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貴定縣德新鎮各村社區情況介紹

貴定縣德新鎮各村社區情況介紹

德新鎮德新村距縣城10公里,貴洗公路(貴定至龍里洗馬鎮)穿境而過。村轄12個組12個自然村寨,居住著漢、布依、苗、仡佬族、白族等民族,有1065戶4127人,現有黨員51名。貴洗公路(貴定至龍里縣洗馬鎮)穿過村境內,交通極為便利。礦產資源主要有煤。耕地面積3174.1畝,其中田1546.53畝,土1627.57畝。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洋芋為主,經注作物有油菜、烤煙、蔬菜等。水稻種植面積1546畝,油菜種植面積980畝,收入油菜籽245噸。全村有完小1所,衛生室4所。有陽寶山、延壽庵、桐梓園板凳龍燈舞、枧山水庫休閑山莊等自然人文景觀。
德新鎮豐收村位于德新鎮北部,距縣城15千米,轄9個村民組,15個自然村寨,屬省級二類貧困村之一。全村總戶數618戶,總人口3040人,耕地面積2151.19畝,其中田831.61畝,土1315.08畝。居住著漢、布依、苗等民族。村黨支部共有42名黨員,村組干部8人。貴洗公路(貴定至龍里縣洗馬鎮)穿過村境內,交通極為便利。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洋芋為主,經注作物有油菜、烤煙、蔬菜等。2010年,糧食總產量992.42噸,比上年有所增長,大牲畜存欄410頭(匹),生豬存欄610頭。2005年,全村農業總產值12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00元,比上年增長10%;人均占有糧食347公斤。水稻種植面積812畝,油菜種植面積680畝,收入油菜籽145噸。全村有完小1所,教學點2個,衛生室1所。有抗夫碑、懸棺葬、燕子洞景區及獨木河景區等自然人文景觀和文物古跡文化遺產。

近年來,豐收村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按照“強基礎、調結構、助增收”的工作思路,以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為抓手,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實施黨員帶農戶、黨員聯系貧困戶的措施,積極動員村民以“親幫親、戚幫戚、鄰幫鄰、戶幫戶”為主體,建立以安全文明村寨為主要內容的模范村,動員廣大群眾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抓好基本農田建設的基礎上,實施好苦丁茶產業、西紅柿產業,開發利用好煤炭資源。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全村經濟相對發達、社會穩定、群眾文化水平明顯提高、增收步伐加快。2008年、2009年、2010年豐收村黨支部連續3年被鎮黨委評為先進基層黨支部,2009年被縣委評為先進基層黨支部。

新鋪村地處新鋪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11公里。東與本鄉曉豐村相鄰,南與德新鎮沙壩接壤,西與沙壩村大寨相連,北靠高枧壩,海拔為1240米,總面積為28.4平方公里,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礦、腐殖酸等,主要分布在干塘,安炳寨和坤主堵。新鋪村是全鄉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村轄12個村裥∽�14個自然村寨645戶3002人,其中黨員62名,主要分布在貴仙公路沿線。全村耕地面積2526畝,其中田638畝、土1888畝,主要以種植業為主,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馬鈴薯等,支柱產業以脫毒馬鈴薯、油菜、烤煙蔬菜等為主。

新鋪村新農村建設效果明顯,各項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穩步健康發展,現有有初中1所、完小1所、民校點2個,衛生院1所,煙葉收購站1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點1個。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和幫助下,新鋪村對門坡建立了“185”工程示范基地,通過近年來的發展,示范區交通便利,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健全,實現了組織機構、煙水配套、煙機配套、密集烤房、育苗工場、氣象服務、標準化站點、信息系統等設施和服務“九到位”。加快了新鋪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推動了現代農業、訂單農業發展。

在上級部門的關心和幫助下,在村支兩委的帶領下,全村人民正以昂揚的斗志,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為開創小康生活而努力!

新鋪鄉曉豐村位于新鋪鄉東南面,距鄉政府5公里,東與四寨村接壤,南與定東鄉、福泉市黃絲鎮毗鄰,西與新鋪村,德新鎮相連,北與高枧壩村相靠。總面積28.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年平均氣溫14度,年溫差22度,年降水量1245mm,無霜期280天。轄14個自然村寨,8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苗、布依等各民族同胞,有400戶1732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559人,占總人口的36.7%,全村耕地面積2008畝,其中水田174畝,旱地1834畝。有完小一所,教學點一個,主要糧食作物為玉米、小麥水稻、馬鈴薯等,經濟作物主要有烤煙、油菜等,礦產資源有硅藻土、鐵礦石、高嶺土等。是一個田少土多,高遠的山區村。

全村共有黨員45名,黨小組4個,黨員遍及全村各個自然村寨,發揮著應有的作用。在黨的改革富民政策指引下,在縣委、縣政府及鄉黨委、鄉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村廣大黨員干部、各族人民依靠政策,相信科學,振奮精神,團結奮進,正為共建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而奮斗。

