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坡村位于董王鄉北面,東與羅沙鄉隔漣江河相望,北面與打改村⒛嫌胗圖獯逑嘟。距离峡會�7——10公里,轄五個村民小組(上尖坡,下尖坡,上擺匡,下擺匡,翁鬧)。全村地貌以喀斯特山區為主,地勢高低不平。已實現農網改造,全部通電。通公路的有上尖坡等4個組,尚有翁鬧組未通。飲水主要靠小水池、小水窖。全村總面積5.8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59.8畝。共164戶778人。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650元。
|
油煙村位于羅甸縣董王鄉西部,東面與交硯鄉隔江相望,西面與本鄉打窖村相接,北面與過高村接壤,南面與油撈村相連,距鄉政府5公里,平均海拔880米。年平均氣溫17.6度,無霜期298天,年降雨量1000毫米。全村面積10.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74(田354,旱地813畝),林地面積629畝,荒山草坡面積2325畝,可開發荒山草坡面積510畝。全村下轄油煙、熱改、拉然三個組,共280戶1199人,其中少數民族1147人,勞動力748人。2010年人均純收1780元,人均占有糧300.6公斤。
|
交足村位于董王鄉西北部,東抵屯腳村,南與格凸河相接,西面和北面分別與長順縣敦操鄉、本鄉油尖村為鄰,距鄉政府11公里左右。全村共轄4個村民組162戶718人,居民以苗族為主。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全年日照平均1348小時,平均氣溫17.6度。地形屬典型喀斯特巖溶山區,水資源利用率低,屬工程性缺水。全村總面積8.2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76畝。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600元。
|
過高村位于羅甸縣董王鄉東面,東、北隔漣江河與本縣交硯鄉、羅沙鄉相望,西、南分別與本鄉屯腳村、油煙村相連。全村土地面積14.7平方公里,轄7個村民小組457戶1789人,主要居住民族為漢族和苗族.耕地面積1110畝,荒山、荒坡和林地面積2850畝,種植金秋梨、板梨面積2000余畝,核桃800余畝,年產值30余萬元。2010年,糧食產量410噸,人均純收入2650元,人均食糧235公斤。
|
平洋村位于邊陽鎮政府東南面,村委會距鎮政府駐地13.5公里,國土面積9.37平方公里,轄4個村民小組137戶709人,有耕地643畝,其中田236畝、土407畝,農民人均純收入2983元。平洋村農民經濟收入主要以農業生產、養殖和勞務收入為主。
|
黃泥坳村位于邊陽鎮政府南面,村委會距鎮政府駐地10公里,國土面積5.21平方公里,轄4個村民小組226戶1105人,有耕地868畝,其中田493畝、土375畝,農民人均純收入3082元。黃泥坳村農民經濟收入主要以農業生產、養殖和勞務收入為主。
|
新莊村位于邊陽鎮政府西南面,村委會距鎮政府駐地2公里,國土面積11.41平方公里,轄6個村民小組278戶1282人,有耕地820畝,其中田294畝、土526畝,農民人均純收入2996元。新莊村農民經濟收入主要以農業生產、養殖和勞務收入為主。 |
大文村位于邊陽鎮政府東南面,村委會距鎮政府駐地11公里,國土面積8.37平方公里,轄6個村民小組186戶832人,有耕地819畝,其中田291畝、土528畝,農民人均純收入2984元。大文村農民經濟收入主要以農業生產、養殖和勞務收入為主。 |
屯腳村地處董王鄉政府駐地,東連過高村,西以漣江河與本縣羅沙鄉相望,南與足村相連,北與油尖村接壤,土地面積8.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40畝,可開發荒山450畝。全村共轄7個村民小組271戶1079人。2010年,糧食產量為532.8噸,人均食糧493公斤,人均純收入2780元。
屯腳村群眾主要糧食產品為玉米,經濟作物為核工業桃。
|
翁選村位于羅沙鄉政府東面,全村轄6個組136戶,總人口為604人,國土面積9.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02畝,其中:土666畝,田36畝翁選村多年來交通閉塞,是典型的深石山區,群眾生產生活極其困難。
|
交塘村位于交硯鄉政府正西面、距政府所在地2.5公里,轄7個村民小組、共有249戶、1030人,其中少數民族819人,勞動力136人,文盲、半文盲900人,初中文化69人,高中文化20人,獲綠色證書12人。
全村年均溫度17.8°C,無霜期300天,年降雨量1000mm,屬于亞熱帶濕潤氣候。
全村現有土地面積3000余畝,其中耕地面積791.2畝,林地168.13畝,開發利用的荒坡1310畝,荒山600畝,交塘村經濟收入以桐林,現以養豬、養雞為主,糧食種植以水稻、玉米為主。
|
羅路村全村總人口3445人,總戶數735戶,耕地面積2439畝,其中土1133畝,田1305畝。羅路村交通便利,氣候宜人,居住條件好,土地平坦,水源條件優,適合大面積種植蔬菜。
|
拉昂村——位于栗木鄉13部,距鄉政府所在地有4公里,全村土地面積12.5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1725畝(其中田705畝,土1020畝),全村共有12個村民小組,現有人口468戶1905人;全村絕大部分土地深處于山谷、溝壑交錯的地形地貌中,村內無礦產,以農牧業為主,經濟收入以農牧、勞務輸出、經果林、早菜為支柱。由于水利資源缺乏和水利設施相對滯后,村內社會、經濟發展相對滯后,村級經濟相對薄弱,辦公及基礎設施建設以上級撥款和項目資金為主。
|
干洞村——位于栗木鄉南部,距鄉政府所在地有16公里,全村土地面積30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2115畝(其中田120畝,土1995畝),全村共有14個村民小組,現有人口460戶1988人;全村絕大部分土地深處于山谷、溝壑交錯的地形地貌中,村內無礦產,以農牧業為主,經濟收入以農牧、勞務輸出、早菜為支柱。由于水利資源缺乏和水利設施相對滯后,村內社會、經濟發展相對滯后,村級經濟相對薄弱,辦公及基礎設施建設以上級撥款和項目資金為主
|
擺貢村——位于栗木鄉東南部,距鄉政府所在地有14公里,全村土地面積210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1200畝(其中田05畝,土1095畝),全村共有8個村民小組,現有人口331戶1312人;全村絕大部分土地深處于山谷、溝壑交錯的地形地貌中,村內無礦產,以農牧業為主,經濟收入以農牧、勞務輸出、經果林、早菜為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