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新泰市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2]

新泰市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2]

一、基本概況

泉溝鎮地處魯中腹地,西靠東岳泰山,南接孔子故里,座落于風景秀麗的國家森林公園蓮花山前,東距新泰市區15公里,區域面積92.5平方公里,轄34個行政村,總人口4.7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6萬人,耕地面積3.6萬畝,是一個集山區、礦區、旅游區、部隊營區于一體的鄉鎮。

境內有濟空場站、電子對抗團、雷達營等駐軍。這里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物產豐富,資源充足。蘊藏著豐富的煤炭、花崗巖、石灰石、礦泉水及稀土資源;工業基礎雄厚,農業產業化水平高,以盛產大花生、石榴、板栗、核桃等農副產品蜚聲中外。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立足實際,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團結帶領全鎮人民堅持建設經濟強鎮這一目標不動搖,抓住干部作風、群眾觀念轉變兩個關鍵;做好結構調整、與駐地企業聯合發展,旅游興鎮三篇文章;突出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民營經濟、環境改善四大重點;努力在建設富足、安康、綠色、文明、和諧泉溝等五個方面取得新進展。先后被授予“全國小康建設明星鄉鎮”、“全國計劃生育協會工作先進鎮”、“山東省明星鄉鎮”、“山東省村民自治模范鎮”、“山東省環境優美鄉鎮”、“省級安全文明鎮”、“泰安市模范鎮政府”、“泰安市經濟工作先進鎮”、“泰安市雙擁模范鎮”、“泰安市文明信用鄉鎮”、“泰安市教育強鄉鎮”等榮譽稱號。連續3年綜合經濟實力進入泰安市10強。2005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36.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18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300元。

二、欣欣向榮的工業

泉溝鎮工業門類齊全,實力雄厚,轄區內共有國有和地方煤礦6處,年產原煤200萬噸以上,現已基本形成機械制造、建筑建材、交通運輸、飲食服務等齊全配套的工商業發展體系。有翟鎮煤礦、蓮花山煤礦兩處鎮辦骨干企業。民營經濟發展迅猛,已成為經濟發展的生力軍。2005年全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5億元。投資500萬元以上的項目30個,其中新泰市甫泉養殖有限公司、新凈界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沼氣發電廠等16個項目已竣工,蓮花山旅游開發、泉鑫玻纖廠擴規、翟鎮煤礦新煤田拓展、蓮花山煤礦巷道開拓延深、雙利機械有限公司等14個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2005年全鎮個體工商業戶達1132家,私營企業118家,其中規模工業企業23家,實現民營經濟收入28.5億元,民營經濟增加值6.65億元,實繳稅金4544萬元。

" 岳家莊鄉地處新泰南部山區,-公路出口南8公里處,新棗路貫穿南北,鄉村公路四通八達,光明河支流貫穿全境,物產豐富,民風淳樸。全鄉轄25個行政村,總人口3.5萬人,總面積70.7平方公里。近年來,岳家莊鄉黨委、政府一班人深入學習黨的-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理論和“-”重要思想,牢牢抓住發展這一要務,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工作,按照“招商求突破、農業求發展、社會求穩定”的總體工作思路,團結帶領全鄉干部群眾搶抓機遇、克服困難、團結拼搏、負重奮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2004年分別被山東省食用菌協會和山東省農學會授予“全省食用菌先進鄉鎮”和全國科教興村計劃“省級示范單位”稱號。并先后榮獲泰安市農業基礎建設“先進單位”稱號、泰安市“十佳”科普示范基地、泰安市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單位”和全市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鄉鎮”稱號、泰安市農業標準化基地建設“先進單位”稱號和泰安市農田水利建設“優質工程”稱號。

