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街道,位于浙江省嵊州市區南面,東鄰黃澤鎮,南接新昌縣,西連鹿山街道、甘霖鎮,北靠剡湖、浦口街道。1949年設有豐樂鄉、仁德鄉、方升鄉。1950年分設東郭鄉、東外鄉、三塘鄉、中愛鄉、圳塍鄉。1956年東郭、東外、三塘鄉合并為新明鄉,圳塍鄉并入中愛鄉。1958年為城區人民公社新明、中愛管理區。1961年新明管理區分建新明、三塘人民公社,中愛管理區單獨建人民公社。1983年分別改設為中愛鄉、新明鄉、……。 |
浦口街道,地處嵊州市區東北部、四明山西麓,山清水秀,人杰地靈,交通便捷,上三高速、104國道穿境而過,區位優勢明顯,是著名的經濟學家、教育學家、人口學家馬寅初先生的故鄉。-規模 街道區域面積68.65平方公里,現轄3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共3.29萬人。-特色 是紹興市蔬菜之鄉、長毛兔之鄉,浙江省首批教育強鎮,浙江省體育先進鄉鎮和紹興市文化明珠。位于街道名人路的馬寅初故居,建造于清光緒年間……。 |
街道簡介 剡湖街道,位于浙江省嵊州市區中北部,是市政府駐地。東至剡溪和浦口街道相鄰,南至長樂江與三江街道接壤,西同鹿山街道、崇仁鎮相連,北與仙巖鎮毗鄰。長樂江和澄潭江、黃澤江分別在南部和東部匯流注入剡溪。上三高速和104國道穿境而過。 剡湖街道,位于浙江省嵊州市區中北部,是市政府駐地。東至剡溪和浦口街道相鄰,南至長樂江與三江剡湖街道街道接壤,西同鹿山街道、崇仁鎮相連,北與仙巖鎮毗鄰。長樂江和澄潭江……。 |
浙江省嵊州市鹿山街道,位于市區西側,37省道嵊義線貫穿其中,共轄51個行政村,3個社區居委會,街道區域面積50平方公里,人口54055人,其中農村人口33348人,居民人口20707 人。2004年全街道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01億元,工業產值10.7 億元,農業產值9244萬元, 農民人均收入6100元。2、浙江省富陽市鹿山街道,位于市區南側,320國道穿約該街道北境,富春江橫貫東南境部。下轄9個……。 |
嵊州市轄鎮。1956年設甘霖鎮,1958年改甘霖公社桃源管理區,1961年改桃源公社,1981年復改鎮。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區12公里。面積62平方公里,人口4.9萬。省道嵊義、紹甘線在境內交匯。轄甘霖一村、甘霖二村、桃源、雅沈、姜家、袁村、梅澗橋、興王、俞家砩、趙家、東王、吳家田、東山、沈家、東梅、黃勝堂、上王、童家、東泉、尹家、高建、寺前、大砩口、戚家、上沙坂、烏榆灣、蛟鎮、下吳村、黃箭坂、金……。 |
嵊州市轄鎮。1950年置崇仁鎮,后改公社,1981年復置鎮。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區11公里。面積107平方公里,人口5.5萬。省道紹(興)甘(霖)線從境內穿過。轄巖下、園山、茶亭崗、仙桃、嶺頭山、石大門、居頭、五龍寺、茅廟、來嶺、竹園崗、橫崗、東升、瓦窯灣、淡山、王家年、石門、藤家崗、馬家田、羊巖、應桂巖、迎聯、長灣、黃巖下、長龍崗、升二、白水墩、秀峰、蟹鉗、坑東、升三、升四、崇仁一至十村、張村、……。 |
嵊州市轄鎮。1955年設長樂鎮,1961年建公社,1981年復鎮。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區25公里。面積133平方公里,人口4萬。省道嵊(州)義(烏)線穿境而過。轄長樂一村、長樂二一村、長樂二二村、長樂二三村、長樂三村、長樂四一村、長樂四二村、長樂五村、長樂六一村、長樂六二村、福泉、石陽、馬面、寺塘頭、陽山、陽峰、尤家村、黃家嶺頭、黃家灣、新建、砩前、寨嶺頭、太平、白術園、寺西園、石井、西高、棗園、……。 |
