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濱河新區轄區的政務。 |
西沙街道位于神木市城區西郊,是神木撤縣設市新設置的街道。 |
神木歷為古麟州治,故名。名稱沿用至今。 |
地處迎賓路,故命名迎賓路街道辦事處。 |
據史載,永興因永興堡而得名。始建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巡撫余子俊遣鎮羌指揮宋祥置城于山上,是明長城延綏鎮東路神木道所轄九營堡之一。以此地自古為交通要道,舊稱“塘路”。隋、唐、宋曾于此地設“黑城兒”,后改為永興堡。戰事停息后,村民移居山下,形成集市之村,人們寄希望生意興隆,故稱此名。 |
位于神木縣縣城西郊,二郎山以西,以神木縣城在窟野河西有東西走向的芹河(原名稱),習慣口語為西溝,故而得名。 |
明正統四年(1439年)在此筑堡,因當地高姓居多而得名。 |
因地處晉、陜、蒙商旅常經之處,曾有連姓人家在山塔下開店而得名。 |
相傳清代有孫姓人家居烏蘭木倫等河交匯岔地而得名。 |
因處川塌之地且多長柳林得名大柳塌,后“塌”諧音為“塔”而得今名。 |
因轄境有花石崖得名。 |
早年曾稱雞圪坨,地形成盆狀,村居中得名中雞。 |
因早年在河川居住成村時多為賀姓而得名。 |
爾林兔源自蒙古語,意為“水草肥美的地方”,依轄地特點取其意而得名。 |
原名萬戶峪,相傳漢代曾有萬戶侯住此,從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始為區、鎮人民政府駐地,1950年簡為今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