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2023年度河南省”平安農機”示范鄉(鎮)[7]
2023年度河南省”平安農機”示范鄉(鎮)[7]
根據《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河南省應急管理廳關于印發<河南省“十四五”時期“平安農機”創建活動工作方案>的通知》(豫農文〔2022〕134號)要求,按照縣級自愿申報、市級復核、省級審核驗收的程序,擬定永城市等7個縣(區)為河南省“平安農機”示范縣,開封市通許縣練城鄉等216個鄉(鎮)為河南省“平安農機”示范鄉(鎮),開封市尉氏縣手拉手農機專業合作社等82個合作社為河南省“平安農機”示范合作社,侯紅喜等73名同志為河南省“平安農機”示范崗位標兵,現予公示。 |
南召縣轄鄉。1958年建太山廟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23公里。面積105平方公里,人口3.7萬。焦(作)枝(城)鐵路、豫02省道過境。轄羅溝、興隆、橫山、包坪、安莊、曹店、九里山、太山廟、朱砂鋪、馮莊、張溝、一峰、魯新、劉村、梁溝、羅漢、前灣、下店18個村委會和毛莊1個居委會。鄉鎮企業以商貿、建筑、建材業為主。農業主產小麥、玉米、花生、蘋果。.……。 |
南召縣轄鎮。河南省最大的絲棉市場。清朝初期為宛西重鎮。1949年設南河店區,1958年改公社,1983年建鎮。位于縣境南部,鴨河口水庫上游,距縣城15公里。面積124平方公里,人口4.4萬。207國道過境。轄桑樹坪、席老莊、曾營、柏林庵、郭營、龍王廟、胡垛、老蔣莊、龍泉寺、申溝、衛灣、大王、姜先溝、大崗、漆樹溝、延嶺溝、大樊莊、南河莊、楊灣、城口灣、許田、韓莊、馬溝、渭林河24個村委會。有鉛、鋅、……。 |
南召縣轄鄉。1958年建崔莊公社,1983年改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6.3公里。面積313平方公里,人口3.6萬。轄回龍溝、曹村、花坪、長龍崗、前河、李家莊、荊子河、王家莊、程家莊、魚池、崔莊、小龍灣、張村、棗莊、馬良、周灣、草廟、塔寺、寨坡、韓莊、糧食川、山坪、倉房、南坪、核桃樹25個村委會。鄉鎮企業以絲毯加工、建筑、建材業為主。農業主產小麥、水稻、玉米,畜牧業發達。石人山南麓風景區有百尺潭、……。 |
鎮境內大部為淺山丘陵區,地勢北高南低,現有土地面積15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2萬畝。交通發達,通訊便利,焦枝鐵路、豫02線、豫50線呈重疊十字交叉穿鎮而過,境內有縣級火車站一個、汽車站二個。設郵電支局一所,電信支局一所,設立139大哥大基站一座,程控電話裝機容量6000 門,目前已開通4000門。旅游資源豐富,鎮區內九里山,古稱韓信山,因韓信曾屯兵于山巔而得名;杏花山因“南召猿人”而聞名,猿人遺……。 |
桐柏縣月河鎮位于豫鄂兩省交界處,桐柏山腹,西距縣城13公里 ,東與湖北省隨州市淮河鎮毗鄰 ,312國道、寧西鐵路橫貫全境,千里淮河繞鎮而過,素有宛東屏障,豫鄂咽喉之稱。全鎮轄18個行政村,24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1萬人。屬淺山丘陵地形,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168mm,年平均氣溫15℃,地上地下資源豐富,具有土地、礦產、旅游、農業等資源優勢,開發前景十分廣闊。[土地資源] 鎮區總面積1……。 |
桐柏縣轄鎮。1958年建固縣公社,1983年改鎮。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38公里。面積123.9平方公里,人口2.6萬。豫66省道、桐(柏)明(港)公路過境。轄固縣、吳莊、黃畈、沈樓、石頭畈、新莊、楊樓、柳扒、魏崗、大石坡、張畈、桐安12個村委會。礦藏有瑩石、石英石、云母石、紫金玉石、藍晶石、金、錳等。鄉鎮企業以礦產開發、建材為主。農業主產水稻、小麥、棉花、蔬菜。有張畈漢代治鐵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 |
