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57年,設置城關鎮公所,隨后稱為城關鎮。 1996年12月,原業州鎮與苗坪區合并為現在的業州鎮。 |
民國十八年(1929年),屬禮字管轄;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為縣單設11個集鎮之一;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為二區1個聯保辦公所;民國三十年(1941年),為縣直轄鄉鄉公所;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為紅巖鄉公所屬花坪管轄,直到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花坪撤銷時止。 1951年,屬紅巖石區轄。 1975年9月,撤區并社,成立紅巖公社。 1984年7月,為縣轄鎮。 |
晉泰始元年(265年),屬建始縣。 民國時期,江南屬官店區。 1949年11月,改為官店區民族鄉。 1957年,改為官店公社。 1962年,公社改為景陽區。 1975年4月,撤區設立公社。 1984年7月,撤社并區,設為景陽區。 1996年8月,撤區設景陽鄉。 2000年,更名為景陽鎮。 |
1949年末,成立官店區,區下設鄉、保。 1957年,保改為行政村。 1958年9月,官店區改為官店公社。 1961年5月,恢復官店區。 1975年,撤區并社,設官店、枇杷坦、竹園3個公社。 1984年,設區建鄉,設13鄉鎮。 1997年,撤區建鎮。 2008年,撤鄉立鎮。 |
清宣統三年(1911年),縣設4鄉,花坪鎮即為當時南鄉的場市。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花坪區,另設花果坪集鎮。 1958年,撤銷區鄉建制,建立公社,花坪設大公社。 1961年,恢復花坪區。 1996年,撤區設花坪鄉。 2011年,撤鄉設鎮。 |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為中正鄉。 1950年5月,設立長梁區。 1953年3月,改為建始縣第二區。 1950年9月,撤消第二區,建立長梁區公所。 1958年9月,改為桂花公社。 1961年5月,撤社建區,恢復長梁區。 1975年3月,分為長梁公社和茶園公社。 1984年8月,撤社建區將長梁與茶園合為長梁區公所。 196年12月,撤區建鄉,將長梁區公所改為長梁鄉。 2001年3月,原天生鎮并人長梁鄉。 2017年11月,撤銷長梁鄉,設立長梁鎮。 |
古屬巴子國地;明正德7年(1512),屬建始縣坊廓里;清康熙20年(1681),屬建始縣坊廓里;清乾隆元年(1736),建始縣從四川夔州府改屬湖北施南府,茅田屬坊廓里;清同治6年(1898),屬北鄉。 民國7年(1918),茅田屬建始縣“儉”字區所轄;民國19-23年(1930-1934),屬建始縣第一區;民國24年(1936),屬建始縣第一區茅田聯保;民國30年(1941)設立茅田鄉,轄16個保;民國38年(1949),設立茅田區。 1949年11月設立茅田區;1950年4月分設天生(銅鼓)區,茅田區人民政府駐地由茅田老街遷到長梁老街,其區名隨駐地改稱長梁區;1952年4月,另設茅田區,政府機關駐地茅田老街;同時撤銷天生區,其所轄的中塘、天生、細沙、火龍、黃巖、百股、榨茨、三溪、天鵝區域劃歸茅田區管轄,銅鼓包劃歸四川省巫山縣管轄;1953年改稱建始縣第三區;1956年恢復茅田區,下轄羅轉、鐘塘、紅旗、鹿鳴、百股、火龍、細沙、羅底、子母、太和、安石、陽坡、新建13個鄉;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茅田區更名為新建人民公社,下轄天生、鐘塘、三溪、榨茨、肖家坪、百股、火龍、細沙、羅底、子母、太和、安石、陽坡、新建14個管理區;1961年5月恢復稱茅田區,下轄天生、清河、鐘塘、三溪、榨茨、黃巖、百股、天鵝、火龍、細沙、封竹、羅底、子母、太和、安石、陽坡、新建17個鄉級公社;1975年3月撤區并社,茅田區分為細沙、封竹、天生、茅田四個公社;1984年6月撤社并區,又將上述四個公社合并為茅田區,下轄天生、鐘塘、三溪、大茨、黃巖、百股、天鵝、火龍、細沙、封竹、子母、太和、安石、陽坡、新建15個鄉和大茅田鎮;1992年8月,茅田區所轄的鐘塘、三溪、榨茨、天鵝、百股、黃巖、天生、細沙、火龍9個鄉從茅田區中分離出來,劃歸新成立的天生區;1997年元月撤區建鄉,茅田區更名為茅田鄉,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
改土歸流后,一直屬建始。 清宣統三年(1911年),屬建始縣,設“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10個區的禮字區。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茅田區。 1949年11月6日,建始縣成立,屬茅田區。 1958年,龍坪、高坪合并為高龍公社。 1975年4月,設立龍坪、陽坪、申西3個公社。 1984年7月,公社改鄉。 |
1952年5月,境域屬進賢縣第十區,1958年,三里公社成立。 1984年,三里公社改為三里鄉。 2000年末,撤銷軍山湖鄉,劃歸(不含倪坊、新橋行政村)三里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