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望江縣漳湖鎮各村社區情況介紹

望江縣漳湖鎮各村社區情況介紹

望江縣漳湖鎮六合村地處長江中下游,介于長江安慶段和九江段之間,濱江臨湖。望江縣北大門,北與安慶市大觀區毗鄰。東臨長江黃金水道與池州市東至縣隔江相望,南與本鎮(國家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回民村相依,西是大漳湖腹地。盛產優質糧、棉、油以及特色水產品、畜禽產品。六合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6.90261,北緯30.344287。地處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6.5度;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日照時間長,年平均日照時間近2000小時,無霜期254天。以東北風為主,春末及盛夏多偏南風。村內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環境幽雅,氣候優良,生態宜人。圩內地面高程11.50~14.50m之間,典型長江沖積平原,村地形大體是東高西低“梳子狀”,

解放前名為王家墩,零星坐落著方家墩、胡家墩、汪家墩、畢家墩、黃家墩、謝家墩。當時土地貧瘠,人煙稀少,江水肆虐,血吸蟲害十分嚴重。“家住王家墩,肚子往前伸(血吸蟲病),馬蘭當大米,豆腐當大葷。”這首當時流行的民謠是對解放前六合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六合村解放后命名順泉村繼后更名為(當時是六個小圩口合并)六合村,二〇〇四年與聯建村合并。

如今的六合村全村共有農戶1238戶,總人口5032人,總面積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193畝),分六大組,46個村民小組。村兩委成員7人,村兩委中大專以上學歷3人。村黨總支下設3個支部,黨員111人。與本鎮的回民、紅湖、大灣、日星、中洲等村相鄰。

聯系方式:7300000

辦公地址:漳湖鎮六合村村部

辦公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  下午14:30—17:30)。

漳湖鎮回民村濱江臨湖,是望江縣唯一的少數民族聚居村,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1830年由安慶、九江一帶躲避戰亂、災荒遷來的5戶回民在此依江而居,魚牧為生,逐漸繁衍而成村落,為望江縣回民之始。渡江戰役中,回民村老一輩穆斯林積極擁軍支前,組成127人的“回民渡江船工突擊隊”,護送大軍渡江,受到二野五兵團的嘉獎,并授予“伊斯蘭的英雄”光榮稱號。

全村黨員43人,其中:長年外出務工黨員8人,婦女黨員8人,45以下黨員13人,60歲以上黨員19人;村兩委成員4人,其中女同志1人。

村部情況:村級活動場所約600平方米,其中黨員活動室100平方米,為民服務大廳60平方米。

自然資源:回民村有耕地面積3500畝,其中水稻面積900畝,經濟作物面積2600畝。土地流轉面積1056畝,可開發利用資源有:濃郁的民族風情,鮮明的紅色歷史,優美的田園風光,特色的餐飲文化。

產業情況:回民村的產業發展分為兩大塊,一塊是傳統農業以種植糧棉油為主,另一塊是逐步發展壯大牛、羊養殖、木本油料、瓜萎種植、鄉村游等特色產業。無村辦集體企業,村內有一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一個家庭農場、五個農業專業合作社,本村從業人數約300人,個體工商戶10戶。

村級集體經濟:無經營性集體資產,村級集體固定資產300萬元左右,村級負債150萬元。村級集體經濟年純收入7萬元,主要來源是:財政轉移支付。

農民經濟收入:農民經濟收入以產業務工、外出打工收入為主。

獲得榮譽:

2014年兩次被省政府授予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

2011年被省計生委授予“人口和計劃生育基層群眾自治千村示范”單位;

2012年榮獲安慶市首屆最美鄉村稱號;

2014年被國家民委命名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2015年被評為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省級森林村莊;

2012年被省委宣傳部、省委統戰部、省民委授予“安徽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2014年安慶市市委、市政府授予“安慶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5年安慶市廉政文化建設示范村.

2011、2014、2015年縣“五個好”黨組織.

2012年全縣中心村建設“先進集體”

特色亮點工作:

一、彰顯民族特色

根據特色村寨建設總體規劃,通過特色民居一期、二期等工程的建設,具體實施了環境整治、文化廣場、特色風情一條街;建成了望江縣渡江戰役—伊斯蘭英雄紀念館、組組通水泥路;完善便民服務、清真飲食、村莊綠化、亮化、民族風情一條街等建設工程,進一步濃郁特色風情,穩步建設特色回民村寨。

二、發展特色產業

根據回民傳統種養殖習俗,并依托民俗風情、歷史文化、生態田園,著力發展特色種、養產業,逐步開發特色村寨旅游。

一是大力發展牛羊養殖。逐步將我村特色養殖建成全縣沿江片區特色產業園,目前3個養殖大戶成立了望江縣建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資建成了一處規模化牛羊養殖基地,為我村規模化養殖產業拉開了序幕。

