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原縣橋街道引申而來,故得名。2005年7月縣橋街道和壽春街道合并,之后設立廣場社區、安慶東路社區、五星寺社區、花園社區、拱辰社區。 2012年3月區劃整合將縣橋街道合并給逍遙津街道,2012年7月份社區換屆將廣場社區、安慶東路社區、五星寺社區、花園社區合并成縣橋社區。 縣橋社區:地處老城區中心地帶,東起宿州路、西至六安路、南起長江路、北到壽春路。人口密集、商業繁榮、交通便利。總面積0.46平方公里,常住戶3040戶,常住人口7602人。 |
拱辰社區:位于老城區地帶,阜陽路172號井巷口。轄區范圍東起宿州路,西至六安路,北臨環城路,南到壽春路,面積0.45平方公里。轄區樓幢155幢,常住5932戶,常住人口約14830人(不含人才市場掛戶28815人)。社區分22個網格,平均網格數達到了312戶,最大的網格將近400戶。轄區內有省政協、合肥市建委、市-支隊、市體育局、市排水辦、市人才市場、合肥電大、市六中、六安路小學、百花中學等單位。轄區樓宇有富康大廈AB座、政通大廈ABC座、五環大廈、平安大廈、振信大廈AB座、百花大廈AB座、友誼大廈、建委大樓等。 |
九獅橋社區:地處合肥市老城區,轄區東起環城公園東路,西到宿州路;南起長江路,北到壽春路;總面積0.44平方公里,轄區有33個居民小區,居民住宅樓106棟,總人口數10615人,常住居民3791戶,常住人口8987人。社區特色比較明顯,地段繁華,是商貿、娛樂、休閑、文化人群云集之地,有42中學、逍遙津小學、長江路幼兒園等先進的文化教育資源;有教弩臺、李鴻章故居等知名景點;有基督教堂、清真寺、明教寺等宗教場所;有鼓樓、百盛、銀泰百貨等大型購物中心,有宏圖大廈、太陽城、華僑廣場等樓宇企業。 |
因其位于義倉巷附近,故得名。2005年7月設立義倉社區。 義倉社區:地處壽春路中段,南起壽春路、北到環城路、東靠含山路、西至宿州路,轄區總面積0.16平方公里,有居民住宅樓48棟,居民1825戶3854人。 |
因其為紀念八路軍曾在此取得抗戰勝利,紅旗飄飄,故得名。1960年6月,三牌樓分社下設紅旗、四牌樓、南門、徽州路第一居委會4個居委會。 1965年,街道設小南門、三牌樓、徽州路第一、勤勞巷、四牌樓、老黨校、小書院居委會和省委家屬委員會9個居委會。 1969年,設紅旗、四牌樓、南門、徽州路第一和紅星5個居民委員會。 1980年,紅星街道設紅旗、四牌樓、南門、徽州路第一和紅星5個居委會。 1982年,三牌樓街道設紅旗、四牌樓、南門、徽州路第一、紅星和省醫等6個居民委員會。 2002年,四牌樓、紅旗居委會改名為社居委,南門和徽州路第一居民委員會合并成立南門社居委,紅星和省醫居民委員會合并成立紅星社居委。 2003年10月,紅星社居委改名為省醫社居委。 2005年,街道設紅旗、四牌樓、南門、紅星4個社區居委會,2012年3月,廬陽區區劃調整:將三牌樓街道、縣橋街道并入逍遙津街道,2012年7月社區合并后為逍遙津街道紅旗社區,至今無變動。 紅旗社區:東、南面臨環城路,西至徽州大道,北抵長江中路,轄區面積0.53平方公里,共有居民住宅樓172棟,住戶7367戶,常住人口達1.7萬人,全部實行網格管理,目前社區已建立21個網格。 |
四牌樓社區:是由原益民街道舒城路社區、環城路社區以及半個人民巷合并而成,社區東起徽州大道、西至桐城路、南接環城南路、北臨長江中路,面積0.48平方公里,社區常住戶5667戶,常住人口約13778人,其中流動人口1385多人,房屋230棟(含平房),居民小區2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位于紅星路95號,2至5層。轄區內有省政府辦公廳及省發改委、省農委、省住建廳、省信訪局等廳局級以上黨政機關30余家,有紅府超市、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市口腔醫院、市婦幼保健院、省政府機關幼兒園、南門小學、華侖瑞雅大酒店等各項生活配套設施。轄區,商業樓宇3棟(富華大廈、富通時代、農業大廈),門面商戶500余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