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隸屬于文物大鄉,稱大石管理區,1961年,成立中公社,稱大石中公社,1962年劃分為大石小公社,1969年由小公社變為大石大隊,1972年1月后改為大石生產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設大石區公所,稱大石鄉,1988年撤區建鄉,改為大石村公所,1993年因大朝山水電站的建立,大石鄉改為大朝山西鎮,稱為大朝山辦事處,2000年村改委后改為大朝山村民委員會,至今沿用。 |
1955年為紙山箐小鄉,1957年隸屬于紙山箐大鄉,叫紙山箐管理區,1973年改為紙山箐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紙山箐鄉,1988年改為紙山箐村公所,1993年改為紙山箐辦事處,2000年村改委后改為紙山箐村民委員會,至今沿用。 |
起初村委會叫牌坊大隊,1971年當時的支部書記為了方便群眾想把村委會和學校連在一個地方,學校地處菖蒲塘組,因及工作職能而得名。 菖蒲塘。 1971年后為菖蒲塘大隊,1984年改為菖蒲塘鄉,1988年改為菖蒲塘村公所,1993年為菖蒲塘辦事處,2000年村改委后改為菖蒲塘村民委員會,至今沿用。 |
1939年至1950年,屬丹山鄉,1951年屬四區(歸大寨直轄),1955年屬文物小鄉1957年隸屬于文物大鄉,叫文物管理區,1973年改為文物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文物鄉,1988年撤區建鄉改為文物村公所,1988年撤區建鄉改為文物村公所,1993年因建起大朝山水電站,大石鄉改為大朝山西鎮,文物村公所改為文物辦事處,2000年村改委后改為文物村民委員會,至今沿用。 |
1972年為坡頭大隊,1984年改為坡頭鄉,1988年改為坡頭村公所,1993年改為坡頭辦事處,2000年村改委后改為坡頭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1955年為邦旭鄉,1957年隸屬于文物大鄉,叫邦旭管理區,1973年改為邦旭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邦旭鄉,1988年撤區改鄉改為邦旭村公所,1993年因建大朝山水電站,大石鄉改為大朝山西鎮,邦旭村又隸屬于大朝山西鎮,1993年為邦旭辦事處,2000年村改委后改為邦旭村民委會員,至今沿用。 |
1973年1月為背陰寨生產大隊,1984年為背陰寨彝族鄉,1987年改為背陰寨村公所,1993年改為背陰寨辦事處,2000年村改委后改為背陰寨村民委員會,至今沿用。 |
1955年為昔元小鄉,1957年為文物大鄉下轄的昔元管理區,1961年為昔元中公社,1973年1月為昔元生產隊,1984年改為昔元鄉,1988年改為昔元村公所,1993年改為昔元辦事處,2000年村改委后改為昔元村民委員會,至今沿用。 |
1973年1月為蒿子壩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蒿子壩彝族鄉,1988年改為蒿子壩村公所,2000年村改委改為蒿子壩村民委員會,至今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