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城關區東崗街道長洼山村等1434個村為“甘肅省衛生村” |
1958年原雁灘人民公社抽調人員在此成立南北兩山綠化隊,因山洼較長故名長洼山。1958年成立南北兩山綠化隊,隸屬于雁灘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為雁灘鄉長洼山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鄉改街劃歸于東崗街道,沿用至今。長洼山村……。 |
大洼山村位于蘭州市城關區東南角,桃樹坪西側,四周青山挺拔,山間綠樹紅花,新修的村莊的大道寬闊平坦,路旁綠樹成蔭,再加上一幢幢粉妝下砌的小洋樓拔地而起,原汁原味的古建筑群,能使人浮想聯翩,樓間街旁園林花壇林林總總,各顯獨色,漫步在這片熱土上,真讓人有“人在路上行,如在畫中游”的感覺。由于大洼山村的風景秀美,不少當地的美術師生,絡繹不絕的都來這里寫生,素描,成了一個天然的美術大課堂。全村有600多畝桃……。 |
傳說,明代時期,因被貶官員王洋明到此居住且此地為一大坪子,故名。1961年為西果園人民公社王家坪大隊,1983年更名為西果園鄉王家坪村委會,2003年更名為西果園鎮王家坪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王家坪村……。 |
草原村是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果園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620103103205。 |
根據方位上、中、下此處位于山嶺上段,故名。解放后屬上嶺人民公社,改革開放后改為上嶺大隊,1983年更名為西果園鄉上嶺村委會,2003年更名為西果園鎮上嶺村委會沿用至今。上嶺村……。 |
很早以前有周姓人家到此居住,故名。1949年曾屬于皋蘭縣,1958年為七里河區西果園人民公社周家山大隊,1983年更名為西果園鄉周家山村民委員會,2003年更名為西果園鎮周家山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周家山村……。 |
根據《三國志》記載蜀將姜維圍攻臨洮,涼州軍自金城南經沃干阪馳援,后取諧音為阿干,故名。解放初,屬皋蘭縣,1953年8月屬鐵冶鄉,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屬鐵冶人民公社,1984年8月撤鄉置鎮屬阿干鎮至今。阿干村……。 |
這里以前人煙稀少,山谷里有狼出沒人們就順口叫狼峪,故名。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改名為瑯峪大隊。瑯峪村……。 |
元朝末年在有部隊駐軍,后來王姓人家遷移定居于此,故名。1965年為黃峪公社王官營大隊,劃歸七里河區,1983年改為黃峪鄉王官營村民委員會至今。王官營村……。 |
因陶姓人家居住在山溝里面,故名。1949年屬皋蘭縣果園鄉陶家溝生產大隊,1958年為桃園鄉,1964年兩鄉合并成立黃峪公社,1986年撤社設鄉更名為黃峪鄉陶家溝村民委員會。陶家溝村……。 |
因周圍長滿青楊樹,故名。公社化時期為河口公社青楊大隊,后改稱青楊村,2004年稱青楊村村民委員會。青楊村……。 |
因位于河灘地帶,地勢平坦開闊,故名。1956年命名為前進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更名為大灘大隊。1983年包產到戶,更名為大灘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大灘村……。 |
古時候村子里有八個磨盤,故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更名為八盤大隊。1983年包產到戶,更名為八盤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八盤村……。 |
此地是川地,又因為在川的南邊,俗稱下邊,故名。1958年3月,川和鄉與東坡鄉合并為東川鄉,下川村劃歸新城街道,1960年1月改為新城大隊,至此歸新城鎮管轄至今,該名沿用至今。下川村……。 |
由三個農業合作社聯合形成新聯社,1958年公社化時改為新聯大隊,1985年改為新聯村,后設立村民委員會而得名。1955年該區域有莊子、中街、沙坡子三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三個社聯合成立了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而得名新聯社,1958年公社化時改為新聯大隊,1985年改為新聯村。新聯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