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2024全國縣域地理標志產業高質量發展綜合指數百強縣[5]
2024全國縣域地理標志產業高質量發展綜合指數百強縣[5]
2024年11月18日,全國縣域經濟和地理標志的專業研究機構——北京中郡經濟發展研究所聯合地理標志特產大全網,完成并發布了《2024全國縣域地理標志產業高質量發展調研報告》,揭曉全國縣域地理標志產業高質量發展綜合指數百強縣名單。 |
資中縣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沱江中游,成渝線中段,地跨北緯29°34´~30°24´,東經104°27´~105°07´,東鄰資陽市安岳縣周禮鎮、內江市東興區雙橋鎮;南接內江市中區全安、史家鎮,威遠縣高石鎮;西毗眉山市仁壽縣雙寶、北斗鎮,威遠縣觀音灘鎮;北連資陽市雁江區碑記、小院、豐裕、堪嘉鎮。東西長64.49公里,南北寬52.13公里,地域面積1733.96平……。 |
恩施市系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為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武陵山北部,清江中上游,東經109°4′48″~109°58′42″、北緯29°50′33″~30°39′30″。東鄰建始,西接利川,南毗鶴峰、宣恩、咸豐,北連重慶奉節。市人民政府駐小渡船街道辦事處市府路23號。恩施市地處鄂西南麓,地處長江之南、有八百里畫廊之稱的清江中游,是李克強總理先后兩次視察、寄望開展的……。 |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概況武都區位于甘肅省東南部。轄44個鄉鎮、689村、12.18萬戶、53.05萬人。幅員面積4683平方公里,折合702萬畝,其中耕地71.53萬畝,林地和蔬林地190多萬畝。海拔600—3600米,年平均氣溫14.7℃,年日照時數1911.3小時,年降雨量400mm左右,無霜期210—240天,屬亞熱帶半濕潤氣候。區人民政府駐城關鎮,郵編:746000。代碼:621202。區……。 |
蒼溪縣地處四川盆地北緣、秦巴山脈南麓、嘉陵江中游,幅員面積2334平方公里,轄31個鄉鎮、454個村(社區),總人口74.29萬人,農業人口61.43萬人。因“樹濃夾岸、蒼翠成溪”而得名。蒼溪,歷史厚重,文化璀璨。這里人杰地靈,名勝星列。自西晉太康年間置縣已有1700多年,素有“川北淳邑”“蜀中鄒魯”之雅稱。漢代譙玄廷對第一,南宋王樾狀元及第,王績“九子八進士”佳話傳世,辛亥革命三烈士英名長存;杜……。 |
經國務院批準,民政部批復同意撤銷會理縣,設立縣級會理市,以原會理縣的行政區域為會理市的行政區域。會理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涼山彝族自治州正南端,處于攀西資源開發區腹心,西連攀枝花,南與云南省昆明市和楚雄州相鄰,扼川滇要沖,自古以來就是川西南與滇西及南亞商貿往來周轉重地,為古絲綢路必經要塞,素有“川滇鎖鑰”之稱。全縣轄50個鄉鎮,304個行政村,幅員4522平方公里,總人口43.3萬。……。 |
名山縣素有“仙茶故鄉”美譽的名山縣,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邊緣。幅員面積614.27平方公里,人口25.85萬,轄9鎮11鄉。東距成都90公里,西臨雅安13公里。古代是南方絲綢之路的驛站,今天是川藏國際旅游線的起點。1989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對外開放縣。歷代文人墨客吟詩作賦,蒙頂茶聞名遐邇。白居易稱: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文同贊:蜀土茶稱圣,蒙山味獨珍,更有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千百年來被廣為……。 |
周至建縣兩千余年,因“山曲為盩,水曲為厔”而得名,南依秦嶺,北瀕渭水,襟山帶河,素有“金周至”之美譽。是西安的西大門,全縣總面積2974平方公里,其中山區占76%,轄1個街道19個鎮,263個行政村,總人口69.17萬。周至自然生態良好,是國家級生態示范縣、全國首批最具魅力生態旅游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和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范縣;全縣森林覆蓋率66.6%,森林面積占全市森林總面積的52%,秦嶺……。 |