三界鎮位于嵊州市北部,剡溪下游,距市區19公里,東傍下王鎮,南臨仙巖鎮,西與紹興縣王壇鎮毗鄰,北與上虞市章鎮鎮接壤,因地處紹興、上虞、嵊州三縣(市)交界而得名。全鎮總面積155.7平方公里,轄103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6.57萬人口。上三高速、104國道、曹娥江穿鎮而過,設有上三高速互通立交,驅車半小時到達紹興,1小時到達杭州、寧波,3小時到達上海,是“浙江一小時經濟圈”的重要地區之一。區位優勢……。 |
嵊州市轄鎮。1958年設黃澤公社黃澤管理區,1964年改公社,1981年設鎮。位于市境東部,距市區10公里。面積97平方公里,人口4.7萬。嵊(州)張(家車)公路穿境直達寧波。轄七一、光明、黃芝塘、梁家莊、白泥坎、橋對岸、新田、前良、石橋頭、許宅、華豐、黃白坂、李家洋、甲青、苧坑、坑邊、陶家莊、大洋、石蟹、方家、漁溪、孟高、橫路、夏周、湖頭、后白、厚仁、吊馬塘、塘家岙、前白、石橋、官地、后棗園、朱……。 |
撤銷金庭鎮、北漳鎮建制,合并組建新的金庭鎮。行政區劃調整后,金庭鎮區域面積159.41平方公里,人口41999人,轄2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金庭村濱江西路2號村(原金庭鎮政府駐地)。嵊州市轄鎮。1956年設新合鄉,1961年設公社,1981年改金庭公社,1992年設鎮。位于市境東部,距市區20公里。面積75平方公里,人口3萬。嵊州至寧波公路穿境而過。轄下任、晉溪一、晉溪二、晉溪三、泗古平、新峰、火耙……。 |
嵊州市轄鎮。1956年設石璜鄉,1961年設公社,1985年改鎮。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區17公里。面積63平方公里,人口3萬。交通便利。轄石璜一村、石璜二村、石璜三村、石璜四村、唐家灣、金盤、溪口、樓家一村、樓家二村、樓家三村、寺新、東范、溪東、上村、下村、相家、張范、丁家、溪西、夏興、廟下坂、沈村、蔡墅、范油車、羅松、王儀堂、何家莊、朱村、后白竹、前白竹、前家坑、裘家、相家亭、新塘、新沃、廿畝頭、……。 |
谷來鎮位于嵊州市境西北部,因“舜耕于此,天降嘉谷”而得名,是典型的山區小鎮。為充分做好綠色文章,該鎮六大措施因地制宜地實施興林富民工程,全面開展創建省級生態鎮建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是大力發展高效生態林業。積極實施“十百”工程,大力發展高效生態林業基地,全鎮新發展香榧基地1000畝,發展良種茶基地500畝,發展竹筍兩用基地1000畝,完成新嫁接20萬株榧樹苗。全鎮已擁有11000畝省……。 |
撤銷貴門鄉、里南鄉建制,合并組建新的貴門鄉。行政區劃調整后,貴門鄉區域面積138.08平方公里,人口22505人,轄24個行政村,鄉政府駐貴門村12號(原貴門鄉政府駐地)。貴門鄉位于嵊州市西南部,東連里南,南至獎山,西接東陽,北依長樂。全鄉33個行政村,3811戶,10861個人口,轄區總面積68.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848畝,茶園5718畝,山林63923畝,坡地資源十分豐富,有利于發展種養殖……。 |
嵊州市轄鎮。1992年由仙巖、幸福2鄉合并設仙巖鎮。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區10公里。面積74平方公里,人口1.8萬。104國道穿境。轄仙巖、舜皇山、梓樹、石坑、下王舍、中王舍、張岙、王舍崗、上王舍、謝巖、西鮑、施家爿、東鮑、大地坪、白巖、天竺、塘丘、上白巖、強口、巖頭、嚴坑、獅巖坑、仁村、高坎爿、吳家店、下麻廠、床角岙、火锨灣、曹家、嵊溪、白泥孔、蘭溪、橋石頭、丁家山、岙底、王賢、鬧水、姚家、日溪坑……。 |
嵊州市轄鎮。1958年為里東公社民主管理區,1961年設民主公社,1970年設新建公社,1985年設下王鎮。位于市境東北部,距市區17公里。面積84平方公里,人口1.6萬。有公路通市區。轄下王、南面、雞毛灣、南山灣、大尖山、北面、橫田崗、里下塘岙、外下塘岙、溪后、上塘、平楊、山頭宅、社壇、楊家宅、上店、小溪、鴉鵲峧頭、施家、里財湖、樟家田、前岡、木杓田灣、鄭家岙、梅坑、高彥嶺、塢坑橋上、塢坑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