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河南省應急管理廳關于印發<河南省“十四五”時期“平安農機”創建活動工作方案>的通知》(豫農文〔2022〕134號)要求,按照縣級自愿申報、市級復核、省級審核驗收的程序,擬定永城市等7個縣(區)為河南省“平安農機”示范縣,開封市通許縣練城鄉等216個鄉(鎮)為河南省“平安農機”示范鄉(鎮),開封市尉氏縣手拉手農機專業合作社等82個合作社為河南省“平安農機”示范合作社,侯紅喜等73名同志為河南省“平安農機”示范崗位標兵,現予公示。 |
練城鄉位于豫東平原,距開封市50公里,通許縣15公里,總面積55平方公里,轄24個行政村,人口41230人。2002年,財政收入5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50元。交通便利,旅游資源豐富,開太公路縱貫南北,四邸公路橫貫東西,公路網四通八達,村村通有柏油路,通迅、郵電網絡健全,水電充足。增內有因歐陽修而得名的“歐陽崗”,有因劉知遠舉旗練兵場“練城”等歷史文化古跡。高效農業發展迅猛。現有耕地3410……。 |
玉皇廟鎮位于豫東平原腹地,總面積75平方公里,轄32個行政村,72個自然村,206個村民小組,56270人。該鎮土地肥沃,資源豐富,交通便利。1996年4月撤鄉建鎮。 改革開放以來,該鎮人民務實拼搏,團結奮進,取得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新成就。先后被省、市命名為河南省科普示范鄉、河南省中州名鎮、河南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鄉鎮、開封市十佳鄉鎮等。2001年該鎮財政收入93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5……。 |
豎崗鎮位于通許縣西部,北距古城開封40公里,東距通許縣城13公里,總面積60平方公里。轄26個行政村,44個自然村,188個村民小組,45912萬人,耕地面積4277公頃。2001年該鎮實現財政收入24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41元。 該鎮交通、通訊十分便捷。朝(陽溝)杞(縣)鐵路、開(封)扶(溝)鐵路交匯于此,形成地方鐵路交通樞紐,建有鐵路中轉站,省東西干線(新)密杞(縣)公路貫穿全境,199……。 |
尉氏縣轄鄉。1958年建南曹公社,1983年改鄉。位于縣城南,相距13公里。面積72平方公里,人口5.2萬。開(封)湖(北)、永(興)許(昌)公路過境。轄蔣溝、代莊、后于、中山、前劉、北曹、南曹、前張鐵、后張鐵、馮莊、前孫、后孫、東黃莊、西黃莊、史橋、位莊、涼馬董、貊莊、涼馬李、涼馬胡、馬村、河溝劉、墳臺、西郎、東郎、馬莊、靳村、小寺、周莊、磚樓、朱坡、榮村、洼張、何莊34個村委會。工業有鑄造、飴……。 |
十八里鎮位于尉氏縣城東9公里處,總面積79.39平方公里,轄35個行政村,68個自然村,人口5.6萬人,耕地面積7.5萬畝。這里良田沃土,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備,境內鐵路、公路縱橫交錯,遍布全鎮。西距新鄭國際機場、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35公里,北距隴海鐵路45公里,程控電話直撥世界各地。九九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30475萬元,財政收入4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56元。十八里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鎮……。 |
尉氏縣轄鄉。1963年設大橋公社,1983年改鄉。位于縣境中部緊靠縣城,面積68平方公里,人口4.2萬。密(縣)杞(縣)、鄭(州)周(口)、開(封)許(昌)公路交會過境。轄大橋、席蘇、要井、馬莊、崔家、孔家、許莊、梁莊、要莊、姜莊、河灣要、花村鋪、七里河、南臺、寺前劉、東老鴉劉、周莊、十里鋪、常王、新劉莊、灣里馬、碾陳、大槐樹、通院、崗劉、馮村、大蘇、崗東蔡、大路王29個村委會。工業以建材、造紙、……。 |
尉氏縣轄鎮。1958年建蔡莊公社,1983年改鄉,1995年置鎮。位于縣境南部,面積65平方公里,人口5.5萬。轄水臺、高莊、北孟、鄭坡、鹿村、前王、大新莊、大劉莊、小庵頭、大庵頭、宋莊、南街、西街、北街、東街、胡新莊、尚莊、瑤臺、孟樓、羅莊、舍茶崗、蠻楊、灣孫、泥張、三樓、大朱、香王、大張、溝李、小張、南孟莊、郭莊、劉拐、高廟、后黃、馬灣等37個村委會。工業以釀酒、化工、木材加工為主。農業主產小……。 |