突出抓好招商引資,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招商引資實現了零的突破,經過積極爭取,由青島客商陸廣鏡獨資籌建的純外向型企業泰安薪杰進出口有限公司成功落戶我鄉。項目總投資4000萬元,所生產體育休閑帽全部銷往美國、意大利、韓國等20多個國家。該公司7月份完成一期投資2500萬元,建廠房1500平方米,安置職工280人。新完成2610平方廠房,預計2006年將完成投資4200萬元,屆時可安置職工500人,年可實現出口創匯500萬美元,利稅480萬元。另外還有假發制造和服裝加工等項目在談。同時我鄉還多措并舉,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鄉黨委政府專門成立了民營經濟領導小組,每個領導成員負責聯系一個民營企業,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他們擴大規模。我鄉要在搞好現有泰安薪杰制帽發展壯大的同時,力爭青島澳發美的制發有限公司落戶岳家莊鄉,并且爭取用兩年時間建立起岳家莊鄉工藝玻璃制品基地,使我鄉人力資源豐富的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我鄉不斷加大了對上爭取資金的力度,總投資202萬元,開發面積148公頃的三里槐低產田改造項目已開工建設,完工后項目區可實現人均增收140元;總投資2201萬元,開發面積906公頃的國家級金溝嶺土地整理項目上報國土資源部已批準,現報財政廳審批。

果都鎮始建于秦朝年間,史有“古漢城”之稱,面積51平方公里,轄區共有34個行政村,38000人,境內交通便利。北臨濟新路,四良路橫貫東西,牛石路縱穿南北,京滬路穿境而過,并在果都設有出口;2004年果都鎮在全市率先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交通優勢非常明顯。2005年實現社會總產值19億元,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6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7億元,實現財政收入2490.9萬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3909元。

工業生產發展迅速。擁有1處年產15萬噸的羊泉煤礦。在莫莊嶺設總規劃面積為1500畝的鎮項目集聚區。其中610畝已被上級批準為建設用地。該項目區全部達到了“五通一平”,并進行了美化、綠化。目前,項目集聚區建有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民營企業24家,投資500萬元以上的企業達60家。主要行業有“機械加工制造、紡織、玻璃鋼制品、耐火材料、草制工藝品、化工產品等。”比較大的項目有:新泰三友紡織有限公司,投資3500萬元,年銷售收入1.16億元,利稅868萬元;萬通玻璃鋼投資4000萬元,主要生產玻璃管,年產值1億元,利稅3000萬元;金星拖拉機廠投資8500萬元,年產拖拉機30000臺,年銷售收入1.5億元,利稅1200萬元;新泰市晟祥特種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總投資5000萬元,主要生產鋼廠用塞棒、過濾水口等高科技特種耐火材料,年產值4500萬元,實現利稅1200萬元;中韓合資“泰山銀閃帽業有限公司”,投資200萬美元,產品全部外銷,年創利稅500萬美元,可帶動周邊5萬多戶從事草辮加工。

農業基礎好。果都鎮境內地勢平坦,地下水資源豐富,水澆條件好,農業生產連年豐收,素有“新泰糧倉”之稱,近3年來,該鎮連續投資800多萬元實施了段孟李、楊家樓、莫莊國家級萬畝中低產田農業綜合開發,開發面積3萬畝,全鎮農田基本變成了旱能澆,澇能排的高值田。在此基礎上,該鎮本著“以開發促調整,以調整促效益”的原則,大力發展蔬菜、林果、桑蠶、畜牧四大主導產業,2005年全鎮共有大小拱棚1200個,蔬菜2300畝;桑園1000畝,林網綠化4500畝。畜牧業按照由分散飼養向規模飼養轉變的思路,突出發展養殖小區和規模養殖場,2005年全鎮規模養殖場達到218個,養殖小區4處,年出欄生豬3萬頭,出欄肉鴨、肉雞180萬只,實現畜牧產值8000萬元,占農業產值的60%。。

劉杜鎮位于泰山腳下,魯中腹地,地處新泰市南部,光明湖上游,北與小協鎮、新汶辦事處相鄰,東南與岳家莊鄉相接,西南與石萊鎮相連,西與谷里鎮相交,區域面積50平方公里,人口3.2萬,轄28個行政村,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130元。

