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成立平武縣古城場鎮居民委員會,2012年成立場鎮社區。 |
清朝屬古城鄉團,1929年屬古白高團練公所,1935年4~6月,屬古城鄉蘇維埃,1936年屬古白高聯保,1940年屬古城鎮,1950年10月屬古城鄉,1954年9月屬古城鎮,1956年2月屬古城鄉,1958年10月后屬古城人民公社,為火炬大隊,1984年3月后屬古城鄉,改為火炬村,1992年屬古城鎮至今再無變化。 |
清朝屬古城鄉團,1929年屬古白高團練公所,1935年4~6月,屬古城鄉蘇維埃,1936年屬古白高聯保,1940年屬古城鎮,1950年10月屬古城鄉,1954年9月屬古城鎮,1956年2月屬古城鄉,1958年10月后屬古城人民公社,為民權大隊,1984年3月后屬古城鄉,改為民權村,1992年屬古城鎮至今再無變化,現村委會駐地位于張家灣組。 |
清朝屬古城鄉團,1929年屬古白高團練公所,1935年4~6月,屬古城鄉蘇維埃,1936年屬古白高聯保,1940年屬古城鎮,1950年10月屬古城鄉,1954年9月屬古城鎮,1956年2月屬古城鄉,1958年10月后屬古城人民公社,為朝陽大隊,1984年3月后屬古城鄉,改為朝陽村,1992年屬古城鎮至今再無變化,村委會駐地位于觀音堂組。 |
清朝屬古城鄉團,1929年屬古白高團練公所,1935年4~6月,屬古城鄉蘇維埃,1936年屬古白高聯保,1940年屬古城鎮,1950年10月屬古城鄉,1954年9月屬古城鎮,1956年2月屬古城鄉,為柏林寺大隊,1958年10月后屬古城人民公社,為柏林寺大隊,1980年改為柏林大隊,1984年3月后屬古城鄉,改為柏林村,1992年屬古城鎮至今再無變化。 |
原名為李家河,清朝屬古城鄉團,1929年屬古白高團練公所,1935年4~6月,屬古城鄉蘇維埃,1936年屬古白高聯保,1940年屬古城鎮,1950年10月屬古城鄉,1954年9月屬古城鎮,1956年2月屬古城鄉,1958年10月后屬古城人民公社,為三合大隊,意為天地人三合,1984年3月后屬古城鄉,改為山河村再無變化。 |
1929年屬古白高團練公所,1935年4~6月,屬古城鄉蘇維埃,1936年屬古白高聯保,1940年屬古城鎮,1950年10月屬古城鄉,1954年9月屬古城鎮,1956年2月屬古城鄉,1958年10月后屬古城人民公社,為青林大隊,1984年3月后屬古城鄉,1992年屬古城鎮,為青羊村,至今再無變化。 因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撤銷石馬村,將其村級建制劃歸青羊村,活動陣地為原青羊村村委會。 調整后新的建制村范圍為原青羊村、石馬村。 |
清朝屬古城鄉團,1929年屬古白高團練公所,1935年4~6月,屬古城鄉蘇維埃,1936年屬古白高聯保,1940年屬古城鎮,1950年10月屬古城鄉,1954年9月屬古城鎮,1956年2月屬古城鄉,1958年10月后屬古城人民公社,為勝利大隊,1981年更名為勝利大隊,1984年3月后屬古城鄉,改為陽南村,選舉成立村民委員會。 |
清朝屬古城鄉團,1929年屬古白高團練公所,1935年4~6月,屬古城鄉蘇維埃,1936年屬古白高聯保,1940年屬古城鎮,1950年10月屬古城鄉,1954年9月屬古城鎮,1956年2月屬古城鄉,1958年10月后屬古城人民公社,為前鋒大隊,1984年3月后屬古城鄉,改為沙坪村,1992年屬古城鎮,因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調整后新的建制村范圍為原又新村、沙坪村。 |
清朝時屬白草鄉團,1929年隸古高團練公所,1935年4-6月,中國工農紅軍在此建白草鄉蘇維埃政府,1936年隸古高聯保,1940年隸古城鎮,1945年置廣益鄉,1951年屬白草鄉,1958年屬白草人民公社,為建新大隊,1984年屬白草鄉,1992年經撤鄉并鎮,屬古城鎮。 因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撤銷石坪村,將其建制劃歸建新村,活動陣地為原石坪村村委會。 |
清朝時設白草鋪,仙鳳場,后設白草鄉團,1929年隸古高團練公所,1935年4-6月,屬白草鄉蘇維埃政府,1936年隸古高聯保,1940年隸古城鎮,1945年屬廣益鄉,1951年屬白草鄉,1958年屬白草人民公社,為和平大隊,1980年更名為白草大隊,1984年屬白草鄉,改為白草村,1992年經撤鄉并鎮,屬古城鎮。 因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撤銷桑坪村、玉村,將其建制劃歸白草村,活動陣地為原白草村村委會。 |
1949-1983年紅巖村曾用名新華,在清朝時屬水田河鄉團,1929年屬田龍團練公所,1935年屬水田河鄉蘇維埃,1936年屬田龍聯保,1940年廢聯保,屬徐田鄉,1942年屬田龍鄉,1952年屬水田鄉,1958年10月成立水田人民公社,1984年3月仍改為水田鄉,置紅巖村。 1992年12月因建制調整,撤水田鄉,建古城鎮,設古城鎮水田辦事處,1995年12月重建平武縣水田鄉,2008年5月恢復建立水田羌族鄉。 因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撤銷五里村,將其并入紅巖村,活動陣地為原五里村村委會駐地。 調整后新的建制村范圍為原五里村、紅巖村。 |
清朝時屬水田河鄉團,1929年屬田龍團練公所,1935年屬水田河鄉蘇維埃,1936年屬田龍聯保,1940年廢聯保,屬徐田鄉,1942年屬田龍鄉,1952年屬水田鄉,1958年10月成立水田人民公社,為沙河村,1984年3月仍改為水田鄉,1992年12月因建制調整,撤水田鄉,建古城鎮,設古城鎮水田辦事處,1995年12月重建平武縣水田鄉,2008年5月恢復建立水田羌族鄉。 |
在清朝時屬水田河鄉團,1929年屬田龍團練公所,1935年屬水田河鄉蘇維埃,1936年屬田龍聯保,1940年廢聯保,屬徐田鄉,1942年屬田龍鄉,1952年屬水田鄉,1958年10月成立水田人民公社,為海號大隊,1984年3月仍改為水田鄉,設海號村。 1992年12月因建制調整,撤水田鄉,建古城鎮,設古城鎮水田辦事處,1995年12月重建平武縣水田鄉,2008年5月恢復建立水田羌族鄉。 |
在清朝時屬水田河鄉團,1929年屬田龍團練公所,1935年屬水田河鄉蘇維埃,1936年屬田龍聯保,1940年廢聯保,屬徐田鄉,1942年屬田龍鄉,1952年屬水田鄉,為復興大隊,1958年10月成立水田人民公社,為民主大隊,1984年3月仍改為水田鄉,為五龍村,1992年12月因建制調整,撤水田鄉,建古城鎮,設古城鎮水田辦事處,1995年12月重建平武縣水田鄉,2008年5月恢復建立水田羌族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