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鎮境域,原屬白玉村。 1957年,設白玉鄉。 1966年,分為建設、向陽、絨蓋3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1992年,鄉改鎮。 |
清朝末期,阿察鎮境域屬昌臺村。 1959年,設阿察鄉。 1967年1月,更名反修鄉。 1975年7月,鄉改公社。 1984年1月,改為阿察鄉。 2020年6月,撤鄉設鎮,轄原阿察鄉所屬行政區域。 |
清朝末期,河坡鎮境域屬白玉州河坡村。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與熱加村合并為禾嘉鄉。 1951年,屬白玉縣二區1957年,設河坡鄉。 1960年,鄉改公社。 1967年,更名赤旗公社。 1979年,更名河坡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2018年12月,撤鄉設鎮。 |
1958年,始建政權為蓋玉鄉。 1959年,民改后仍為蓋玉鄉。 1968年,更名為金橋鄉。 1974年,改為蓋玉人民公社。 1984年,1月改為蓋玉鄉。 2020年5月,改鄉為鎮。 2020年6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甘孜藏族自治州調整雅江縣等12個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川府民政〔2020〕9號):撤銷山巖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蓋玉鎮管轄。 |
金沙鄉境域,原屬白玉鄉。 1966年,析置向陽公社。 1979年,更名金沙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
絨蓋鄉境域,原屬白玉村。 1957年,屬白玉鄉。 1966年,分為絨蓋、建設、向陽3公社。 1967年,更名躍進公社。 1979年,更名絨蓋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
章都鄉境域,原屬白玉縣。 1957年,設章都鄉。 1967年,更名為新鄉。 1968年,設章新鄉。 1974年,鄉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
清朝末期,麻絨鄉境域屬麻隴設治局。 民國時期,屬白玉縣。 1958年,設麻絨鄉。 1967年,更名前進鄉。 1974年,鄉改公社。 1984年,改為麻絨鄉。 |
清朝末期,熱加鄉境域屬白玉州。 民國二年(1913年),屬白玉縣。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與河坡村合并為禾嘉鄉。 1951年,屬白玉縣二區。 1957年,設熱加鄉。 1967年,更名勁松鄉。 1973年,鄉改公社。 1979年,更名熱加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
清朝時期,登龍鄉境域屬登龍村。 民國三十六(1947年),與贈科村合并為登龍鄉。 1951年,屬白玉縣二區。 1957年,設登龍鄉。 1968年,鄉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
清朝末期,贈科鄉境域設白玉州。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屬白玉縣二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與登龍村合并為盛登鄉。 1951年,屬白玉縣二區。 1957年,設曾科鄉。 1958年,更名贈科鄉。 1967年,更名星火鄉。 1979年,改為曾科公社。 1984年,改為贈科鄉。 |
清朝末期,麻邛鄉境域屬昌臺村。 1959年,設麻邛鄉。 1966年,更名勝利鄉。 1975年,改為麻邛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
遼西鄉境域,原屬甘孜縣。 1959年,屬白玉縣,設遼西鄉。 1968年,更名團結鄉。 1975年,鄉改公社。 1977年,更名遼西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
清朝末期,納塔鄉境域屬昌臺村。 1959年,設納塔鄉。 1967年,更名紅星鄉。 1975年,鄉改公社。 1979年,更名納塔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
清朝末期,安孜鄉境域屬昌臺村。 1959年,設安孜鄉。 1966年,鄉改公社。 1967年,更名先鋒公社。 1979年,更名安孜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
清朝末期,沙馬鄉境域屬白玉州。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屬白玉縣三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與蓋玉村合并為玉馬鄉。 1951年,屬白玉縣三區。 1958年,設沙馬鄉。 1974年,鄉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