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鎮位于宜陽東北部,南依錦屏山,北傍洛河水,系宜陽縣委、縣政府所在地,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偯娣e10.5平方公里,現轄6個居委會,1.5萬口人,轄區常住人口8.5萬,流動人口1.5萬,洛陽市經濟強鎮,河南省百強鄉鎮。城關鎮區位優勢明顯,基礎設施完善,交通、電力、通訊、郵政、廣播電視網絡覆蓋全境。城關鎮工業企業起步,發展勢頭強勁,擁有藍夢、金鑫、天龍、天霖、天誠等20余家骨干企業,總量不斷擴……。 |
洛陽市宜陽縣尋村鎮正式更名為香鹿山鎮。 香鹿山鎮位于宜陽縣域東北部,素有宜陽“東大門”之稱,東接洛陽市洛龍區,西連柳泉鎮、石陵鄉,北與新安縣毗鄰,南與城關鎮、城關鄉隔河相望,宜陽縣北城區位于該鎮境內,總面積122.3平方公里,下轄31個行政村,總人口5.8萬人。香鹿山鎮以發展高效農業為目標,通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已形成了黃窯無公害蔬菜基地和甘棠農業科技高效示范園,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得到加強。建成了……。 |
錦屏鎮位于宜陽縣城郊,南依錦屏山,北臨洛河,東接豐李,西接蓮莊。八官線、安虎線、宜白路穿境而過,隴海鐵路洛宜支線從錦屏鎮高橋村起站。轄區內有被譽為白馬寺“姊妹寺”的中州古剎靈山寺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千佛寺。錦屏鎮轄24個行政村、198個村民組,常住人口4.5萬人,總面積9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63公頃。水資源充沛,利濟渠引洛水從西向東流過。礦藏資源豐富,年產原煤120萬噸、石英砂100萬噸,……。 |
柳泉鎮位于洛陽市西45公里,總面積99.1平方公里,全鎮轄29個行政村,306個村民組,5.6萬人,耕地面積68070畝。柳泉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歷為宜陽縣四大重鎮之一,古時曾設驛站、建鎮、立縣府,1996年7月被批準撤鄉建鎮。柳泉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小城鎮轄區干凈整潔,繁榮有序。省道鄭盧路貫穿東西,洛河流經全境,有水利發電站和熱電廠各一座,移動通訊基站8座,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初步形成了工業以洛……。 |
鹽鎮鄉位于宜陽西北丘陵山區,西和西北角分別與澠池縣天池鎮和義馬市相連,北與新安縣鐵門鎮交界,南與柳泉鎮、高村鄉接壤,為新安、繩池、宜陽、義馬三縣一市結合部。全鄉轄22個行政村,總面積101.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4萬畝,總人口4.4萬人。鹽鎮是一個農業大鄉,煙葉是支柱產業,有“洛陽植煙第一鄉”之稱,植煙面積常年穩定在2萬畝以上。近幾年,全鄉煙葉生產整體水平明顯提高,2003年,被市政府、市煙草公……。 |
白楊鎮位于宜陽縣南部,東與伊川縣接壤,南與嵩縣交界,全鎮轄25個行政村,10320戶,43260口人,總面積79平方公里. 白楊鎮特色農業發達,有2000畝美國黑核桃和1500畝日本甜柿,還有200畝提子葡萄和48個反季節香椿大棚生產基地。畜牧業發展迅速,有三個養殖專業村,有年出欄5000余頭的畜牧業龍頭企業亞藍養殖有限公司,其它的中小型養殖場25家。商貿業繁榮,為“宜南第一集鎮”成為輻射周遍鄉鎮……。 |
韓城鎮位于宜陽城西25公里處,洛河北岸。南與蓮莊、張塢隔河相望,北靠高村、石村兩鄉,東接柳泉,西鄰三鄉。因戰國時期韓國二次遷都于此而得名。全鎮轄25個行政村,207個村民組,4.4萬人,其中回民660余人,總面積85平方公里。韓城自古就是豫西地區的商貿重鎮,曾是全國206個重點農貿市場之一,城鎮轄區干凈整潔,繁榮有序。省道鄭盧路和國防公路南閆路交匯于此,商貿活動十分發達。全鎮常年從事商業活動人數達……。 |
高村鄉位于宜陽縣西北35公里處,東接宜陽縣鹽鎮鄉、柳泉鎮,西連洛寧縣,南與宜陽縣韓城鎮、石村鄉接壤,北與繩池縣毗鄰,總面積76平方今里,耕地面積5.6萬畝,轄19個行政村,總入口2.2萬。該鄉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丘陵山區鄉,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谷子、豆類等,經濟作物以煙葉為主,特色產業有黑色作物、香花辣椒等。近年,該鄉結合實際,充分發揮土地資源優勢,大力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在穩定糧食種植面積的基……。 |