二是重點推進薄殼山核桃、瓜蔞種植產業化建設。2016年回民村成立了望江縣順民山薄殼核桃種植專業合作社,建設500畝薄殼山核桃種植基地,農戶以土地入股,村集體組織相關扶持資金入股,發展薄殼山核桃產業,壯大集體經濟,帶動農戶致富;瓜蔞種植在回民灣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下已發展到500余畝。

三是積極發展特色村寨旅游。圍繞“特色回民村、綠色長江岸、金色油菜花”旅游口號,對照旅游鄉村建設標準,通過建設旅游停車場、旅游公廁、休閑度假屋、旅游標識牌,開發農家樂、旅游活動,積極推進特色村寨旅游建設,從而吸引更多的游客體驗農耕文化、感受民族特色、緬懷渡江歷史、欣賞鄉村美景、品味清真美食,促進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此外,我們還創新的將旅游發展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重點引導扶持貧困戶參與農家樂接待活動,幫助貧困戶走上創收、脫貧之路。

三、弘揚特色文化

回民村有著濃郁的民族文化和光榮的紅色歷史。為更好的傳承民族文化和弘揚紅色歷史,我們一直不懈努力,編寫了“民族之花回回,在大雷之畔盛開”一書;2015年開始著手搜集整理回民村民俗文化及發展歷程相關資料,編寫回民村志;2017年2月份新建了抗日飛機殘骸陳列館,宣揚了反侵略的中華民族精神。

聯系方式:7300000

辦公地址:漳湖鎮回民村部

辦公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  下午14:30—17:30)回民村村部。

漳湖鎮紅湖村地處漳湖鎮西北邊緣,屬長江流域武昌湖畔。它西臨武昌湖,東北與漳湖六合村相鄰,南傍雷池鄉;2004年由原紅湖、高塘、新溝三村合并而成,轄43個村民組929戶4097人,黨員106人,黨總支下設兩個黨支部;村兩委成員6人,紅湖村控制面積3.8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0.49萬畝,其中水田0.32萬畝,旱地0.16萬畝,主要農作物是水稻、棉花為主。

村部情況:村級活動場所約434平方米,其中黨員活動室100平方米,為民服務大廳40平方米。

自然資源:紅湖村有耕地面積11092畝,其中水稻面積6500畝,經濟作物面積4592余畝,水面800畝。土地流轉面積3250畝,可開發利用資源有:(如:毗鄰武昌湖旅游景區、農墾文化園、農家樂)。

產業情況:產業主要以農業為主。無村辦集體企業,有上規模養牛基地一個,科技示范大棚一個,木業加工廠。本村從業人數約2620人。有個體工商戶32戶。

村級集體經濟:無經營性集體資產,村級集體固定資產30萬元左右,村級負債70萬元。村級集體經濟年純收入10萬元,主要來源是:

集體水面800畝,集體老村部租賃15間。

農民經濟收入:農民經濟收入以產業務工、外出打工收入為主。

特色亮點工作:整合望江縣重點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紅湖村美麗鄉村中心村。紅湖村要發揮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優勢,開發農村現代農業的多種功能,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使其成為增強村級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增加農戶收入的重要途徑,成為望江縣特色農副產品生產基地、休閑旅游度假勝地。

聯系方式:7300000

辦公地址:漳湖鎮紅湖村村部

辦公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  下午14:30—17:30)。

大灣村位于縣城東北部約40公里處,東臨長江、西依武昌湖,由原來的大灣村、鳥嘴村和新閘村合并而成。現有40個村民小組,全村1144戶,總人口4447人。村黨總支下設2個支部(第一支部、第二支部)、 6個黨小組,全村黨員123人,其中:長年外出務工黨員18人,婦女黨員13人,45以下黨員32人,60歲以上黨員39人;村兩委成員7人,其中女同志2人。

村部情況:村級活動場所約2000 平方米,其中黨員活動室 110平方米,為民服務大廳 40平方米。

自然資源:大灣村有耕地面積15976畝,其中水稻面積7680畝,經濟作物面積3680 余畝,林業(山核桃樹)資源約 2000畝。土地流轉面積 2600畝。

產業情況:產業主要是以種植水稻、油菜、棉花為主,部分村民從事水產養殖、畜禽養殖以及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從事外出務工或經商人員約占全村人口的四分之一,農民年人均純收入6500元,目前全村80%的農民土地已流轉給承包大戶經營。近年來通過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新興產業(山核桃種植)以及招商引資,使村級集體經濟有了一定的收入。無村辦集體企業,境內有招商引資企業望江縣現代漁業科技園基地,占地1200畝,計劃投資3000萬元;薄殼山核桃種植基地2000 畝,投資600萬元;金穗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2600畝,青年鴨種苗基地每年向外提供種苗80萬只,阿明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流轉土地150畝,生態養雞10萬只,本村從業人數約1500人,有個體工商戶 50戶。

