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陜西省衛生鄉鎮衛生村衛生單位評審與監督管理實施辦法》,經鄉鎮、村、單位申請,各市(區)愛衛辦考核申報,省愛衛辦綜合審議,擬命名西安市藍田縣厚鎮等46個鄉鎮為省級衛生鄉鎮、西安市雁塔區新小寨村等348個村為省級衛生村。 |
馬村村是陜西省渭南市澄城縣馮原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610525101231。 |
寺前鎮醍醐村,屬貧困村,下轄4個自然村,19個村民小組,村民1118戶3817人,其中黨員148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32戶460人,人均收入5600元,計劃2018年脫貧。脫貧進度:目前,醍醐村2016年脫貧30戶119人,2017年計劃脫貧60戶222人。產業情況:醍醐村共有耕地9200畝,主要產業為核桃、花椒、黃花菜、蘋果、梨、桃、櫻桃等,共4500畝,畝均收入1450元;村合作社、互助資金協……。 |
1958年成立良周大隊,1984年改名為良周村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良周村……。 |
1958年成立劉卓大隊、翟家莊大隊,1984年改為劉卓村村民委員會,2014年翟家莊村村民委員會、劉卓村村民委員會合并為劉卓村村民委員會。劉卓村……。 |
1958年設耀顯大隊、曹村大隊、鎖頭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改為耀顯村村民委員會,2014年曹村村民委員會、鎖頭村村民委員會、耀顯村村民委員會合并為耀顯村村民委員會。耀顯村……。 |
1958年成立武安大隊、雷村大隊、高垣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時更名為武安村村民委員會,2014年雷村村民委員會、高垣村村民委員會、武安村村民委員會合并為武安村村民委員會。武安村……。 |
1958年成立樊家川大隊,1984年改為樊家川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樊家川村……。 |
1958年為黨川大隊,隸屬馮村公社。1984年機構改革后,改設黨川村村民委員會,屬馮村鄉。2000年改屬馮村鎮。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黨川村……。 |
1958年為船舍大隊,隸屬馮村公社。1984年機構改革后,改設船舍村村民委員會,屬馮村鄉。2000年改屬馮村鎮,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船舍村……。 |
“北恩村”:因轄東泉村、北石鐵村、恩施村而命名。1961年為東泉大隊、北石鐵大隊、恩施大隊,同屬雙泉公社。1984年改設為東泉村民委員會、北石鐵村民委員會、恩施村民委員會,同屬雙泉鄉。2000年,撤銷雙泉鄉設立雙泉鎮;2014年東泉村、北石鐵和恩施三村合并,設立北恩村民委員會至今。北恩村……。 |
1958年為上呂大隊,隸屬許莊公社。1984年改設上呂村民委員會,屬許莊鎮。上呂村……。 |
1958年公社化時得名陳南大隊。1984年,撤銷公社、大隊、生產隊,實行鄉、村建設,得名陳南村,沿用至今。陳南村……。 |
1944年屬黃龍設治局中山鄉三保(沙曲河)轄;1948年民主建政時屬四區(石堡)沙曲河鄉;1950年屬四區泄湖鄉;1953年屬四區北壘頭鄉;1956年屬縣直屬泄湖鄉;1958年9月建立人民公社時,屬超英人民公社泄湖生產大隊,同年11月黃龍縣制撤銷,屬地劃入宜川縣屬石堡人民公社;1961年9月黃龍縣制恢復,仍屬石堡人民公社泄湖生產大隊;1984年7月屬泄湖行政村;1985年3月屬曹店鄉泄湖行政村;1……。 |
劉姓建村于山灣之處,以此得名。1958年設立劉灣大隊,1981年改為劉灣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劉灣村……。 |
清代建村得名,名稱沿用至今。1958年為大隊,屬麻家塔公社,1984年改為行政村,設村民委員會,屬于麻家塔鄉。2008年后屬于神木鎮麻家塔辦事處,2017年麻家塔辦事處區劃調整為西沙街道。肯鐵令溝村委會位于西沙街道辦事處東北方向4公里處,總面積37.9平方公里,下轄九個村民小組,443戶,1200人,村三委會班子健全,運行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