曉豐村是貴州省烤煙種植的發源地,種植烤煙歷史悠久,所產煙葉醇和、余味舒適、香氣量足、油份足、彈性好、燃燒性好,享有“金黃粉底色鮮亮,油潤光滑細如綢”的美譽。現我曉豐村已建烤煙合作社,有成員23人,其中:社長一人,副社長2人,成員21人。

高枧壩村是在2004年由原高坪村和前進村兩村合并為現在的高枧壩村。全村總戶數755戶,人口3543人,全村共有正式黨員59名,預備黨員3名,全村共分7個黨小組,黨小組長7名,全村有16個自然寨,36個小組。全村居住著漢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63%,轄區內有完小一所、民校一所,全村轄面積26.8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2575畝,其中旱地2058畝、水田517畝,距鄉政府7公里,貴仙公路穿村而過,東與本鄉四寨村相連,西與德新鎮相鄰,南與本鄉新鋪村接壤,北與本鄉蓮花村相接,高枧壩村森林資源豐富、生態環境美好、山青水秀,礦產資源有煤礦、鐵礦、高嶺土、重晶石等,經濟作物有烤煙、油菜、養殖、生豬、黑山羊等。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馬鈴薯等,現高枧壩村生豬百頭養殖場2個,黑山羊百頭養殖戶2戶,50頭養殖戶5戶,特色養殖戶1戶(竹鼠),旅客運輸戶3戶。
四寨村位于新鋪鄉北面,距新鋪鄉8.5公里,東與福泉市仙橋鄉相連,南與曉豐村接壤,西與高枧壩村、曉豐村相鄰,北與高枧壩村、福泉市仙橋鄉月塘村相接,總面積37.7平方公里,平均海撥1300米,年平均氣溫16℃,平均溫差22℃,年降雨量1245mm,總積溫2140—2560℃,無霜期280天,轄9個自然寨,有13個村民組,578戶3041人,都是苗族同胞。全村耕地面積2382畝,其中水田1334畝,旱地1048畝,人均耕地0.8畝,人均糧食175公斤,人均純收入2450元,有村級辦公用房4間114平方米,衛生室50平方米,村級衛生員2人,完小1所,正式老師9人、支教老師3人、代課老師3人,學生315人,教學點1個,代課老師2人,學生43人。由于受地理位置及環境的影響,四寨村農業產業結構單一,糧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洋芋、紅薯等;經濟作物以烤煙為主,養殖業以豬、馬、牛、羊、雞、鴨為主;主要礦產資源有重晶石、硅沼土、硫鐵礦等。是一個地處高寒、氣候適宜的高邊、少數民族聚居地。全村共有0黨員55名,預備黨員5名,黨小組5個,遍及全村各自然寨,發揮著應有的作用。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長衫龍”的發源地,四寨村至今還保持著原始、古樸、淳厚的苗族風情和苗族民間文化,2006年谷撒“鼓龍鼓舞長衫龍”被命名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多次在省內外閃亮登場演出,并得到各級各界專家的好評。

在黨的富民政策下,在縣委、縣政府,鄉黨委、鄉政府的領導下,全村廣大黨員,各族人民依靠政策、相信科學、振奮精神,團結奮進,弘揚民族文化,共建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家園。

蓮花村位于黔南州貴定縣新鋪鄉北面,距貴定縣城18公里,距新鋪鄉政府7公里,東與福泉市相連,距黔南州福泉市25公里,貴仙公路穿村而過,南與新鋪鄉高枧壩村接壤,距高枧壩村3公里,西與德新鎮相鄰,距貴定縣德新鎮16公里,東與新鋪鄉光明村相接。總面積為12.7平方公里,轄11個自然寨,有8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族、苗族、布依族等各民族同胞,有535戶2357人,其中男1271人,女1086人,有勞動力1650人,外出務工479人,有村常務干部3人,其中少數民族1436人,占總人口的64.5%。辦有留守兒童學校一舍,全村耕地面積1541畝,其中水田614畝,旱地927畝,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馬鈴薯等。經濟作物有油菜、烤煙、養殖、生豬、黑山羊等。蓮花村森林資源豐富、生態環境美好、角嗨悖蟛試從忻嚎螅至ù逵猩�50頭養殖戶2戶,黑山羊50頭養殖戶1戶。

全村共有黨員35名,黨小組7個,遍及全村各個自然寨,發揮著應有的作用。

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以-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縣委、縣政府、鄉黨委、鄉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村兩委帶領全村人民以黨的-會議精神為統領,高舉發展、團結、奮斗的旗幟,合理規劃基礎,以群眾滿意為標準,圍繞和諧農村建設這一中心,突出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這一主題,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地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帶領全村廣大黨員和各族人民埋頭苦干,開拓進取,為建設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家園而奮斗。