三鄉鄉位于宜陽縣最西部,距縣城45公里處,屬半山半川區農業鄉。東接韓城鎮,西與洛寧縣城郊鄉接壤,北與石村鄉相連,南與張午鄉隔河相望。總面積52平方公里,轄27個行政村,3.2萬人。三鄉鄉是農業大鄉。近年來,利用荒坡嫁接發展了3000畝鮮食棗;川區發展了6000畝西瓜,西瓜以其皮簿、味甜聞名豫西地區;山區發展了4000畝崤山煙葉,倍受各地煙廠青睞;三鄉鄉種植大蒜歷史悠久,以其皮簿、瓣大、味辛辣、隔夜……。 |
張塢鎮位于宜陽縣城西40公里處,東鄰蓮莊鎮,西與洛寧縣澗口鄉接壤,南依熊耳山,北臨洛河與三鄉鎮相望。南山北川,土地面積11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00公頃,轄25個行政村、187個村民組、3.8萬人。資源豐富,交通便利,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礦產資源有花崗巖、鐵礦石、鉀長石、蛭石等,花崗巖儲量上億立方米,鐵礦石儲量309萬噸,鉀長石儲量185萬噸,蛭石儲量635萬噸。省道安虎線貫穿全鄉20公里……。 |
蓮莊鎮位于宜陽縣城西19公里處,東鄰錦屏鎮,西與張塢鎮接壤,南依蓮花山,北臨洛河與韓城鎮、柳泉鎮相望。南山北川,土地面積8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377.5公頃,轄17個行政村、44個自然村、168個村民組、34000口人。資源豐富,交通便利,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省道南車線、安虎線交叉穿鎮而過,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鎮政府所在地蓮莊村因村南有蓮花山而得名,是明朝兵部尚書王邦瑞的故里。近……。 |
董王莊鄉位于宜陽南部,距縣城35公里,東接宜陽縣白楊鎮,西連上觀鄉,南與嵩縣接壤,北與趙保鄉相鄰,有宜陽“南大門”之稱?偯娣e74.5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2:9萬人,屬山區農業鄉。近年來,鄉黨委、政府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利用地域優勢,發展特色經濟,以花生種植、肉牛羊養殖和林業生產為主的三大特色產業已初具規模。全鄉花生種植面積1.2萬畝,年產花生150萬公斤,為宜陽縣優質花生基地,“無公害花生……。 |
趙保鎮位于宜陽縣城西南15公里處的淺山丘陵區,東接白楊鎮,西連上觀鄉,南與董王莊鄉毗鄰,西與蓮莊鄉接壤,東北與城關鄉相交。南車線、趙白路縱橫貫穿。全鄉轄19個行政村,221個村民組,30916口人,總面積12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6920畝。趙保鄉歷史悠久,漢置眉城,唐設興泰縣。趙保又是豫西老革0據地之一,1930年建立黨組織,抗戰時期曾在此設立伊洛專署和伊洛抗日軍分區,革命老區“紅趙!薄。 |
樊村鎮位于宜陽縣東南丘陵山區,東臨伊川縣境,南鄰白楊鎮,西和北接錦屏鎮,處兩縣四鄉結合部,距縣城12.5公里。全鎮地勢呈“四丘六山”分布,土地面積58.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19.8公傾,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轄15個行政村、67個自然村、142個村民組、30266人。農業以種植小麥、玉米、紅薯為主,培育了煙葉、大豆、油葵、花生、藥材為代表的特色農業。樊村歷史悠久,因明代樊姓從黃河北遷此定居而……。 |
上觀鄉位于宜陽縣城西南35公里處,屬深山區鄉,地處北緯34°24,東經110°57,西連穆冊、張塢,北接蓮莊,東與趙保、董王莊交界,南和嵩縣接壤。全鄉總面積142.9平方公里,25度坡以下耕地面積11505畝,林地76898畝,其中果園4000畝。上觀鄉山高溝深,地形南高北低,北坡嶺地一般海拔在500米—800米之間,西南部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境內有寨懷山、白蛇山、露寶寨山、瓦罐廟山、馬寅……。 |
2011年,穆冊鄉更名為花果山鄉。宜陽縣轄鄉。1962年設穆冊關公社,1983年改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60公里,面積125.3平方公里,人口0.4萬。通公路。轄穆冊關、碾溝、大尖、王皇廟、關莊、寺院、劉秀溝、花山8個村委會。農業主產小麥,特產木耳、核桃、中藥材。鄉境大部分為花果山國家森林公園范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