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由湖塘村和湖塘居委會合并而來,故名。 |
賓舍村由原湖濱、賓舍、幸來、板橋四個村合并而成。取原賓舍村名字作為行政村名字。 |
相傳大禹治水,把一個大湖變成了現在這塊平地,故名為夏澤。 |
銅井湖山凹中有一口井,叫“銅井”,是一口千年古井,傳說此井之水直通諸暨店口鎮,故名。 |
據《紹興縣志》載:古城村系越王允常古城。又載:古城嶺在縣(現市區)西南50里,傳系越王允常筑城處。縣志還記載,湖塘境內傳有“古城”今為古城村。 |
古時“陌”又通作“佰”,形容眾多;又因此處山坳甚多,為之“塢”。先民在此山坳間建村而居,故稱陌塢。 |
興華村是從1956年建社時,根據當時國家新華通訊社而取新華社,后分別稱新華生產隊、新華大隊,1983年成立村委會時改為興華村。 |
五豐村由鑒江村和大塢村合并而成,1956年合并建立五豐高級社,共有5個自然村組成,當時由于大興農業,借五谷豐登為吉祥語,因而取名為五豐社。2003年5月行政村規模調整時,又予以重用。 |
湖中村由原畈里邊村、傅家塢村和新愛村合并而成,湖中村是湖塘街道中部取名為“湖中村”。 |
據傳夏禹治水會諸侯于會稽,防風氏后至,乃誅之。防風氏身長三丈,刑者不及,乃筑高臺戮之,故名“刑塘”,后雅稱“型塘”。1992年前又為型塘鄉政府所在地,故名。 |
香林村由林牧場村和西路村合并而成,原西路村的祖輩們種植大量的桂花樹,形成全國最大的古桂花樹群之一,大香林風景區坐落在本村區域內,故取名為香林村。 |
因村位于型塘嶺嶺腳下,故名“嶺下”。 |
永聯村顧名思義為永遠聯在一起。 |
永信村于2003年5月行政村規模調整時由豐里村、干溪村、湖庵村合并而成,因屬永信水庫下游,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