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市薛城區轄鎮。1958年建周營公社,1984年設周營鎮。位于區境東南部邊緣,魯、蘇兩省交界處。南與江蘇省利國鎮毗連。面積52平方公里,人口3.3萬。津浦鐵路、104國道、薛(城)蘭(陵)、韓(莊)店(子)公路縱橫境內。轄牛山、大韓洼、鐵佛、周營等52個村委會。鄉鎮企業以造紙、煤炭、建筑、建材、商貿、飲食服務為主。農業主產小麥、玉米、蔬菜。.代碼 城鄉分類 名稱 ……。 |
棗莊市薛城區轄鎮。明設城置巡檢司、守備營,清設都司,后置鎮,1958年屬滕縣臨城公社,1961年改沙溝公社,1984年改鎮。距區府7.5公里。面積25.8平方公里,人口2.6萬。京滬鐵路104國道過境。轄沙溝一村、二村、三村、四村和東五、西五、郭洼、楊莊、狄莊、潘莊、袁河、喬廟、戚莊、古莊、李莊、東郭、西郭、黃樓、班井、關廟、杜塘、黎旭、唐莊、李樓、龐莊、馬關、界溝、袁溝、呂溝、董莊、前劉、后劉、……。 |
陶莊鎮,位于薛城區北部,總面積80平方公里,總人口10萬,轄30個行政村,1個街道辦事處,13個居委會。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夏商先賢奚仲、仲虺在此留下了永放光輝的足跡。礦產資源豐富,早在元、明時期就有人在此采煤,1920年中興公司在此開礦,并建有專用鐵路運營線,因此,陶莊贏得了“小窯”的美譽,并成為棗莊市最早的兩個建制鎮之一;已探明的資源還有石灰石、鋁土、陶土、磨石、煤矸石等30多種礦藏,開發前景十……。 |
棗莊市薛城區轄鎮。1960年建鄒塢公社,1984年設鄒塢鎮。位于區境東部,距市中心10公里。面積60平方公里,人口4.5萬。棗薛鐵路、棗薛公路、棗木高速公路過境。轄西鄒塢、西南、西北、龔莊、東鄒塢、小甘林、南陳郝、莊頭、肖村、巖埠、南安陽、姚莊、打席、洪村、羅嶺、北陳郝、官莊、東山口、張嶺、劉莊、中陳郝、張莊、北安陽、東尚莊、西尚莊、西山口、劉溝、墓山、周村、馬莊、東防備、陳樓、野場、埠后34個村……。 |
新興城市,日新月異、繁榮發展之城;另為與之前老城區區分,故名“新城”。2021年11月11日,經棗莊市政府批準,以原興仁街道金安、鳳凰山、國運、金遠、凱潤、四季菁華、四里石、托一、托二、托三、托前、托后、徐沃、西巨山、紫光園、嘉豪、花城、正信、陽光等19個社區和東巨山村1個行政村以及原常莊街道的東苑1個社區的區域設立新城街道。新城街道……。 |
棗莊市薛城區轄鎮。1960年建常莊公社,1984年改鄉,1995年改鎮。位于區境南部。面積27.2平方公里,人口2.9萬。京滬鐵路和104國道過境。轄常莊、后大、單莊、前大、周莊、店子、石壩、楊莊、漸莊、彭樓、朱橋、六爐、兩滿、孟嶺、姬莊、西麥、東麥、西小、東小、西姚山、東姚山、邵莊、何莊、種莊24個村委會。礦藏石英石。鄉鎮企業以玻璃、造紙、建筑、煤炭、運輸和服務業為主。農業主產小麥、玉米、花生。……。 |
名稱由來一說是臨城為古臨王所建之城,年代無考;一說是臨近歷史悠久的古薛城,故名臨城。北魏獻文帝皇興二年(468年)永興縣治此,明清時置臨城驛,民國初設置縣佐,均屬滕縣。1948年曾為臨城縣機關駐地;1950年5月屬滕縣專區;1952年8月臨城縣更名薛城縣,臨城鎮同時更名薛城鎮;1953年7月屬濟寧專區;1956年3月撤銷薛城縣,復屬滕縣;1960年并入棗莊市,1962年置薛城區;2001年2月撤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