磁澗鎮位于新安縣的東南部,東連洛陽市區,西接新安縣城,南界宜陽縣、北交五頭鎮,素有洛陽西大門之稱。總面積約108平方公里。共轄36個行政村,6萬余人。該鎮根據實際確立的經濟思路是:以招商引資、農業產業化、優化環境為重點,發揮地域優勢、人才優勢,完善城郊型農村經濟,做好服務文章,依靠城區優勢帶動經濟的全面發展。培育了一批為一奇生化實驗廠、桂麗奶業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不斷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實施了菜、鴨……。 |
因春秋時陸渾戎遷此而得名。隋朝設伏流縣城于此。秦代即為新城縣縣城。清代為元里鄉。1947年嵩縣解放,在寺莊設立莘樂區。1954年改為橋北中心鄉。1958年改為高級社,后劃歸城關公社。1959年國務院批準興建陸渾水庫。1962年設立庫區區。1963年撤區設社,成立庫區人民公社。1975年把干澗溝、南莊、曲里3個大隊劃為飯坡公社管轄。1984年改公社為鄉。2020年田湖鎮陸渾村劃歸庫區鄉管轄,撤銷庫區……。 |
孟津縣 轄鄉。1956年由洛陽縣劃入孟津縣 。1958年建常袋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西南部,面積41.7平方公里,人口2.4萬。小浪底工程專用公路、洛(陽)孟(津)公路縱橫過境。轄常袋、東小梵、潘莊、西小梵、酒流凹、姚凹、馬嶺、趙溝、英古、楊溝、土門溝、半坡、武家灣、崔溝、石碑凹、趙洼、拐棗平17個村委會。鄉鎮企業以從事商貿、建材、機械、輕工等業為主。農業主產小麥、玉米、煙葉,盛產蘋果,飼……。 |
安陽縣安豐鄉地處河南省最北端, 107國道、京廣鐵路、郭峰公路、漳南干渠、南水北調中線穿境而過,距市區15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水源豐富,全鄉行政區域面積7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639公頃,轄42個行政村, 56234人, 2004年全鄉國民經濟生產總值18012萬元,農業總產值達到2.12億元,人均純收入達2900元。近年來,安豐鄉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的要求,……。 |
豫北邊陲的北嶺,宛如一條巨龍橫臥西東,故也稱“火龍崗”。巨龍前掌因風水好,人們不斷聚集于此形成一村落,取名“龍掌村”,也就是現在的“倫掌村”。倫掌鄉政府就位于村東路北。倫掌鄉物寶天華、人杰地靈,著名的康王墓、香山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豐塔分布境內。全鄉幅員面積70.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5000余畝,轄23個行政村,人口35000余人。2004年,全鄉實現生產總值6550萬元,財政收入46……。 |
白壁鎮位于安陽市東15公里處,西臨安陽市效區,東與永和鄉、瓦店鄉接壤,北與韓陵鄉、崔橋鄉、隔河相望,南面是安陽縣高莊鄉。安楚、安棉公路和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條件十分便利。全鎮共有48個行政村,107個自然村,總人口80358人,有效灌溉面積80840畝,旱澇保收田80590畝,且土地肥沃,水利條件十分便利;全鎮人民素質較高,掌握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農業生產狀況、特點轉化與效益投資,糧食連年豐收……。 |
高莊鄉位于安陽市區東南,西臨市區,東臨安陽縣瓦店鄉,南臨湯陰縣和寶蓮寺鎮,北與安陽縣白壁鎮接壤,地域面積64平方公里。京珠高速公路橫穿南北,安濮南線縱橫全境,交通便利。全鄉轄27個行政村,12044戶,145677口人,63972畝耕地。改革開放以來,高莊鄉黨委、政府認真落實黨和國家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堅持改革開放,領導全鄉人民解放思想,艱苦奮斗,開拓創新,加快發展,農業生產穩步增長,農業產業化水平……。 |
韓陵鎮位于安陽市東北5公里處,洹河北岸與白壁相臨,南有安楚公路,西有107國道和京廣鐵路,東至崔家橋,北與河北省接壤,京深高速公路縱貫全境。韓陵鄉位于韓陵鄉中部海拔87.7米,面積9000畝。全鄉幅員面積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0219畝,總人口39045,農業總產值9795.8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12480萬元,人均純收入2050萬元。鄉政府座落于韓陵山上。全鄉轄32個自然村,26個行政村,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