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處于穆棱河谷開闊地帶,四處溝谷眾多,進出四通八達。 |
穆棱,為“穆勒恩”、“木倫”的轉音,滿語,意為“馬”。渤海時期此地是牧馬場。 |
此處有古城遺址,與穆棱河上游相距30余華里的另一古城遺址(名上城子)對應得名。 |
馬橋河,系滿語,意為“長披箭”。 |
原名上城子。1930年穆棱縣治遷至八面通,為紀念穆棱之興旺發源于此,將來之大興也因遷治起源。 |
因位于穆棱河西岸。 |
因該村建于1901年,當時根據附近幾個村的村名里都有“福”字,當地群眾的美好愿望,希望能夠得到福安康喜,故而得名。 |
1947年將共榮村改稱共和村。 |