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涌鎮位于汕尾市城區東北部,瀕臨品清湖,東與-開發區毗鄰,西與汕尾市區接壤,南與捷勝鎮相連,北與海豐縣交界。鎮政府駐地東涌村,距市區6公里。東涌鎮轄有15個村委51個自然村,國土面積103平方公里,人口5.56萬人,有港澳臺胞和海外僑胞近1萬人。2005年,全鎮社會總產值11.56億元,其中工業產值7.95億元,農業產值1.8億元,人均年收入4035元。歷史沿革:1950年建政,屬海豐縣第五區、第……。 |
紅草鎮位于汕尾市城區北部,地處長沙灣畔出海口處,距市區中心約11公里,是全區的政治、經濟、交通、商貿、農業中心鎮。全鎮面積69.73平方公里,海岸線13.6公里,下轄14個村和1個社區,共57個自然村,2006年總人口40603人,其中農業人口34358人,非農業人口6245人。 一、有較好的人文優勢紅草人民純樸勤勞,積極向上,港澳臺同胞共17000多人,為紅草各項事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二、有……。 |
捷勝鎮位于汕尾市城區東南部沿海,東與-接壤,瀕臨大海,一面向海,三面環山,轄區面積約52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2公里。全鎮有14個行政村,4個社區,共35個自然村。現有總人口53220人,其中農業人口41951人,漁業人口4584人,非農業人口6685人。2005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61380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5256萬元,農業總產值16124萬元,人均年收入3927元。 農業:全鎮耕地面積約10……。 |
馬宮街道地處-畔,位于汕尾市區西側,東與紅草鎮、香洲街道接壤,西北隔長沙灣與海豐縣百安半島相望。一直以來,馬宮街道是汕尾市的沿海漁業鎮,區內有聞名的天然“文明漁港”——馬宮漁港。全街道轄區面積22.63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5公里,下轄6個行政村和1社區居委、24個自然村。全街道總人口1.93萬人。深汕高速公路長沙灣出入口在轄區內開口,距離市區10公里路程。2006年,全街道工農業總產值達72524……。 |
鳳山街道地處汕尾市區東南部,瀕臨品清湖,舊屬海豐縣汕尾鎮,1988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原汕尾鎮,建市設區,分設三個街道辦事處,1989年2月12日經上級批準成立鳳山街道辦事處(鎮級),是以原汕尾鎮老區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市、區政府所在地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總面積21.09平方公里,轄11個社區居委會和3個漁農村委會,2006年底,戶籍人口75697人,其中非農人口占93.9%,農業人口占4……。 |
香洲街道于一九八九年五月建立(原香洲公社),位于市區中心地帶,依山臨海,東連東涌鎮、鳳山街道,南鄰新港街道,西接馬宮街道,北與紅草鎮交界,總面積20.8平方公里,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市、區黨政辦公所在地,轄十二個居委會,兩個村委會,現總人口97256人,其中外來人口29246人。二00六年全街道工農業總產值135449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31114萬元,“兩稅”收入5703萬元,……。 |
汕尾市城區新港街道成立于1989年4月,范圍以二馬路、通航路、汕馬公路為界,沿汕尾港東西兩岸分布,總陸地面積17.03平方公里。轄5個村委會(芳榮、新港、紅衛、前進、東風)和5個居委會(立新、新園、海濱、海港、金海),總人口47852人,其中漁業人口22017人。新港海洋資源豐富。新港海岸線長35公里,汕尾港又是國家一級漁港,常年盛產鮑魚、龍蝦、石斑、鯧魚、海膽,對蝦等100多種優質高值水產品。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