劉杜鎮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距-公路新泰出口6公里,北鄰全國特大型企業新汶礦業集團公司駐地3公里,距省級新泰高新技術開發區8公里,省道240線貫穿鎮境南北。水電資源充沛,設計蓄水能力上億立方的光明湖縱貫全境,境內設有220KV變電站1座。礦產資源豐富,分布有砂金、鐵石、石英石、鉀長石、鈉長石、燕子石等礦體。自然條件優越,農副產品品種多、品質優,是“橫山絲”的原產地,以及“新泰大花生”的主產地,又有山東特產“甜紅子”山楂等天然綠色食品。民風淳樸,社會和諧,勞動力資源充裕。文化底蘊深厚,自然、人文景觀眾多,孔子登臨并賦《龜山操》之龜山居鎮境西鄰,相傳始建于東漢的千年古剎正覺寺位于境內,既有平陽古八景法云山之“法云涌潤”,又有新泰新八景光明湖跨湖大橋之“長虹臥波”。具有優良革命傳統,曾留下早期黨組織的光輝足跡,1935年成立的劉杜新華醫院成為黨的地下工作的光輝一頁,1938年2月在劉杜召開的省委工作會議具有重要意義,英勇的圍山莊人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圍山莊抗日自衛反擊戰的壯麗詩篇。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堅持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立足山區庫區老區實際,團結帶領全鎮廣大干部群眾,凝心聚力,干事創業,加快發展,全鎮經濟持續健康快速協調發展,事業繁榮興旺,社會和諧穩定,群眾安居樂業,各項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

重 點 項 目

劉杜鎮西南嶺丘陵區土地整理項目。劉杜鎮西南嶺丘陵區土地整理項目是全省首批由省財政全額投資的重點項目,項目規劃總投資2527萬元,整理土地面積1040公頃,共涉及13個村,計劃工期兩年。

" 放城鎮位于山東省新泰市南部,與臨沂市的平邑縣、濟寧市的泗水縣交界,1986年成立放城鄉,1993年改為放城鎮,全鎮轄23個行政村,34個自然村,共9065戶,33418人。全鎮總面積7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9260畝。轄區內地勢呈北高南低,北半部以丘陵為主、南半部為丘陵、山區。2005年國民生產總值3.76億元,人均純收入3124元。

二、悠久的歷史

放城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鎮,始建于春秋時期,系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人之一林放的故里,境內文物眾多,閣老山元代摩崖刻像是山東省唯一的一處元代刻像,洙水下游名勝“小三峽”相傳為孔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處,“小三峽”以西“春秋古道”為齊魯兩國的交通要道,明代修建的東街清真寺,為泰安地區最古老、保留原貌最完整的清真寺。

三、優良的基礎設施

放城地處交通要道,省道新棗公路貫穿全鎮南北,北距-公路新汶出口僅15公里,南距327國道、兗石鐵路僅10公里,“十一五”期間將建成的新平鐵路穿鎮而過,鎮內所有村、所有產業區的道路全部硬化,四通八達。放城鎮屬淮河流域,境內洙水從北向南貫穿全鎮,是泗河的主要支流,境內擁有大小水庫塘壩68個,水資源充足。

四、豐富的資源

(一)農業特產資源。“馬家寨子”香椿有千余年的栽植歷史,現栽植5000畝,被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封為天下香椿之冠,列為皇宮貢品,是國家級綠色食品;“梅鹿山”牌小米品質優良,也是農業部認證的國家級綠色食品,2005年年產1500噸,全部銷住北京、上海等地超市;“秋紅蜜”桃是放城水果特產,現栽植8000畝,口感品質均屬桃中精品;“泰山紅”石榴口感好、耐貯存,現栽植3000畝;放城是新泰優質半蔓大花生生產基地,為傳統出口產品;地瓜淀粉規模大,年可產地瓜淀粉及粉皮、粉條、粉絲等制品6000多噸;太平山千畝綠色茶園的有機綠茶生長良好,茶園擴規、炒茶廠建設、品牌注冊正在進行;東石井名貴花卉繁育基地,現有萬壽果、火龍果、印度棗、美國海棠等十幾個品種,為北方地區較大的熱帶、亞熱帶名貴花卉繁育基地;全鎮現有食用菌科技示范園4個,雞腿菇、平菇大棚571棚,2003年,被山東省食用菌協會評為“山東省食用菌生產先進鄉鎮”。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中文字幕一美不卡 | 在线视频国产日本 | 亚洲精品在线看 | 亚洲国产午夜网站在线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在线 | 五月天婷婷缴情五月欧美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