桐柏縣轄鄉。1958年建朱莊公社,1983年改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23公里。面積141.8平方公里,人口1.2萬。桐(柏)朱(莊)公路過境。轄朱莊、響潭、郭灣、粉坊、西莊、館驛、圍山、新集、后河9個村委會。礦藏有金、銀、鐵、瑩石、大理石。鄉鎮企業以礦產開采、運輸業為主。農業主產小麥、水稻,盛產板栗。古跡有圍山城冶銀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淮源鎮位于淮源風景名勝區腹地,西距縣城10公里,系千里淮河發源地。鎮區面積771平方公里,屬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山區重鎮;轄14個行政村192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2.3萬人。淮源鎮人杰地靈,物華天寶,地上地下資源十分豐富,茶葉、板栗、山野菜等農副產品馳名中外,金、銀、花崗石、石灰石、矽線石等20余種礦產儲量豐富,全鎮建有各種采礦企業80余家。淮源鎮屬山水園林旅游新鎮,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70%的景點……。 |
桐柏縣轄鄉。1958年建黃崗公社,1983年改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64公里。面積130.1平方公里,人口1.7萬。明(港)毛(集)地方小鐵路、毛(集)泌(陽)公路過境。轄黃崗、岳新莊、劉莊、愛莊、核桃樹、光榮莊、王莊、劉老莊、高店、棗樹崗、大石橋、黃樓、大棚、斗稱溝14個村委會。鄉鎮企業以建材、糧油加工、礦產開采為主。農業主產水稻、小麥、花生。黃小莊有漢代冶鐵遺址。.……。 |
埠江鎮位于河南油田腹地、豫部兩省交界。桐柏縣城西41公里,唐河縣城東28公里處,三家河及3 12國道上海一伊寧公路北側,屬平原地帶,幅員面積65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10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2萬,耕地3萬畝,河南油田駐埠單位40多個,是近年來新興的石油工業小城鎮,素有小香港之美稱。 交通運輸:3 12國道及己建成的寧西鐵路和己列入國家計劃的寧西高速公路,橫貫全境,唐、桐、泌三縣兩條縣級公路……。 |
毛集鎮位于桐柏縣城東北40公里處,宛申結合部,是國家農業部批準的鄉鎮企業東西部合作示范區。全鎮轄19個行政村,267個村民小組,422個自然村,4.0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5萬人。自然面積178.7平方公里,屬淺山丘陵區,耕地面積4.9萬畝,可開發利用土地近10萬畝,9座小型一、二類水庫,836座塘堰。水域面積6825畝。轄區屬亞熱帶季風共型大陸性溫濕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 |
桐柏縣轄鄉。1958年建新集公社,1983年改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28公里。面積67.3平方公里,人口1.9萬。地處淺山丘陵區。312國道穿境。轄新集、張蓋、梁莊、栗園、王樓、蘇莊、王寨、洛河、楊灣、徐莊、磨溝11個村委會。鄉鎮企業以珠繡、礦山開發為主。農業主產水稻、小麥、棉花、花生。是農副產品、中草藥集散地。境西陡坡嘴有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余氏曾在此修建關帝廟,故名余關廟,簡稱余關。1951年設余關區。1955年改設余關中心鄉。1956年復名余關區。1958年復余關中心鄉,同時析設子育中心鄉。1968年成立余關公社。1984年改設余關鄉。2016年改置余關鎮。內鄉縣轄鄉。1958年建余關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15公里。面積107平方公里,人口3.5萬。有公路通縣城。轄余關、王溝、大花嶺、謝寨、黃楝、子育、李溝、獨……。 |
古稱長慶川。古時此地3華里內有石橋7座,唯此為大,故名。明、清屬內鄉縣長慶保。1949年前屬內鄉縣南一區。1949年屬城關區。1955年設立大橋中心鄉。1958年成立城關公社大橋小公社。1962年改為大橋公社。1984年改設大橋鄉。大橋鄉 代碼:411325301 2006年,轄15個村委會:靈山村、南王村、鄭營村、大周村、建設村、大橋村、郭河村、楊溝村、程崗村、磙子崗村、陡溝村、封營村、謝……。 |
陳集鄉位于永城市北14公里處,永芒公路兩側,轄區面積7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5萬畝。鄉轄33個行政村 ,297個村民組,6萬人。陳集鄉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地理優勢,境內有年產240萬噸的國家重點煤礦陳四樓礦,盛產小麥、玉米、棉花、蔬菜、藥材、林果,永青鐵路東西穿過,永芒公路貫通南北,鄉間公路四通八達,交通十分便利,通訊設施完備,村村通油路,陳集初中新建教學樓(24個教室)、實驗樓各一座,被評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