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很多年前魯家村和李家旱為最大的自然村,故而得名為魯李社區居民委員會。 |
1963年以前,蕪湖機場以北的約2.5平方千米的轄區統稱“南陽大隊”。因為南陽大隊地處南陽路,故而得名。 |
因服務于5720工廠和空軍大院,故而得名為藍天社區居民委員會。 |
1963年以前,蕪湖機場以北的約10平方千米的轄區統稱“汀孟大隊”。因為在這個轄區內,有兩個較大面積的塘口,分別叫“汀塘”“孟塘”,大隊的名稱就取決于“汀塘”“孟塘”兩個塘口的第一個字,即“汀孟大隊”。 |
因蕪湖老城墻為據,十里牌離現在的五里汀十里路距離,故而得名。 |
官飛社區位于官陡門集鎮,臨近蕪湖飛機場以東,取官陡門和飛機場第一個字,故名。 |
原名神南村,后因社會發展的需要,在20世紀70年代由原神南村逐步劃分為神東、神南、楊場、新建、棠梅等村,因在神山以東,故而得名。 |
鳩茲”是安徽省蕪湖市的象征。古時蕪湖地勢低洼,是遍生“蕪藻”的淺水湖,盛產魚類,鳩鳥茲生,故而得名。 |
人們把長江的從九江至京口(鎮江)一段,稱為中江,而蕪湖適得其處,故有中江之名;又說青弋江古稱中江,東通太湖,西流長江,蕪湖古地即在中江畔,因而稱蕪湖為中江,中江社區轄區靠近蕪湖城東中江大道,故有此名。 |
取小區名字水岸星城中的“星城”諧音“星辰”,寓意小區建設如天空中的星辰,故而得名星辰社區。 |
因社區地處蕪湖市城市東邊,社區辦公地點在城東小區內,故得名城東社區居民委員會。 |
因社區對面的神山上有個“觀嵐亭”與之遙遙相望,故得此名。 |
相傳春秋時干將在此設爐造劍,三年成雌雄二劍,其劍青光閃爍,鋒利無比。《圖經》云:干將淬劍于此。至今山上仍存淬劍池、砥劍石、鐵門檻等遺跡,并都有一段精彩動人的故事。淬劍池位于山顛,池不大,水不深,但終年不枯,水清鑒人,頗為神奇。據書載:干將死后亦墓葬此山。唐代名將李靖曾在附近平叛,安定一方,后人遂在神山建李衛公祠以奉祀。傳說宋乾道七年(1171年),蕪湖大旱,縣令沈端節到赤鑄山李衛公祠祈雨二日后喜得,乃建一亭,取蘇軾《喜雨亭記》文竟,命名志喜亭。從此,神山時雨名聞遐邇。歷代文人雅士愛來赤鑄山尋古探幽,留下甚多詩篇:古劍摩空宇,寒光啟太阿、干將昔此鑄芙蓉,風雨千秋石上松,使赤鑄青鋒古韻長存,故取名為青鋒社區。 |
赤鑄山相傳春秋時干將在此設爐造劍,三年成雌雄二劍,其劍青光閃爍,鋒利無比。《圖經》云:干將淬劍于此。至今山上仍存淬劍池、砥劍石、鐵門檻等遺跡,并都有一段精彩動人的故事。淬劍池位于山顛,池不大,水不深,但終年不枯,水清鑒人,頗為神奇。據書載:干將死后亦墓葬此山。唐代名將李靖曾在附近平叛,安定一方,后人遂在神山建李衛公祠以奉祀。傳說宋乾道七年(1171),蕪湖大旱,縣令沈端節到赤鑄山李衛公祠祈雨二日后喜得,乃建一亭,取蘇軾《喜雨亭記》文竟,命名志喜亭。從此,神山時雨名聞遐邇。歷代文人雅士愛來赤鑄山尋古探幽,留下甚多詩篇:古劍摩空宇,寒光啟太阿、干將昔此鑄芙蓉,風雨千秋石上松,使赤鑄青鋒古韻長存。轄區三個小區坐落在赤鑄山腳,由此命名為“赤鑄山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