光明村位于貴定縣新鋪鄉北面,距鄉政府13.5公里,東與福泉市仙橋鄉相連,南與本鄉蓮花村接壤,西與兄弟村喇亞相鄰,北與福泉市仙橋鄉相連,全村總面積為14.5平方公里,轄19個自然村寨,11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族、苗族、布依族、白族等四種民族,有620戶3008人,其中少數民族2003人,占全村總人口的22%,全村耕地面積為2415畝,其中水田1177畝,旱地1238畝,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等,經濟作物有油菜、烤煙、洋芋等,是一個田少土多、氣候適宜的高邊少數民族地區,光明市場已具備,急待開放。

全村共有0黨員63名,黨小組6個遍及全村各自然村寨,發揮著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全村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以-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縣委、縣政府、鄉黨委、鄉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村兩委帶領全村人民以黨的-會議精神為統領,高舉發展、團結、奮斗的旗幟,合理規劃基礎,以群眾滿意為標準,圍繞和諧農村建設這一中心,突出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這一主題,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地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帶領全村廣大黨員和各族人民埋頭苦干,開拓進取,為建設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家園而奮斗。

新鋪鄉喇亞村位于新鋪鄉北面,距鄉政府所在地19.5公里,東與光明村相鄰,南與蓮花村接壤,西與新巴鎮隔河相望,北與福泉市仙橋鄉相連,總面積26.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00米,年平均氣溫15℃,年溫差18℃,年降雨量1245mm,年無霜期280天。全村轄杠高、干河、卡郎、楊家灣、上寨、大寨、柏家寨、苗田、高坡、媽寨等10個自然村寨(村民組),共有385戶1741人,其中農業人口1732人,非農業人口9人。主要居住著漢族、布依族、苗族等民族,其中少數民族有1496人,占全村總人口的86%。全村有豐富的煤礦資源和民族文化資源。

全村共有耕地面積1901畝,其中水田801畝,旱地1100畝,人均耕地面積1.1畝。全村林地面積2560畝,森林覆蓋面積達62%,土壤質地以泥沙壤為主。2010年人均占有糧食460公斤,人均純收入3460元,是一個田少土多的少數民族村。全村糧食作物主要以玉米、水稻、小麥、洋芋為主,經濟作物主要以烤煙、油菜等收入為主,畜牧業主要以養牛、馬、豬為主,全村養羊、飼養兔、竹鼠等特色養殖業在不斷發展壯大,已初具規模初見成效,全村主要經濟來源依靠種養殖業以及外出務工。有村辦公大樓一棟,民辦完小一所,村農村合作醫療衛生室一個。

發展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村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加快發展、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著力糧食生產、烤煙、油菜、金銀花、洋芋等產業,加大力度扶持發展特色種養殖業,著力突出群眾增收、民生保障、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四大重點”,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保增長、保穩定、促發展”,千方百計加快全村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全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奮力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

工作目標:力爭全迮┟袢司渴杖肽昃齔�8%以上,;努力實現村產業結構調整有新突破,全村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人居環境顯著改善,群眾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

在黨的改革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在縣委、縣政府以及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全村廣大黨員、各族人民依靠政策,相信科學、振奮精神、團結奮進、共建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家園。

寶山村位于鄉政府北面,東與德新鎮相連,西南與城關鎮接壤,北與新巴鎮毗鄰。全村轄11個村民小組,共830戶3850人,其中從事農業生產人口2524人。全村耕地面積3950畝,其中水田1380畝,旱地2570畝。寶山村主要以農業種植和家庭養殖業為主,2003年,寶山村以退耕還林政策為契機,大力發展梨種植980畝,農業種植以水稻、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主要以烤煙種植為主,2007年通過招商引資,龍尾田煤礦企業進駐寶山村,為寶山村解決勞動力就業150余人。
德新鎮居委會距縣城4公里,現有居民697人,境內有國土所、法庭、司法所、派出所、教輔站、林業站、農村信用社、德新衛生院、糧管所、水管所等10個鎮屬單位;有中學一所;有沙壩小學、新場小學、德新小學、豐收小學等4所完小;還有風景小學、馬寨小學、毛草坪小學、菜苗小學等4所民辦小學。在居委會境內交通便利,貴洗、貴仙2條公路從境內橫穿而過,在兩條公路的相交點上,形成了沙壩集貿市場。境內大多數農副產品均在這里銷售,這給當地的居民提供了物質生活保障。

居委會現有居民697人,414戶,有育齡婦女182人,已婚育齡婦女124人。為進一步搞好計劃生育工作,嚴格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居委會成立了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鎮-擔任,成立了計劃生育協會小組,組長由居委會主任擔任,機構健全,確保了計劃生育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為了搞好宣傳,完善服務陣地,居委會設有計劃生育人口學校和服務室。這給當地的居民學習計劃生育政策和“三優五期”保健知識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不卡观看 | 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高清 | 久久精品79国产精品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不卡 |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日本a∨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天堂网精品网站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