湄潭歷史悠久,據《康熙湄潭縣志》載:“明萬歷二十八年,播平建縣,以關外四牌地置湄潭縣,卜治于苦竹壩而城之”,“東有江水流轉至縣之主脈玉屏山北,環繞縣城,轉西至南,有湄水橋之水顛倒流合,匯為深淵,彎環如眉,故曰湄潭。”湄潭縣位于貴州省北部,地處大婁山南麓,烏江北岸,在名城遵義東南側。東與鳳岡縣毗鄰,西與遵義縣隔江相望,南與余慶、甕安縣接壤,北與正安、綏陽臨界。全縣轄9鎮、6鄉,18個行政村,15個……。 |
東寧市地處黑龍江省東南部,面積7139平方公里,地貌呈“九山半水半分田”特征,轄6鎮102個行政村,人口198442人。自然環境良好。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6℃,有效積溫2900—3000℃,無霜期150天,年均降雨量495毫米,素有“塞北小江南”美譽。物產豐饒,是全國萬兩黃金縣(市)和全國百名重點產煤縣(市)之一,盛產灘頭魚、大馬哈、松茸等名貴特產和山珍。東寧要塞、五排山城遺址被評為國家重點文……。 |
蒙陰縣因地處蒙山之陰而得名,西漢初置縣,是秦朝大將蒙恬和東漢天文歷算學家、珠算發明人“算圣”劉洪的故鄉。全縣總面積1605平方公里,轄10個鄉鎮(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云蒙湖生態區、366個行政村,常住人口48.5萬人。近年來,蒙陰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生態立縣、生態富民、生態強縣“三步走”實踐路徑,探索了一條“生態好、群眾富、可持續”的綠色發展之路,成為全……。 |
富平縣位于陜西省中部,關中平原和陜北高原的過渡地帶,屬渭北黃土高原溝壑區,總土地面積1233平方公里。地處東經108度57分—109度26分,北緯34度42分—35度06分之間,全縣南北長48千米,東西寬35千米,東鄰蒲城、渭南,南接西安市臨潼區、閆良區,西連耀縣、三原,北依銅川市,地理位置優越。境內有西包、西禹、富閆高速公路和106省道,咸銅、西韓兩條鐵路通過,交通便利。富平縣處于鄂爾多斯地臺南……。 |
長豐,地處安徽省中部,連接合肥、淮南、蚌埠三市,縣域面積1841平方公里,2023年末常住人口120萬(含戶籍人口80萬),轄14個鄉鎮、1個省級開發區。建縣于1965年,取“長治久安,人壽年豐”之意而得名。建縣伊始,長豐是后天不足的年輕縣、旱澇頻發的多災縣、結構單一的農業縣,1994年被確定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2012年脫掉了國家級貧困縣帽子,2016年成功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百強縣排名五……。 |
蘄春縣位于湖北省東陲、大別山南麓、長江中游下段北岸,是明代醫圣李時珍的故鄉。蘄春版圖面積2398平方公里,2018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101.11萬,轄15個鄉鎮辦。蘄春縣是中國傳統中醫藥文化之鄉,是武漢城市圈、長江經濟帶、大別山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務院確定的對外開放縣之一,先后榮獲“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食品安全示范縣”、“全國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先進縣”、“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 |
武鳴縣古稱“武緣縣”,1912年更名為武鳴縣并沿用至今,意為“以武而鳴于天下”,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南部,是首府南寧市的轄縣,史有“首善之縣”美譽。全縣縣域面積3378平方公里,轄13個鎮、218個行政村(社區),總人口68萬,其中壯族人口約占86%。武鳴是壯族的發源地之一,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中國壯語以武鳴方言為標準音,被譽為“中國壯鄉”,每年在武鳴縣城舉辦的中國壯鄉·武鳴“三月三”歌圩活動已成……。 |
石屏縣1992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對外國人開放縣,列為云南省縣級綜合改革試點縣。縣委、縣政府依據石屏縣的實際情況,成立了石屏縣對外開放領導小組,依靠優勢,把握“以資源換技術,以產權換資金,以市場換項目,以存量換增量”的引資思路,參與國際、國內的競爭。石屏縣位于云南省南部,紅河州西北部,國土面積3037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占94.6%,是一個“九分山有余,一分壩不足”的山區農業縣。全縣耕地面積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