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廣西百鎮千村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建設工作方案(2022-2025年)》(桂環發〔2022〕56號),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文化和旅游廳、農業農村廳組織專家,開展第一批百鎮千村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鎮、村評選。根據評選結果,擬對南寧市賓陽縣古辣鎮馬界村等100個村授予“廣西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稱號。 |
取轄區馬戶村、界守村(現石街村)2個自然村各一字得名。“馬”指馬戶村,“界”指界守村(現石街村)。1951年甘地、洪塘2村合設平南鄉。1952年8月馬界鄉從原永淳縣劃入賓陽縣。1953年平南鄉并入馬界鄉。1958年分為大陸、官塘、甘地、洪塘4農業社。1959年改設大陸、洪塘、黃道、官塘、來田、三岸里6大隊。1962年大陸、洪塘、黃道、官塘、來田、三岸里6大隊合并成立馬界公社。1968年改大隊。19……。 |
名山因高大有名氣得名。1951年設名山鄉。1958年改農業社。1959年改麻圩年分為麻圩、尋灘2大隊。1962年合并為名山公社年合并成立名山公社。1968年改大隊。1984年改村民委員會。1987年10月稱名山村公所,1995年復稱名山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名山村黨總支成立于1984年,隸屬于陳平鄉黨委,下設尋灘、高村、馬圩、三聯、沙塘等5個黨支部。……。 |
1949年設榃汶農會,取榃白、汶井村各一字得名。1949年稱榃汶農協會;1952年稱榃汶鄉;1959年稱榃汶大隊;1963年稱榃汶公社;1969年稱榃汶大隊;1985年稱榃汶村村民委員會,1987年稱榃汶村公所;1995年改稱村民委員會。榃汶村……。 |
揚美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由羅、劉、陸、李四姓最早建造,因荊棘叢生,白花遍地,故名為“白花村”。后來狄青平蠻,各地人士不斷前來,才日漸發展,逐漸形成。因清溪環繞,揚波逐流,后改名“揚溪村”此后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逐日開化,心靈向美,又改名為“揚美村”。揚美民風善良,崇文尚武,重德揚美。時至明清,文化經濟就己迅猛發展,蒸蒸日上,欣欣向榮。古鎮中古街道、古烽火臺、古碼頭、古桌椅、古樹、古廟……。 |
民國時期設定江村,取定盆、長江各一字得名。1952年8月屬大滕鄉管轄;1959年5月與大滕分開后稱定江大隊;1962年9月又并入大滕鄉;1969年1月又與大滕分開稱定江大隊;1984年改稱定江村,其行政組織隨之由革委會、管委會改稱村公所;1995年初“撤村改委”,改稱定江村民委員會,并沿用至今。定江村……。 |
施厚村位于南陽鎮西部,東臨南陽村,西與二田村相連,北接伶俐鎮。全村人口4243人,1056戶,勞動力2010個,27個村民小組。村干部9人,村支部書記1名,村委會主任1名,副主任2名,結報會計1名,共有黨員75名,榮獲“文明村鎮”榮譽稱號。全村共有社會面積1734公頃,其中耕地面積5326畝,水田3410畝。產業發展方面,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有甘蔗、花生等;養殖業有生豬養殖等。基本設施方面……。 |
城廂鎮大皇后村地處武鳴縣城西南部,全村有6個村民小組,395戶農戶,人口1560人;全村共有黨員72名。全村水田513畝,畬地1300畝,水果1206畝,魚塘1931畝。2011年,全村經濟總收入805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015元,村、組集體經濟收入55萬元。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自治區科普示范村、自治區民族團結先進集體、自治區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大皇后村兩委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社會……。 |
因該村原為韋姓人居住,故稱韋村。故名。“圍”便取諧音“韋”。1949年前成立圍村。1956年改圍村合作社。1958年改圍村公社。1969年改圍村大隊。1984年改圍村村民委員會。圍村村……。 |
懷洪,壯語Vaizhung,為一種野生樹木名稱。因當地生長此木,故名。1950年為懷洪鄉,屬柳江縣第二區轄。1958年改為百朋公社懷洪大隊。1962年改稱懷洪公社。1968年12月復名懷洪大隊。1984年改為懷洪村委會。1987年改為懷洪村公所。1995年12月改為懷洪村民委員會。2021年2月5日改稱懷洪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懷洪村……。 |
大兆屯,因背后的一座山形似一口灶,原名“大灶”,后演化為“大兆”。1950年至1957年為大兆鄉,1958年成立大兆大隊,1962年曾劃為小公社,1966年恢復大隊,1983年改為鄉政府,1987年改為村公所,1996年改稱村民委員會。大兆村……。 |
因1952年時該村為新成立的鄉,且位于縣城外,“廓”有外城之意,取“廓”的諧音“國”,故名。1949年前屬融縣東廓鄉,1952年從東廓鄉分出來設立新國鄉。1958年改為新國大隊。1984年改新國村,設新國村民委員會,屬融水鎮。1987年改設新國村公所。1996年復設新國村民委員會。2020年根據民政部基層政權的文件要求,村民委員會現在改為新國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新國村……。 |
柳東村是廣西柳州市城中區靜蘭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202007202。 |
雨卜村位于香粉鄉中北部,距鄉政府所在地5公里。全村總面積9.7平方公里,總人口1508人,共336戶,是以苗、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村,其中苗族占全村總人口的95%,轄7個自然屯,13個村民小組。現有村黨支部、村委會、團支部、婦代會各1個,并設有相應的民兵營、調解會、治保會、計生協會等村級機構,共有43名黨員。全村耕地面積894畝,其中水田面積604畝,林地面積10451畝。多年來,香粉鄉黨委開展……。 |
一、丹洲村位于丹洲鎮政府駐地西南面融江江心,地處三江、融安、融水三縣交合處,地形呈狹長狀,總面積2.6平方公里,東有209國道和枝柳鐵路隔岸而過。丹洲村是三江明清建治時期古縣城,有400多年的歷史,尚存多處古跡景點,是三江縣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丹洲村是多民族,多姓氏雜居的村落,全村有苗、瑤、侗壯、漢五個民族61個姓氏,230戶1035人。洲上種有沙田柚500多畝,經濟收入以沙田柚為主,兼有農業、副業……。 |
環江村是廣西柳州市城中區靜蘭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202007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