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縣歷史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1957年,在建平區南地村出土的古人類上臂骨化石,經人類學家鑒定是猿人化石,距今五六萬年,屬舊石器時代晚期。約5500年前,境內開始了具有國定雛形的原始文明社會。1981~1985年在建平縣與凌源縣交界處的牛河梁發掘出的女神廟、積石冢群、方形石砌圍墻遣址,經碳十四測定和樹輪較正,距今約5500多年。……。 |
北票市隸屬于遼寧省朝陽市,位于朝陽市的東北部,大凌河中游。光緒三十年(1904)屬朝陽縣。1946年設北票縣,1985年改為北票市。東與阜新蒙古自治縣毗鄰,南與錦州市義縣、凌海市相鄰,西、西南與朝陽市區、朝陽縣接壤,北與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奈曼旗交界。位于亞沿海地區,西、北與承德、赤峰兩市,東、南與錦州、阜新兩市構成兩個經濟三角區。地處東經120°15′至121°18′,北緯41°23′至42°1……。 |
朝陽縣位于遼寧省西部,地處冀蒙遼三省(區)交界處,西連內蒙古自治區,是遼寧進入內蒙古的門戶區域。東北部分別與朝陽市雙塔區、龍城區和北票市毗連,東和東南與錦州凌海市、葫蘆島市南票區、連山區接壤,南靠葫蘆島市建昌縣,西靠建平、喀左,北與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為鄰。地理坐標為北緯40°55′~41°54′,東經119°52′~120°47′。南北長109.1千米,東西寬76.2千米。縣城位于北緯41°43′……。 |
凌源市隸屬遼寧省朝陽市,位于遼、冀、蒙三省區交匯處,北與建平縣、內蒙古寧城縣毗連,東北及東與喀左縣接界,西及西北與河北省平泉市相鄰,西南與河北寬城縣、平泉市接壤,南與建昌縣、河北青龍縣相連,東南與建昌、喀左兩縣搭界。地理坐標為北緯40°35′50″~41°26′,東經118°50′20″~119°37′40″。南北斜長93.3公里,東西寬66.1公里,周長318公里,總面積3278平方公里,約占全……。 |
喀左縣,全稱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是遼寧省朝陽市下轄的唯一一個蒙古族自治縣,地處遼寧省西部朝陽市南部、大凌河上游的丘陵地區,是遼冀蒙三省交匯地帶,遼西走廊北通道要沖,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喀左縣縣域總面積2238平方公里,轄23個鄉鎮街區,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農產品加工園區、1個省級服務業集聚區、3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喀左縣是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和全國文明縣城,是全國民族……。 |
龍城區是遼寧省朝陽市下轄區,位于東經120°14′~120°37′,北緯41°26′~41°42′之間,地處遼寧省西部,區境環繞雙塔區,西北部和西南部與朝陽縣接壤,東北與北票市毗鄰。截至2019年,龍城區轄3個街道、6個鎮,63個行政村、14個社區。全區社會總面積704.2平方公里,[22]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龍城區常住人口為222065人。……。 |
雙塔區于1984年建區,是朝陽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于遼寧西部朝陽市境內,坐落在努魯兒虎山脈東側、松嶺山脈西麓,是大凌河河谷中的長形盤地。因城內筑有保存完好的北魏時期的北塔和遼代南塔而得其名;地理坐標為東經120°23′15″-120°31′56″,北緯41°31′22″-41°36′57″;轄區總面積500平方公里,下轄4個鄉鎮、9個街道辦事處、49個行政村、57個社區,總人口46.35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