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拆鄉并鎮時新成立常青居委會,一直沿用此名,未更名。 |
清末明初為林家沖,1949年前為平峰小鄉,1958年為平峰大隊,屬大水公社,1984年公社改為鄉建制,更名為平峰村,屬大水鄉,辦公地點位于王莊組;1992年隸屬官莊鎮;2005年將橫河村、香山村并入平峰村,辦公地點位于林莊組。 |
1949年前,官莊村叫官莊保,隸屬于官莊鄉,1958年設立官莊公社,官莊村更名為官莊大隊,駐址在官莊老街,1983年公社改鄉建制,將官莊大隊更名為官莊村,隸屬官莊鄉,駐址官莊村官莊組,1992年3月撤區并鄉,設立了官莊鎮,官莊村隸屬于官莊鎮,2005年5月將官莊鎮原駝嶺村整建制并入官莊村,設立新的官莊村,沿用至今未更名,未遷址。 |
村莊始建于清初,1949年前屬于和樂堡,1949年后隸屬官莊鄉,1958-1982年隸屬官莊公社,1983年成立水貴鄉,隸屬水貴鄉。 2004年因區劃調整水貴鄉劃入官莊鎮,2005年栗園村樂平村合并為樂平村,隸屬官莊鎮。 |
日光村1949年前叫后沖保,1949年后更名為日光村,隸屬于后沖鄉,1958年—1983年隸屬于后沖公社,更名為日光大隊,村址在日光村關帝廟;1984年因公社改鄉建制,更名為日光村,隸屬于后沖鄉;2004年因區劃調整,后沖鄉整建制并入官莊鎮;2005年將原后沖鄉友誼村并入日光村,村址在日光村祠堂組,隸屬于官莊鎮,沿用至今未更名,未遷址。 |
1949年前屬官莊堡、和平堡兩部分,1958年把部分兩保合并組建成和平大隊,隸屬于官莊鄉,1984年公社改鄉建制,為官莊鄉金城村,1992年屬官莊鎮。 |
1949年前稱孔士堡,1949年后叫孔士村隸屬后沖鄉,1958年-1982年更名為孔士大隊,隸屬后沖公社,1983年更名孔士村隸屬后沖鄉。 2004年區劃調整,后沖鄉并入官莊鎮,2005年大廟村孔士村合并為孔士村隸屬官莊鎮,村部駐原孔士村大田組,之后未遷址未改名。 |
1958年為光明大隊,新華大隊,隸屬于大水人民公社。 1981年從大水人民公社劃出新華大隊,官莊人民公社劃出水貴,升旗,樂平大隊,成立水貴人民公社。 1984年廢除公社制光明大隊改為拗口村,隸屬于大水鄉,新華大隊改為魯灣村,隸屬于水貴鄉。 1992年撤官莊鄉、大水鄉建立官莊鎮,拗口村隸屬于官莊鎮,2004撤水貴鄉、后沖鄉、官莊鎮建立官莊鎮,魯灣村隸屬于官莊鎮。 2005年將坳口村、魯灣村整建制合并,設立光華村,隸屬于官莊鎮至今。 |
1949年前,為馬平保,隸屬于官莊鄉;1958年設立官莊公社,壇畈村更名為壇畈大隊;1984年公社改鄉建制,將壇畈大隊更名為壇畈村,隸屬官莊鄉;1992年3月撤區并鄉,設立官莊鎮,壇畈村隸屬于官莊鎮;2005年村部遷址到月形,沿用至今未更名,未遷址。 |
始建于清朝初期,原為原始森林,村名唱歌壯膽進村,取名“歌園”,民國初期本村為戰場,改名“戈元”。 1949年前叫戈元堡,隸屬官莊鄉。 村堡在余氏五房祠堂。 1958年至1983年官莊鄉改為官莊公社,村址在黃泥塝,隸屬官莊公社,更名戈元大隊。 1983年實行鄉、村建制,戈元大隊更改名戈元村,隸屬官莊鄉。 1992年撤區并鄉,撤官莊鄉、大水鄉建立官莊鎮;2004年撤水貴鄉、后沖鄉、官莊鎮建立官莊鎮。 2005年并村時戈元村保留,隸屬于官莊鎮。 2008年村駐地遷至戈元大橋河灣組,沿用至今未更名。 |
水貴村由1949年前里仁保和新民保大部組成;1949年后,隸屬于官莊鄉,更名為水貴村,1958至1982年隸屬于官莊公社,更名為水貴大隊,1983年成立水貴鄉,更名為水貴村,2004年因區劃調整,水貴鄉整建制并入官莊鎮,隸屬于官莊鎮,村駐地在長屋組,2005年并村是保留,沿用至今未更名,未遷址。 |
1949年前,西嶺堡,1949年后1958年-1983年西嶺大隊,隸屬后沖公社。 1984年初公社改為鄉(鎮)建制,西嶺大隊改為西嶺村,隸屬后沖鄉。 2004年因后沖鄉并于官莊鎮,西嶺村隸屬官莊鎮至今未更名未遷址。 |
1949年后1958年-1982年為楊莊大隊,隸屬后沖公社,辦公地址為楊莊村塘后組。 1984年后沖公社改為后沖鄉,楊莊大隊改為楊莊村委會,隸屬后沖鄉。 2004年潛山縣區劃調整,拆后沖鄉并入官莊鎮,楊莊村隸屬官莊鎮,2005年并村時保留,地名沿用至今。 |
1949年前屬水貴鄉,叫里云保和新民保。 1949年后,建立公社制,原水貴鄉撤除,成立升旗大隊,隸屬官莊公社,1983年又成立了水貴鄉,隸屬水貴鄉,升旗大隊更名為升旗村,2004年水貴鄉并入官莊鎮,隸屬官莊鎮。 村駐地至今未遷址,未更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