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埠江鎮地處攸縣東部,總面積142.6平方米,轄22個村,3個居委會,263個村民小組,鎮村戶數8987個,總人數30760人,其中農業人口23199人;耕田地面積25849畝,其中水田23424畝;林地總面積17.3萬畝。全鎮有中學3所,在校中學生3千余人;小學12所,8個教學點,在校小學生2700余人。有線電視入戶率35%,程控電話入村率100%,入戶率30%。有醫院2所,衛生技術人員150人……。 |
坪陽廟鄉與湖南坳鄉(析出大瑞1個建制村)成建制合并設立寧家坪鎮,新成立的寧家坪鎮以原坪陽廟鄉和原湖南坳鄉為行政區域,鎮政府設在寧家坪社區,轄區總面積194平方公里,現有總人口5.3萬人,共有21個村(社區)315個村民小組。攸縣轄鄉。1950年屬四區,1956年置坪陽廟鄉,1958年撤鄉并入東風公社,1961年析置坪陽廟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中南部,距縣城45公里,鄉政府駐杏花坪。鄉鎮……。 |
攸縣轄鎮。1950年為二區,1956年置鸞山鄉,1958年為星火公社,1959年更名鸞山公社。1984年復改鸞山鄉,1994年建鎮。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50公里,面積150平方公里,人口2.1萬。鎮政府駐鸞山。轄陶坪、廟下、琴陂、咸弦、咸周、新和、東院、利洞、鄒家坊、上垅、江沖、上坪、江邊、龍會、南源、南岸、皮佳17個村委會和置新居委會。鄉鎮企業有煤礦、運輸、造紙、水泥。農業主產水稻,兼產生豬。……。 |
撤銷鴨塘鋪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江橋街道管轄430223002001 121 江橋社區居委會 430223002002 121 西閣社區居委會 430223002003 121 胡公廟社區居委會 430223002004 121 烏坳社區居委會 430223002005 121 謝家垅社區居委會 430223002006 121 龍湖社區居委會 430223002007 121 譚橋社區居委會 43……。 |
菜花坪鎮的萬美、馬址陂、大和、蘇洲、蘇江等5個建制村劃歸譚橋街道管轄。面積:155平方千米 人口:5.37人 郵編:412316 代碼:430223113全鎮轄1個居委會、31個村委會:菜花;菜垅、菜坪、菜塘、流和、流塘、譚安、譚洲、譚橋、東南、東郊、東聯、蘇西、蘇江、蘇塘、蘇州、旺田、旺龍、青塘、址陂、馬址陂、白龍、白聯、白艷、小塘、潘塘、高塘、高聯、大和、竹美、竹豐、竹萬。鎮0駐。此地原有塊百……。 |
攸縣轄鎮。1950年設淥田鄉,1958年為友誼公社,1961年析置淥田公社,1984年復置鄉,1988年建鎮。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28公里,面積101平方公里,人口3.9萬。鎮政府駐淥田。1817省道過境。轄存聯、存高、存陽、存龍、五一、五豐、五星、樓塘、陂垅、淥田、江塘、江英、江聯、江口、大聯、大洲、群力、群新18個村委會和八角亭、新街2個居委會。鄉鎮企業有運輸、席草編織、建材、飲食等行業。農……。 |
攸縣轄鎮。1950年為丫江鄉,1956年更名丫江橋鄉,1958年改紅旗公社,1961年析置丫江橋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4年建鎮。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34公里,面積99平方公里,人口2.7萬,鎮政府駐堆塘。轄陽家臺、石牛頭、學堂坪、仙石、杉嶺下、廟灣、鐵爐塘、皮沖、增佳臺、嚴湖、良源、河源、盆上、爛木塘、王佳久、雙江、0、皮佳如、新田19個村委會和夏家場居委會。鄉鎮企業有瓷器、鑄造、電珠。……。 |
蓮塘坳鄉位于攸縣縣城東郊,地處攸茶邊界,東連涼江鄉、銀坑鄉,南與茶陵縣虎踞鎮、潞水鎮接壤,北與沙陵陂鄉毗鄰,西臨洣水、攸河,與上云橋鎮、菜花坪鎮隔河相望。全鄉地域總面積97.2平方公里。有山地面積82753畝,耕地面積28286畝,其中水田25000畝,旱土3286畝。轄25個行政村,384個村民小組,7963戶,總人口2.9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91萬人,鄉0所在地同聯村。蓮塘坳鄉是一個典型的……。 |