村級集體經濟:無經營性集體資產,村級集體固定資產50萬元左右,村級負債 110 萬元。村級集體經濟年純收入15萬元,主要來源是南洲圩承包費可支配收入。

農民經濟收入:農民經濟收入以產業務工、外出打工收入為主。

獲得榮譽:2010年,榮獲“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榮譽稱號;

2012年,獲得安慶市“陽光村務工程”建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2012年,獲得“望江縣農產品標準化示范基地”稱號;。

日星村位于鎮西南約8公里,由原來的漁業、日新和規模村合并面成。現有6個村民小組,全村1250戶,總人口5422人,村總支下設3個支部(一支部、二支部和非公支部)、6個黨小組,全村黨員113人,其中長年外出務工黨員26人,婦女黨員15人,45歲以下黨員32人,60歲以上黨員45人;村兩委成員7人,其中女同志1人。

村部情況:村級活動場所約1800平方米,其中黨員活動室100平方米,為民服務大廳60平方米。

自然資源:日星村有耕地面積2萬畝,其中水稻面積16000畝。經濟作物面積1000畝,土地流轉面積5000畝。

產業情況:產業主要以農業為主,無村辦集體企業,有上規模水果苗圃基地150畝,經果林300畝,本村從業人數約2000人,有個體工商戶40戶。

村級集體經濟:無經營性集體資產,村級集體固定資產100萬元左右,村級負債60萬元。村級集體經濟年純收入2萬元,主要來源是老學校出租。

農民經濟收入:農民經濟收入以產業務工、外出打工收入為主。

獲得榮譽:2014年獲縣“五個好”黨組織,2016年獲縣“先進基層黨組織”。

   聯系方式:7300000

   辦公地址:漳湖鎮日星村村部

辦公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  下午14:30—17:30)。

幸福村位于漳湖鎮北邊,與賽口鎮毗鄰。由原來幸福、上閘、福洲三村合并而成。現有47個村民小組,全村849戶,總人口3756人。村黨總支分第一、二兩個黨支部,共有中共正式黨員近90名。村黨總支下設3個支部,幸福村黨總支第一黨支部、幸福村黨總支第二黨支部、幸福村衛生室黨支部。5個黨小組,全村黨員91人,其中:長年外出務工黨員36人,婦女黨員38人,45以下黨員28人,60歲以上黨員48人;村兩委成員7人,其中女同志1人,大學生村官1人。

村部情況:村級活動場所約520平方米,其中黨員活動室100平方米,為民服務大廳50平方米。

自然資源:幸福村有耕地面積4661畝,其中水稻面積4100畝,林業(楊樹)資源約561畝。土地流轉面積1556畝。

產業情況:產業主要以農業為主。無村辦集體企業,有上規模山核桃基地150畝。本村從業人數約1351人。有個體工商戶32戶。

村級集體經濟:無經營性集體資產,村級集體固定資產30萬元左右,村級負債215萬元。村級集體經濟年純收入3萬元。

農民經濟收入:農民經濟收入以產業務工、外出打工收入為主。

聯系方式:7300000

辦公地址:漳湖鎮幸福村村部

辦公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  下午14:30—17:30)。

中洲村位于鎮西北約5公里,由原來中洲村、中北村和東埂村合并而成。現有34個村民小組,全村1063戶,總人口4623人。村黨總支下設3個支部(支部名稱),全村黨員96人,其中:長年外出務工黨員41人,婦女黨員16人,45以下黨員46人,60歲以上黨員50人;村兩委成員6人,其中女同志1人。

村部情況:村級活動場所約434平方米,其中黨員活動室60平方米,為民服務大廳40平方米。

自然資源:中洲村有耕地面積12750畝,其中水稻面積11205畝,經濟作物面積500余畝,林業(楊樹)資源約1045畝。土地流轉面積5610畝,可開發利用資源有:(如:灘涂水面,三移壩)。

產業情況:產業主要以農業為主。無村辦集體企業,網箱養鱔戶5戶,蓮藕養殖戶1戶,本村從業人數約2451人。有個體工商戶21戶。

村級集體經濟:無經營性集體資產,村級集體固定資產60萬元左右,村級負債123萬元。村級集體經濟年純收入5萬元,主要來源是:村集體農田。

農民經濟收入:農民經濟收入以水稻種植、外出打工收入為主。

聯系方式:7300000

辦公地址:漳湖鎮中洲村村部

辦公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  下午14:30—17:30)。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国产精品第三页 |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综合 | 欧美自拍清纯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综合亚洲色社区 |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