490多戶,人口達3800余人,耕地面積5000余畝,村內以種植苗木為主。 ……。 |
柳家溝村地處唐縣北部深山區,距縣城80公里,距離保淶公路2公里,交通較為便利,全村174戶509人,轄6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400畝,荒坡面積2.7萬畝。黨員35名,村民代表21名,村支部7人,村委會3人,交叉任職,班子健全,分工明確。村中心建有村民文化活動廣場一處,標準化衛生室一所,村醫1人。 ……。 |
柴廠村隸屬于梁格莊鎮,全村315戶,1122人,共有5個自然莊,是非貧困村,全村有貧困戶39戶108人,其中脫貧戶33戶101人,未脫貧戶6 戶7人。全村務工人員508人,其中本地務工208人,外出務工300人。 ……。 |
黃土嶺村縣城西北20公里處,全村119戶、32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3戶,47人。山場面積30000畝,耕地面積901畝。黨員33人,村兩委干部6名。 ……。 |
小口頭村位于曲陽縣城西北部方向,距離縣城20千米,緊鄰241省道 ,距離鄉政府所在地3.5千米。全村國土面積10平方千米,山場面積4000余畝,主要分布在村北及村南。耕地面積830畝,其中水澆地400畝,旱地430畝,村“兩委”班子成員8人,其中支部成員7名,村委會成員2名,年齡在30-60歲之間,均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全村有中共黨員65名,村民小組8個,村民代表16人。全村共有345戶,1553……。 |
據查,明初建村,因該村北面有銀礦,此處是開礦的停車場,故名車場,后為書方便改村名為車廠。1957年前屬易縣,1957年后歸滿城縣,1962年歸易縣,1974年歸滿城至今,1947年土改,1953年成立互助組,1954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成立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西原嶺西人民公社,1961年屬長角臺公社,1984年為長角臺鄉,1996年撤鄉并鎮長角臺鄉與高士莊鄉屬劉家臺鄉至今。車廠村位……。 |
明初,張姓遷此定居,聚戶成村取名張莊,萬歷年間聶姓一人做了縣官,故以姓氏改為村民為聶莊。因該村民委員會位于聶莊,主要負責該村的村務工作,故命名聶莊村民委員會。1949年到1956年由初級社轉為高級社;1958年屬東風人民公社;1953年為樊莊人民公社聶莊大隊;1983年樊莊人民公社聶莊大隊改為焦莊鄉聶莊村民委員會至今。聶莊村位于南二環東行、魯莊村東側,村莊面積189畝,人口990人,特色:2014……。 |
白溝鎮黃莊村位于義和莊鄉道花梓營村村東,主要以箱包生產加工為主導產業。村莊占地面積80多畝,耕地370畝,全村共61戶215人,黨員11人,村民代表5人,兩委班子5人,基層組織健全,村“兩室”面積110平米。 ……。 |
梁口村坐落于官莊鄉政府東部5公里處,村莊位于捷地減河南北兩側,東與何橋接壤。現有總人口1450人,耕地3200畝,本村以種植玉米、小麥為主。……。 |
郝村鎮林莊村位于郝村鎮西4公里處,柏油路直接通村,全村耕地1260畝,508人,黨員17名。村內土地以黑土為主。1983年至2010年村莊占地面積由185畝增加到231畝,有深機井4眼,灌溉面積1018畝,2010年糧食產量達到1200 噸。據第三、四、五、六次人口普查統計,該村人口總數是459人、477人、492人、508人。據傳: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林姓由山西洪洞縣奉詔遷此立村,以姓……。 |
牛村始建于唐朝末年,因龐、火、張三姓居住成三角形,故名為三角村。后逐漸連成片,據傳有一古牛,每天夜間出來到大坑喝水,白天不知去向,故改名古牛仙莊,后稱牛村。牛村兩委班子健全,村干部10名,黨員80名,村民代表24名,全村總戶數600戶,總人口2255人,村莊占地面積1200余畝,人均耕地面積1.99畝,人均純收入7563元/年。牛村以農業為主并附帶商業,大部分以爐具加工、特色農業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