桃水鎮地處攸縣西部,毗鄰衡東縣榮桓鎮,距縣城18公里,省道S315線穿境而過。全鎮總面積96平方公里,下轄20個村、2個居委會,272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3.5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15萬人,外出務工人員9545人,總耕地面積2.59萬畝,其中水田面積2.33萬畝,旱土0.26萬畝。桃水鎮一方面是一個傳統農業大鎮,本地農業主產稻谷、油茶、牲豬和漁產品。近幾年來,桃水鎮黨委、政府為切實發展本地……。 |
槚山鄉、網嶺鎮1鄉1鎮成建制合并設立網嶺鎮攸縣轄鎮。1950年屬二區,1956年析置網嶺鄉,1958年為衛星公社,1961年析置網嶺公社,1984年建鎮。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30公里,面積95平方公里,人口3.7萬,鎮政府駐網嶺。湘東鐵路、106國道縱貫境內。轄羅家坪、慈頭嶺、楊家洲、里旺、竹實沖、新陂、漣灘、槐塘、西塘沖、東沖、北聯、陶和、龍形、大新龍、小坪、北坪、笙塘、荷葉塘、洞井、宏市、良江……。 |
攸縣轄鎮。1950年屬三區,1956年置皇圖嶺鄉,1958年為東風公社,1961年更名皇圖嶺公社,1984年建鎮。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44公里,面積82平方公里,人口3.3萬。鎮政府駐皇圖嶺。湘東鐵路、106國道縱貫境內。轄雙源、雙泉、瑞泉、陰泉、長嶺、高和、雙和、新和、龍和、共和、湖塘、富厚、龍塘沖、港口、樓下、譚家村、桂閣塘、丹塘、筆塘、筆田、筆增、皇新、皇圖23個村委會和南街、北街、西街3個……。 |
攸縣轄鄉。1950年屬十區,1956年置石羊塘鄉,1958年撤鄉并入八一公社,1961年析置石羊塘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12公里,面積81平方公里,人口3.6萬,鄉政府駐稿薦嶺。轄恒樹垅、南田、郭家洲、杏塘、譚家垅、賀家坪、達水橋、老屋垅、星合、明塘、洲上田、湯家垅、黃家垅、佳臺、佳聯、八合沖、金坑、扶竹沖、羅家橋、老虎巖、市大、界市、杏家臺、花石垅24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 |
大同橋鎮與新市鎮成建制合并設立新市鎮攸縣轄鎮。1950年為新市鄉,1956年為桐樹下鄉,1958年為和平公社,1961年析置新市公社,1984年建鎮。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23公里,面積73平方公里,人口3.2萬。鎮0駐巖背嶺。湘東鐵路、106國道縱貫境內。轄呂家陂、大橋頭、福壽灣、打鼓堆、桐梓、新中、回龍、回武、文和、文明、長茹、山門、觀塘沖、易清潭、新市、新聯、回湖、光明、文普、庚子橋、龍家場、……。 |
菜花坪鎮的萬美、馬址陂、大和、蘇洲、蘇江等5個建制村劃歸譚橋街道管轄。地理位置位于縣城南郊,洣水河河畔,辦事處駐譚橋居委會張家塘組。政區沿革2014年元月成立譚橋街道辦事處,以原江橋辦事處的譚橋、譚州,東塔、東聯、流和、竹豐等為其行政區域。政區劃分轄區總面積36.1平方公里,現有總人口1.79萬人;轄譚橋、東塔、譚洲3個居委會,竹豐村、流和村、東聯村3個村委會;轄123個居(村)民小組。隊伍建設譚……。 |
因街道辦事處駐地設在春聯社區而得名。2014年1月13日,春聯街道辦事處正式掛牌成立。春聯街道位于湖南省株洲市攸縣東城新區,面積25.18平方千米,總人口9588人,轄春聯、春風、雙豐等5個社區和盤龍村,62個村民小組。2014年1月13日,春聯街道辦事處正式掛牌成立。將蓮塘坳鎮的盤龍、春塘龍、巨洲3個建制村劃歸春聯街道管轄……。 |
攸城,古稱梅城,因遍地梅樹而得名。元元貞元年(1295)為清陽鄉清陽里。清順治甲午年(1654),攸縣劃分為30個都,城關屬慶都。民國初年(1912)30都之上增設六鎮一城,一城即縣城,城關屬慶都。民國十九年(1930)廢鎮設區,改都為鄉,城關即一區,亦即慶字鄉。民國二十七年(1938)廢區并鄉,慶字鄉被命名為梅城鎮。民國三十四年(1945),更名為中興鎮,設西郊、衙坪、中和、東郊、天符廟、石虎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