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屬鄭縣齊禮閻鄉。 1948年屬第六區(黃崗寺區)兌周鄉。 1950年屬鄭州市郊區。 1958年先后劃入鐵路公社鄭大分社、大學路人民分社。 1960年劃入二七區。 1961年屬大學路街道。 1997年將大學路街道自隴海中路一分為二,設立淮河路街道。 2005年齊禮閻鄉的路砦、齊禮閻2個村民委員會劃入淮河路街道。 |
民國初為鄭縣城廂區九段。 1948年前屬鄭縣德化鎮。 1948年屬三區。 1951年改為西太康路街政府。 1952年屬三區銘功路街政府。 1955年改為銘功路街道,同年8月劃入二七區。 1968年改為勝利北街街道。 1979年恢復銘功路街街道。 |
原屬鄭縣。 1948年屬第二區。 1952年成立一馬路街政府。 1955年第二區更名為二七區,屬之。 1961年設立一馬路街道。 |
原屬二區。 1951年成立鄭州市第三區蜜蜂張街政府。 1955年改為蜜蜂張街道。 1959年劃入二七區。 1961年復為蜜蜂張街道。 |
1913年分屬鄭縣長樂區五段和永康區四段。 1934年歸第二區和第四區。 1941年屬城郊齊禮閻鄉和五權鄉。 1948年屬第六區兌周鄉。 1952年屬鄭縣第八區。 1955年劃入鄭州市建設區蜜蜂張街道。 1959年由蜜蜂張街道劃出,成立鄭州市建設區碧沙崗公社。 1960年為二七區公社碧沙崗分社。 1961年改設碧沙崗街道。 1962年改為五里堡街道。 |
1913年屬鄭縣永樂區四段。 1934年屬第二區(曹洼)。 1941年屬齊禮閻鄉。 1948年屬第六區(黃崗寺)兌周鄉。 1949年屬第六區兌周鄉。 1952年屬第八區。 1954年屬金水區(蜜蜂張)。 1955年將西十里鋪(小黃莊)、菜王、焦家門等17個自然村劃入金水區。 1958年成立鐵路公社鄭大分社。 1959年改為建設區大學路分社。 1960年劃入二七區。 1961年二七區大學路人民分社改設大學路街道。 1997年隴海中路以南區域劃入淮南街街道。 2001年原隴海鄉兌周村焦家門和菜王村二組劃入大學路街道。 |
1958年屬二七區人民公社鐵路分社。 1961年設立建中街街道。 |
1949年屬馬寨街政府。 1951年初改為小趙寨街政府。 1954年屬鄭州三區。 1955年屬二七區。 1958年屬鄭州七一人民公社。 1960年和平新村,建中街,福華街合并為鐵路分社。 1961年改設福華街街道。 |
1948年屬二街(德化街)街公所。 1952年建立德化街街政府。 1955年改為德化街街道。 1958年8月與大同路、二馬路組成德化街公社,11月與西太康路公社合并定名為太康路公社。 1960年為鄭州市二七公社德化街分社。 1961年恢復街道至今。 |
前身為齊禮閻鄉。 1948年屬鄭縣。 1950年屬郊區。 1982年屬金海公社。 1983年撤銷金海公社,設立金海區齊禮閻鄉。 1987年劃入二七區。 2005年撤銷齊禮閻鄉,設立嵩山路街道。 |
1948年屬第二區。 1955年屬二七區。 1958年屬七一公社。 1959年屬二七公社。 1961年屬二七區。 2006年撤銷齊禮閆鄉,調整淮河路街道部分區域分別設立長江路街道、京廣路街道。 |
1948年屬鄭縣第二區。 1955年屬二七區。 1958年屬七一公社。 1959年屬二七公社。 1961年復屬二七區。 1980年屬二七區齊禮閻鄉。 2006年析齊禮閆鄉部分區域設立長江路街道。 |
2015年5月析嵩山路街道部分區域設立人和路街道。 |
唐貞觀七年(633)屬管城(今鄭州)。 1913年屬鄭縣永康區。 1949年后侯寨周邊村莊設立侯寨等12個鄉。 1956年12個鄉合并為侯寨、鐵三官廟、三李3個中心鄉,屬鄭州市郊區。 1960年成立侯寨公社。 1980年撤公社設立侯寨鄉。 1987年撤銷郊區,侯寨鄉屬鄭州市二七區。 2018年撤銷侯寨鄉設立侯寨街道。 |
1959年,金水源街道轄區屬二七公社;1983年,屬二七區侯寨鄉;2016年8月,劃嵩山路街道、京廣路街道、侯寨街道部分地區設立金水源街道籌備組。 |
1941年屬滎陽縣祖始鄉。 1949年為滎陽第四區(賈峪)劉胡垌鄉。 1952年由滎陽縣劃入鄭縣第五區。 1953年屬鄭州市郊區。 1954年屬鄭州市郊區的須水區。 1956年鄭州市郊區設劉胡垌中心鄉。 1958年屬鄭州市郊區西郊公社。 1961年復屬鄭州市郊區的須水區。 1963年屬鄭州市郊區侯寨公社。 1976年設劉胡垌公社。 1983年改為劉胡垌鄉。 1987年劃入二七區。 1998年撤銷劉胡垌鄉設立馬寨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